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为后天之本,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脾胃,各种各样的病都会找上门来;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脾胃,治起各种各样的病也会特别费劲,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董德懋老先生在四十年代的北京“四小名医”之首,董老认为,脾胃在整体中具有重要地位,重视调理脾胃,治病以调理脾胃为先务;同时也重视他脏对脾胃的影响。临床上正确掌握脾胃与五脏的辨证关系,调理脾胃以治五脏,或调五脏以治脾胃
气血不足比如疲乏无力、食欲不好、胃胀、肚胀、打嗝放屁多、大便不通等等,原因都是脾气的运行不足造成的,所以说“五脏之气皆源于胃气”。如何了解身体的气血运行是否通畅呢?

五脏里面,董老最重视的就是疏肝健脾和胃法,特别注重肝脾功能在通调气机中的作用,尤其对于肝脾不调证,临床表现现象多在脾胃,而病机多属肝胆。怎样了解气机不畅是否适合董老的这个疏肝健脾和胃法呢?专家给列举了一些症状。
六君子汤加上四逆散的变化用法,用来进行肝脾同调。其中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是补脾益气的,半夏、陈皮是和胃气的,柴胡、白芍、枳实、甘草是疏肝的,柴胡、枳实理气的基础上加上白芍养肝,又疏又养,甘草是调和的,这样就达到了疏肝、健脾、理气的作用。
如果出现前面的症状,想肝脾都调养一下怎么办呢?可以尝试香砂和胃丸或者香砂养胃丸,这两种药可以达到汤药的一部分药效。和胃丸偏重于理气,功效更强,如果两胁胀痛、心烦急躁较多可以用和胃丸。相反,如果脾胃的运化功能差的话,可以用养胃丸。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