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巴菲特 巴菲特的极简管理之道:25人管理3600亿美元企业帝国

【周四:阅读】


前不久,全世界金融业大佬们都赶到了美国西部小镇奥马哈“朝圣”,去听股神巴菲特在今年的股东大会上将如何布道。大多数人只知道巴菲特是一个投资大师——他从十岁开始第一笔100美元的投资起步,至今个人财富积累到超过600亿美元。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巴菲特还是一位管理大师——他只用25人,来管理伯克希尔·哈撒韦市值3600亿美元的庞大企业帝国。

而巴菲特的极简管理之道,又主要建立在三大支柱之上,严格财务管控,充分授权,慎用股权激励。




>>>>极简管理原则


巴菲特在1965年收购了前身为纺织厂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经过50年的发展和并购,伯克希尔已成为涉足保险、铁路、能源、工业、投资等业务的多元化集团。根据并购数据库SDC的统计,仅在1980-2015年8月底间,巴菲特就通过伯克希尔.哈撒韦及旗下子公司开展了约904笔收购(含少数股权)。目前伯克希尔.哈撒韦旗下的子公司已达80多家,员工总数超过27万人。

但令人震惊的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只有25名员工。对于神秘的“25人总部”,巴菲特甚少谈及。这个团队中主要包括巴菲特和他的合作伙伴查理.芒格,CFO马克哈姆.伯格,巴菲特的助手兼秘书格拉迪丝在·凯瑟,投资助理比尔在·斯科特,此外还有两名秘书、一名接待员、三名会计师、一个股票经纪人、一个财务主管以及保险经理。与一般公司相比,伯克希尔哈撒韦没有律师,没有战略规划师,没有公共关系部门或是人事部门,也没有门卫、司机、信使或者顾问等后勤人员。也不像其他现代金融企业一样,拥有一排排坐在电脑终端前的金融分析师。



公司这种简单的风格是巴菲特特意安排的,以使机构尽可能风格简约。他认为一个公司如果有太多的领导层,反而会分散大家的注意力。如果他雇了一层楼的股票经纪人,他们肯定会自己去找点儿可做的买卖;如果他聘请了律师,毫无疑问他们就会找人打官司。“一个机构精干的组织会把时间都花在打理业务上,而不是花在协调人际关系上。”


>>>>充分放权,控制自己的控制欲


越是成功的商界领袖,越难控制自己的控制欲。巴菲特在充分放权这一点上,就超越了绝大多数商业领袖。在伯克希尔·哈撒韦最初开始收购的时候,巴菲特喜欢参与子公司的管理,但他很快就认识到这并不是他的长项。他常说一个人其实并不需要面面俱通,但关键是要知道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巴菲特对自己的缺陷有自知之明,因此在管理上他会给经营者搭好舞台,但是不会跑到台上去表演。有许多管理者经常因为干涉下属的微观管理而给自己惹了一身麻烦,巴菲特大胆放手的做法反而使他避免了这个问题。巴菲特从不要求旗下公司的负责人预测盈利情况。巴菲特也不安排会议,喜诗糖果公司的总裁查哈在·哈金斯有20年没来奥马哈了。巴菲特更不会把他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文化”强加于人。在斯科特-费兹公司,曾在哈佛大学饱读经书的董事长拉尔夫·斯奇利用的是现代化的企业预算、战略规划工具,而家具店Nebraska Furniture的B夫人用的是完全不同的方法,但他们都对巴菲特感恩戴德,因为巴菲特给他们绝对的自主经营权,很少会让他们感到不舒服。

>>>>严格财务管控


但是充分放权,并不意味着放纵旗下公司成为一个个“听调不听宣”的地方诸侯。巴菲特在微观管理层面充分放权的同时,牢牢抓住了子公司的“钱袋”。首先,公司的各个子公司产生大量的现金流,向上供给奥马哈总部。这些现金来源于公司旗下巨大的保险业务运作的浮存金,以及那些全资拥有的非金融子公司的运营盈利。

在此之后,巴菲特作为资本的配置者,将这些现金进行再投资,投资于那些能产生更多现金的机会。于是更多的现金反过来给了他更多的再投资的可能,如此循环往复。



而巴菲特对旗下子公司的评价标准也是完全一样的:权益资本收益率,也就是其投资的没1美元到底能赚到多少钱。“我宁愿要一个投资规模仅为1000万美元而投资回报率高达15%的企业,而不愿经营一个规模达到10亿美元而投资回报率仅为5%的企业。”巴菲特说,“我完全可以把这些钱投到回报率更高的其他地方去。”

