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华网健身导读】在夏天很多人会选择夜间跑步,还有一个原因是早上没有太多的充裕的时间。但是在夜间跑步要注意什么呢?怎样跑才健康呢?
在这个热闹的城市中,夜跑似乎成为了一种时尚,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很多上班族喜欢晚上约上朋友一起出现夜跑,可以起到减肥瘦身的作用。
竟然不失眠了、减肥效果不错、第二天工作状态很好.....在朋友圈,时常有小伙伴分享夜跑给他们带来的改变和收获。然而,这项运动带来的风险也同样不可小觑,肾衰竭、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等问题的发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夜跑风险需防范
1、餐后即跑危害大
晚上的时间相对有限,为了早点跑完回家休息,不少“夜跑族”选择了餐后即跑。殊不知,夜跑需要大量的血液来提高氧分,但饭后又是消化,肠胃运动的高峰期,假如我们饭后即跑,会导致血液过多地流向运动的肌肉和骨骼,导致肠胃的消化过程受阻,进而引起肠胃疾病。那么饭后多久夜跑比较合适呢?这个因人而异,但一般而言,应该晚饭一小时后再开跑。
2、猛跑导致肾衰竭
夜跑过度导致运动性横纹肌溶解,进而引发肾衰竭的案例不在少数。特别是刚开始夜跑的年轻人,平时缺少运动,如果为了“跟上队伍”勉强的过度夜跑的话,很可能造成身体无法适应,引起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肌肉分解产生的肌红蛋白会在肾小管中形成结晶,阻塞肾小管,轻则导致肾脏过滤功能下降,重则引发肾衰竭。另外,运动性横纹肌溶解还会导致人体血管、心脏和肝脏功能的损伤。
3、雾霾天夜跑小心肺
现在的空气情况不太理想,雾霾天气时有发生。雾霾天气的主要成分是PM2.5,它能进入人的血液中,引发心血管病和呼吸道疾病以及肺癌。跑步的过程中,呼吸会更深,更容易将包括PM2.5在内的各种有害物质吸入体内。所以建议大家下载一个能提醒空气质量的App,根据空气情况再决定是否夜跑。
4、中老年人改跑为走
“夜跑族”中也有不少中老年人,他们往往是“夜跑族”中的一道风景,同时也激励着年轻人。但是,中老年人的身体相对较弱,而夜跑又是比较耗体力的运动,所以建议中老年人改跑为走,这样自己放心,让家人也放心。
科学夜跑做好这五点
1、防止中暑和脱水
虽然是夜跑,但是夏天的夜晚还是比较容易中暑,所以别忽视中暑和脱水的可能性。
2、用好工具循序渐进
很多“夜跑族”都在使用各种跑步软件,本来使用软件量化自己的运动,能更客观的记录和提升自己。但是,现在慢慢变成了“刷排行榜”,不断刷公里数和步数。其实,夜跑还是要调整好心态,循序渐进。
3、热身运动必不可少
夜跑之前,应该做足十五分钟的热身运动,最好进行充分的拉伸。锻炼结束后做好保暖,防止感冒。
4、喝点碱性饮料
夜跑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喝些碱性饮料,例如苏打水,这样可以降低横纹肌溶解的可能。另外,运动后要尽快排尿。
5、少用手机不分心
夜跑时,玩手机、听歌等情况不仅让夜跑的效果打折,也容易导致危险情况发生。既然选择了夜跑,就不妨全身心的投入,全然享受来自它的快乐。
结语:以上就是为您总结的内容,通过上文的介绍,大家知道该如何让进行夜跑了吧,夜跑应该选择安全的地段,防止出现意外。做好准备工作让你跑的更愉快,一起奔跑吧,兄弟!
以上关于夜跑要注意什么 怎样科学的夜跑的健身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爱华网祝您身体健康,笑口常开哦。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健康资讯,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