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 耶尔森氏菌属


Ye'ersenshijun shu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 耶尔森氏菌属
耶尔森氏菌属
Yersinia

   的1 属。为一组革兰氏染色阴性、卵圆形、短小的杆菌。1894年,瑞士细菌学家A.-.-J.耶尔森和日本细菌学家北里柴三郎分别发现本属菌中的鼠疫杆菌,后以前者的姓作为属名。本属菌1974年前曾归入巴斯德氏菌属。菌体大小(0.5~1.0)×(1.0~2.0)微米。无芽孢,无荚膜,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一般,生化反应能力较弱。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为45.8~46.8%。
 本属有鼠疫杆菌、 假结核杆菌和肠结肠炎杆菌3种。主要生物学性状见表[耶尔森氏菌属成员的生物学特性]。
 鼠疫杆菌 鼠疫的病原菌。纯培养中大多数分散存在,在宿主体液中可成双排列。在新分离菌株及动物体液中呈两极浓染。在慢性病灶、陈旧培养物或3~4%食盐琼脂培养基中呈明显多形态,可见大小不一的球形、杆形、酵母形和哑铃形等。在宿主体内形成类似荚膜的表面粘液层,具有抗吞噬作用。生长温度以25~30℃最佳。适宜pH为6.9~7.2。在普通培养基上培养48小时后,长出中心厚而致密、周围薄、边缘不整齐的无色透明、细小、圆形、粗糙型菌落。在肉汤培养基中48小时后形成菌膜,菌膜下悬垂粘性棉絮状生长物,此特征具有鉴定价值。抗原组成复杂,有20种以上。其中V、W和包膜组分Ⅰ3种抗原与毒力有关。本菌至少含有内毒素(endo-toxin)和鼠毒素(murinetoxin)。鼠疫在人群流行之前,常在鼠类中先流行。鼠蚤失去宿主后就叮咬人群,人类鼠疫有腺型、败血型和肺型等。人患鼠疫后,可通过人蚤或呼吸道(肺型)引起人间传播。可用减毒活菌苗预防。用链霉素、磺胺药等治疗。
 假结核杆菌 生物学性状与鼠疫杆菌相似。不同点是本菌在18~22℃时有动力,4℃时仍能生长。分解尿素,发酵鼠李糖,在脱氧胆酸盐-柠檬酸盐琼脂培养基上长成大而不透明的菌落。按菌体和鞭毛抗原不同,至少可分成6个血清型。主要引起啮齿类动物疾病,豚鼠尤为易感。病变是在感染动物的多种脏器出现类似结核病的干酪样肿胀和结节。自然传播途径可能是消化道。人类感染偶有报道,病兔可能是传染源。人类大多为肠道感染症状,伴有肠系膜淋巴结炎,似急性阑尾炎。
 肠结肠炎杆菌 与假结核杆菌类似,22℃时形成周身鞭毛,能运动。不同处是不发酵七叶苷、鼠李糖或水杨苷,但发酵蔗糖。至少有34个血清型和5个生物型。本菌对栗鼠、猪、牛等动物有高度致病力。人类也有散发感染,主要引起急性胃肠炎。传染源是病畜,可能还有污染的水源。
                 陆德源
以上就是网友分享的关于"耶尔森氏菌属"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76551/967212524146.html

更多阅读

诺卡氏菌病 草鱼诺卡氏菌病

诺卡氏菌病是由诺卡氏菌属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特征症状的皮肤、四肢和内脏发生局部性化脓和坏死。[病原与流行病学]犬诺卡氏菌病大多由星型诺卡氏菌引起,但布兰雷立安诺卡氏菌和豚鼠诺卡氏菌也可引起。它们均为革兰氏阳性,不能运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新生儿小肠坏死好治吗

导读: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炎(NEC)为一种获得性疾病,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肠黏膜损害,使之缺血、缺氧的因素,导致小肠、结肠发生弥漫性或局部坏死的一种疾病。主要在早产儿或患病的新生儿中发生,以腹胀,便血为主要症状,其特征为肠黏膜甚至为肠深

李斯特氏菌 李斯特氏菌 李斯特氏菌-概况,李斯特氏菌-菌株

李斯特菌是1926年英国南非裔科学家穆里在病死的兔子体内首次发现的,1940年被第三届国际微生物学大会命名为李斯特菌。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和单核细胞增多。李斯特氏菌_李斯特氏菌 -概况李斯特菌李斯特菌(也称李氏杆菌)引

声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 耶尔森氏菌属》为网友梦醒了她走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