流着泪的你的脸 流着泪的你的脸 【成熟的父母,承受得了孩子长大后的“抛弃”;独立的孩子,流着泪也要离开可以依赖的父母】

成熟的父母,

承受得了孩子长大后的“抛弃”;

独立的孩子,

流着泪也要离开可以依赖的父母。

孩子、父母

都不该是你的最爱,

亲密伴侣才是!

……



02


一起上在职研究生的同学萍和我讲到女儿刚上大学的那段时间,她经历了怎样情绪的波动。18岁的女儿在外地上大学,在最初的一两个月里,萍时不时地打开手机,登陆qq、微信,恨不得每分每秒都收到女儿发来的消息。


刚开始,她充满了担忧,害怕女儿在学校里不适应,学校食堂的饭菜不合口味,与室友相处不好啦,洗不干净床单、衣服呀,女儿会想家而难过……她对我说:“也不知道为什么,虽然希望女儿好,但老实讲,如果我女儿有这些烦恼,跟我抱怨,我心里隐隐地会有点高兴。”


但是,她的女儿完全没有和她抱怨这些!


第一周,女儿还会每天和她发发微信、讲讲电话,说说学校里的事情,但说的也都是好事,比如多么喜欢那个学校啊,碰到的同学多么有趣啊,就是没有说一句想家,想爸妈。


第二周、第三周,女是隔三差五才给她打电话,往往没说几句就是,“妈妈我没空和你讲了,我同学正等着我……”然后,她听到电话那头,女儿和自己的同学很开心互动,她猜想也许女儿忙着和同学一起上学,逛街,参加社团活动,或者谈恋爱呢!

流着泪的你的脸 流着泪的你的脸 【成熟的父母,承受得了孩子长大后的“抛弃”;独立的孩子,流着泪也要离开可以依赖的父母】


面对女儿离开自己上大学了,萍很失落,很不适应,觉得自己被女儿“无情抛弃了”,觉得孩子“上了大学就忘了娘”,但她是个好母亲,不想将孩子捆绑在自己身边,也不想让孩子有心理负担,对母亲心怀内疚,所以她不曾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并努力克服自己因分离产生的焦虑、失落等情绪。


之前,她生活的重心一直围绕着女儿,给她做饭、送她上学、关心她的身体、情绪和学习;


如今,她不想做一个整天眼巴巴地等着女儿电话的母亲,也不想没有自我,天天给女儿打电话,打扰孩子的生活……


于是,四十多岁的她开始上在职研究生的课程,开始更多地关心丈夫,和丈夫一起去爬山,去旅行。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离开家,迈向独立,玥儿和萍为此付出了很多,但当孩子真的离开时,母亲们体会到的失落是如此痛苦、真切和复杂。


面对孩子的成长和独立,离开自己去过属于自己的生活,很多父母都会从中感受到分离之痛,甚至有人觉得自己被孩子“无情抛弃”了,内心如撕裂般痛苦,但这痛苦不仅是人之常情,也是作为人,作为父母必然要承受的成长之痛,人生之苦,就像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生老病死一样。



04


父母自身不够成熟,没有将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家庭的附属,加之父母心理上依赖孩子,不肯推动孩子离家远走,甚至有的父母想法设法利用经济支持、批评打击、生活照顾、孝道绑架等方式和手段削弱孩子的力量,让其无法独立,一直留在家中。


孩子从小到大都很少有自己做选择的机会,缺乏主见与独自生活的能力,习惯于凡事依赖父母,听从父母安排,自身经济、思想也不够独立,于是这些宝妈男/宝妈女们,缺乏能力和勇气离开父母。


亲子之间,相互都认为对方才是自己的最爱,无法建立属于自己的“同辈”之间的亲密关系,两者依赖共生,谁都离不开谁。


在传统的中国家庭,亲子关系是核心,夫妻关系是配角,家庭中重亲子,轻亲密。所以,你会看到很多人一生了孩子,就把所有的关注、时间和情感都投注到孩子身上,忽略了另一半的感受。


