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乒乓球规则的演变上看,发球,已经越来越成为核心技术,十一分制的实行,尤其给比赛带来了不可定因素,拥有几套有威胁的发球,是成就乒乓霸业的关键,也是乒乓球比赛中占据主动的最重要环节。
怎样才算发球有威胁?
发球直接得分
对方拍子没有碰到球,或者碰到球了,但是球没有上台。
发球创造机会
一种是对方拍子碰到球,球上台,但回球高度等于网高甚至更高。一种是球上台,回球高度低于网高,但球出台了。
得到第一种疗效,当然理想,实际上非常不易做到。发球环节,能够收到第二种效果,已经算是比较成功的发球了,这样会让接发球方陷入被动防守之中。
如何才能做到发球有威胁呢?
发球本身质量高
无论何种性质的发球,均深得其中三味儿,该长的长、该短的短、该低的低、该转的转、该急的急、该隐蔽的隐蔽,该欺骗的欺骗,出手模糊,力量劲爆,飘忽不定!总而言之,质量是有威胁的前提,那是绝对没错的。
进攻能力超群
无论对手如何接你的发球,你都能做到用进攻的方式回接,并且稳定力、杀伤力非常出色,那么恭喜你,你的发球,威力会成倍增加!原因不说自明,因为你有了强硬的后续手段,对方在接发的时候,心里总是惦记着你的下一板进攻,满脑袋都在想:无论如何也得接好,不能让你上手,越是这样想,手越是紧,就越是接不好;而越是接不好,等下一个发球时他有着上一个接发球心病,还是会接不好,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反攻能力出众
不管你的发球对方如何能够上手,等待他的永远是你的强有力的反攻,那么,他必须得想法设法摆脱这个状况,这就难了,技术的使用,可不是说变就能变的,尤其是业余选手,没多少技术可用,能够值得信赖的技术本来就不多,迫使其改变接法,无疑就是要了他命一样。
有效的战术与相应的发球配套组合
所谓战术配套,是指发球者本人的技术长项与发球技术的完美搭配。
??No、1配套组合示例之一
台内上手技术强,比如正手挑打和反手台内拉技术出众时,多发台内转与不转短球,等待对手回摆短球时,直接上手台内攻。

??No、2配套组合示例之二
正手拉攻下旋技术好时,可以发对方反手位底线长下旋急球,迫使其回搓然后拉攻。
??No、3配套组合示例之三
正手强攻技术强时,可以发底线侧上与侧下旋球加急上旋追身球,待对方回接时,直接进攻。
??No、4配套组合示例之四
反拉技术出众时,可以发对方半出台下旋转与不转球,待对方回接反手位时,直接上手反拉。
??No、5配套组合示例之五
反手弹击技术出众时,可以发侧上旋小三角球,或底线弱下旋球,等对方回接出机会时予以消灭。
??No、6配套组合示例之六
反剃技术和反拉技术出众时,可以发对方中路偏正手半出台球和正手半出台弱转球,待对方拉起后,直接反剃反拉得分。
各种高效的发球方式组合
介绍几种高效的发球方式组合:反手发对方正手小三角转不转与对方反手底线奔球或急上旋与急下旋球的组合、正手高抛底线长上旋、下旋与对方正手小三角侧上与侧下组合、正手勾子小三角上下旋与正手底斜线侧下、上结合的组合、正手半高抛反手小三角外拐球与正手直底线奔球组合、正手逆旋转勾子侧上、下旋至对方正反手(偏中间)近网短球组合。
发球的行为欺骗
??No、1落点上的欺骗
发球落点的习惯是每个球手都固有的,比赛中,突然改变以往的落点习惯,往往会产生非常好的效果。如原先经常发不出台球,到了比赛的关键时刻,一改短球路数,突然加长加急,会使对方突感不适,一时无法应对而导致动作错误,有可能会出现机会球,从而改变比赛局面。再比如,正手高抛发球时,通常而言,业余球手发的落点都应该在对方左半台,但你能够发到其右半台且靠近前点(即近网)就能达到欺骗的效果。
??No、2速度上的欺骗
所谓速度上的欺骗,首先是发球时挥拍的速度,想发急球时,慢慢地挥拍,但在触球一瞬间,突然加速挥拍,从而达到欺骗对方的目的;其次是球离板后的速度,需要完成三类:一类是上旋球,初速度慢,但二速快,这就需要摩擦力度要大;二类是下旋,初速度快,但球落对方球台后不向前走道儿,这就需要找准触球点且加上了很大的旋转力度,迫使球成回跳之势;三类是侧旋球,由于加了强烈的旋转,造成球落对方台上后产生一个强烈的侧拐速度,从而形成欺骗之效。
??No、3旋转上的欺骗
最大的欺骗是将接球方的旋转方向判断失误,上旋看成下旋,下旋看成上旋;旋转看成不转,不转看成旋转;侧下看成侧上,侧上看成侧下。其次是把发球的旋转程度骗过:强转看成中等转,中等转看成弱转,弱转看成不转;或反之。
??No、4力量上的欺骗
通过发球者的动作大小,形成一个力量大小的初步印象,全与实际发球的力量相去较大,从而形成欺骗。如:在发高抛球时,引拍动作做的足足的,给对方一种必须强转和出台的架势,但真正触球时,力量非常小,球不出台,甚至三跳都不出台,从而达到一种欺骗效果。又如:初始动作非常小,但触球瞬间,突然加大力量,形成急球、奔球,从而达到欺骗对手的目的。
??No、5手法上的欺骗
这个欺骗种类是最多的,目前流行的几种手法欺骗方式有:转与不转的方式,例如刘诗雯、王皓的搓刀式发球;侧上与侧下模糊的方式,代表人物李佳薇;逆旋转的侧上侧下式发球,张继科、波尔用的最好;正手勾子侧上与侧下旋发球,代表人物柳承敏、马龙;高抛转与不转手法,代表人物马琳;抖动式发球,代表人物郝帅。
??No、6意图上的欺骗
比赛中的第一个球,往往都是试探性发球,比如第一个发的是长球,被对方上手后失分,第二个发球,一般应该为短球,此时,接球方通常也认为会发短球,但你偏偏还发一个长球,就可能形成意图上的欺骗效果;再如,一直发短球,教练叫了暂停,重新发球时,对方可能会判断发长球,但你只是在落点和回接准备上作了改动,仍然发一个短球,可形成意图上的欺骗效果。发球前,做一个正手大力量的拉球动作,然后发一个底线长球,对方自然不会回球到正手位,其实,反手早已蓄力完毕,等着冲对手的回球呢,这个意图的欺骗,就有点兵法的意味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