掌控众多能够提供低成本资金的保险公司、以及有稳定现金回报的企业之后,巴菲特才能坚持价值投资之道,他投资的很多股票在历史上都曾经大起大落,如果巴菲特没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来Hold住,是绝对不可能笑到最后。


>>>>慎用股权激励


作为终极Boss,巴菲特掌管着子公司管理层的工资和奖金激励。但与众不同的是,巴菲特非常反对以股权激励作为奖励方式,他认为股权激励有时的确能给管理层带来潜在的巨大回报,但是它却降低了股权激励获得者的风险,于是管理层在使用股东资金的时候,会更加随意。

1965年当巴菲特在收购伯克希尔·哈撒韦后,他并没有授予肯·蔡斯股权激励,而是答应签署一笔贷款,这样肯·蔡斯就能借到18000美元买进公司1000股股票。巴菲特这一做法更深层的含义是,他希望经理人的利益能和股东利益更加趋于一致,避免肆意挥霍股东的资金来盲目投资的行为发生。



巴菲特最反感的是让经理人轻易获得期权“不劳而获”。他认为股票期权应与公司的总体表现挂钩。因此从逻辑上说,期权只能授予那些负全责的经理人。那些只负部分责任的经理人应当有与他们的业绩相称的激励机制。击球率达 0.35 的球手(击球率是衡量棒球选手能力的重要标准。0.35 非常出色,而 0.15 则较差─译注)如果表现好的话,就应该得到丰厚的报酬,即便他们效力的是一支弱队;而击球率为 0.15 的球手不应该得到任何奖赏─即便他们的球队赢得了冠军。


期权应当精心设计。通常他们应当把递延收益因素或者置存成本因素考虑在内。同样,定价也应合理─应该按真正的企业价值定价。巴菲特曾经说过:在伯克希尔,我们在发奖金的时候不看公司的股价。谁的表现好就应当奖励,不管伯克希尔的股价是涨是跌,还是横盘。同样,即使我们的股票飙升,也不会奖励那些表现平平的经理人。


来源:复旦大学-华盛顿大学EMBA

极简巴菲特 巴菲特的极简管理之道:25人管理3600亿美元企业帝国


延伸阅读:《巴菲特之道》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巴菲特之道


版权声明:管理的常识致力于好文精选,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联系方式:010-88379618

近期精彩文章(回复数字获取):

60512 年薪10w和年薪100w的人,差在哪里?

60510 王老吉,输在哪?

60507 一个人高情商的15个表现,你有几个?

60502 管理的8大悖论,你有体会到吗?

60501 董明珠也溃败!下一个倒下的会是格力?

60424 古人教你怎样识人不走眼(非常精辟)

60423 Facebook上一则被刷爆的漫画,深深戳中了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76551/737955353725.html

更多阅读

巴菲特不为人知的故事 巴菲特的故事

21岁,身价一万九千七百美元我在社交上很无能 为追老婆而参加卡内基巴菲特20岁那年的夏天,他妹妹博蒂(Bertie)介绍他认识了苏珊.汤普森(SusanThompson),也就是巴菲特后来的妻子。他完全被眼前这位棕发、脸圆圆、活泼又阳光的女孩迷住了

一组研究股神巴菲特的文章 股神巴菲特的故事

巴菲特--最伟大的投资者巴菲特理论概述巴菲特法则实战分析(The Buffettology Workbook)巴菲特的投资组合:掌握集中投资战略的秘诀巴菲特谈投资巴菲特长期投资理念 --投资易于了解的企业巴菲特的弱点巴菲特新策略巴菲特经典演讲巴菲特

沃伦 巴菲特 的所有著作是哪些? 沃伦.巴菲特的著作

想了解巴菲特投资理念,看哪本书好啊2007-12-20 12:10 wuxx_123 | 分类:商业/理财 | 浏览2978次我有更好的答案提问者采纳2007-12-20 12:29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巴菲特之路巴菲特投资圣经巴菲特投资策略巴菲特经营谋略沃伦 巴菲特 的所有

大杨创世—巴菲特的西装还能穿吗 大杨创世 巴菲特

本来很少对概念股的炒作给与关注,但今天在网上看了《大杨创世—巴菲特的西装还能穿吗》这遍文章再联想到今年中国证券市场最牛股票比亚迪,让我重新对这支借股神巴菲特之名一飞冲天的大杨创世(600233)进行了全面的了解。短短29个交易日,大

声明:《极简巴菲特 巴菲特的极简管理之道:25人管理3600亿美元企业帝国》为网友傲視範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