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凡宗教,必有属于自己本宗独特的造像与象征符号,以形象、抽象符号表现宗教的主张、意识形态。图像学可谓是通往神话“丛林”的路标,应被理解为一种高度形式化的图像与符号语言,对它的解读可以帮助我们走进古人的思维世界。
印度教,是印度第一大宗教,也是南亚次大陆最为古老的宗教。经过上千年的历史变迁,印度教拥有独特而纷繁的万神殿,往往令旁观者眼花缭乱。而艾卡德·施勒伯格著、范晶晶博士翻译的《印度诸神的世界——印度教图像学手册》一书,将为我们解读印度教图像学的深层含义。

图书信息
书名:印度诸神的世界印度教图像学手册
作者:[德]艾卡德·施勒伯格 著,范晶晶 译
出版社:中西书局
出版日期:2016年3月
ISBN:9787547508923
定价:60.00元
内容简介:本书采用了分析实物造像、与文献传统相印证的方法,直观地介绍印度教各种神灵的各种造像及符号,又将相应的故事娓娓道来,揭示出造像背后所蕴藏的象征含义与文化内涵。书中收录200余幅作者亲笔描绘的神像线条图,令人一目了然、对纷繁的印度神灵造像获得清晰直观的认识,原著及其译著,囊括了主要的、典型的造像形式与印度神话中的重要事件,成就了一部系统介绍印度造像与神话的入门书籍。
译序 /001
前言 /001
有关印度语言的拼写和读音 /004
绪论 /001
印度教神像/001
印度文化与宗教史/002
作为宗教体系的印度教/006
圣典/011
印度教徒的宗教生活/014
概述/017
第一章 印度教中神性观念的图像学转化/019
1.1 神秘的图表(幻方)、语言公式(咒语)与象征性的祭祀/021
1.2 比例理论/024
1.3 神像的种类/027
第二章 印度教的万神庙 /028
2.1 三相神,创造、维持、毁灭的三位一体/029
2.2 创造者梵天/031
2.3 持世者毗湿奴/035
2.4 形象多变的湿婆,毁灭者/062
2.5 女神/088
2.6 迦那什,智慧之神/106
2.7 室建陀(伽絺吉夜,妙梵),战神/111
2.8 印度教中的费陀诸神/115
2.9 行星与恒星之神/127
2.10 诸神的祖先(仙人/131
2.11 众魔/132
2.12 超自然的生物/135
2.13 印度教中的圣徒/142
第三章 搅乳海与自然的显现/146
3.1 印度教中的动物/150
3.2 动物形象的内涵/158
3.3 传奇生物/166
3.4 植物与树/168
3.5 植物/170
3.6 山川/173
第四章 诸神的体态 /176
4.1 站相——直立姿态的塑像/176
4.2 坐姿——坐姿的塑像/179
4.3 卧相——身体呈卧姿的塑像/182
4.4 舞蹈相——身体呈舞姿的塑像/182
4.5 飞天(天宫生灵的飞翔姿态)/183
第五章 手印与手势,诸神的手势语言/184
5.1 单手手印/184
5.2 双手手印/187
5.3 手势(手臂的姿态)/187
5.4 不带象征意义的手势/189
5.5 持法器的手势/190
第六章 诸神的法器 /192
第七章 诸神的装饰 /215
7.1 头饰:头冠与发型/215
7.2 发型与辩发/218
7.3 饰品/221
7.4 诸神的服装/225
7.5 祭祀绳/228
第八章 图案与符号语言
8.1 智慧之眼/230
8.2 诸神之座/230
8.3 拱,环,光轮/232
8.4 繁衍的创造原则/235
8.5 珍宝与宝藏/236
8.6 吉祥结与八中吉祥图案/238
8.7 祭祀柱/240
索引/242
购买请点原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