在这种模式下,常常导致夫妻之间情感淡漠疏离,亲子关系过于紧密黏连,大人、孩子都无法成熟独立,去过属于自己的生活,于是,家庭悲剧不断上演。


同样的,因为夫妻间的亲密关系出问题(缺乏亲密的能力,不懂得处理差异和矛盾,不用心经营亲密关系等原因),很多父母自欺欺人,逃避问题,转移注意力,把关注点全部放到孩子身上,在孩子身上寻求情感寄托,填补内心空虚,于是我们看到太多关系早已破裂,没有感情的夫妻“为了孩子不离婚”。


与其说孩子需要他们在一起,还不如说,他们需要孩子为自己的不敢离婚做遮羞布、当挡箭牌。




05


其实,我们的一生都是在不断面临着分离与告别。


一位母亲怀胎十月,迎来了第一次与孩子的分离,这个分离对于母亲和孩子来说都是一段新旅程的开始;


等到孩子一岁多,学会了走路,他与父母又迎来了他们人生中的第二次分离,父母要放开自己的怀抱与双手,让孩子在跌跌撞撞中学会行走、奔跑,带着好奇去探索外面的世界;


等到孩子上幼儿园,他们又迎来了亲子关系中的第三次分离,孩子白天离开家,离开父母,进入社会化的学习与训练,开始练习与同伴、老师建立除亲子关系之外的关系;


……


分离和告别促使我们更加独立和成熟。学会放手,走向独立,是我们每个个体一生都在学习和成长的功课。《少年派》中有句经典台词:“人生就是不断地放下,但最遗憾的是,我们来不及好好告别。”面对成长,父母与孩子都要学会好好分离与告别。


作为父母,为了真正的爱孩子,要学习放手,把孩子当成是一个跟自己一样独立的生命去尊重,他的人生经验需要他的历练和累积,而非你的强行灌输,允许他按照自己的方式探索自己的路,即便他跌倒你也只能在一旁看着。


成功而强大的父母意味着他对孩子的成长有接纳力,接纳孩子离开自己,接纳孩子去组建自己的家庭,他有能力承受孩子抛弃父母的焦虑,让孩子远走高飞,健康发展,绽放自己的精彩人生。


关于亲子关系,龙应台在《目送》中说了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作为子女,要明白,不可依赖父母一辈子,不可躲在父母的羽翼下拒绝成长的任务,尽管充满了不舍与害怕,但流着眼泪你也要与父母挥手告别,转身离开。


你的人生必须走向独立,你也必须靠自己去面对生活中的那些风风雨雨。父母不是你的最爱,你的亲密伴侣才是,你需要与他/她携手人生,共同组建自己的新家庭,一起变成一个更独立、美好、强大的个体。


作者简介:meiya 爱生活,爱成长,改变就趁现在,成长从心开始。meiya,畅销书作家,已出版《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慢慢来,让灵魂跟上来》《 他爱的是玫瑰,而你是蔷薇》《你值得拥有最好的一切》等书。目前从事心理行业。创立豆瓣小站:鹦鹉螺成长团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76551/532500481471.html

更多阅读

我是你眼里流不尽的泪。 我是你眼中的一滴泪

我是你眼里流不尽的泪 作者:轻过清尘三个月,丫丫哭得没明没  。她捏着自己干瘪的*房,无奈地叹  。墙纸  的两个宝宝白白胖胖的,而她怀里的丫丫瘦得皮包骨。丫丫对奶粉不感冒,她心里的弦,就被丫丫的每一声哭  牵扯着。她想起了自己

流着泪的你的脸 你的脸就是公司的脸

   如果你已经是一名职业女性,就要掌握有品位的商务化妆方法。因为你的形象代表公司的形象。即使公司的规模都不尽一致,但是和外界交往的你却将代表公司本身的形象。  你是否眨着过长的眼睫毛来面对客户,是否蓬头垢面地来上

声明:《流着泪的你的脸 流着泪的你的脸 【成熟的父母,承受得了孩子长大后的“抛弃”;独立的孩子,流着泪也要离开可以依赖的父母】》为网友空气人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