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赫和他的蓝胖子
文 | 物道
“蓝胖子穿越系列”这一系列古画,早在去年就火了。作品无论是从工具颜料,还是技法风格,全都是遵循中国画最传统的创作手法一笔一笔画出的。对于作者王赫而言,蓝胖子的穿越系列,不只是一次从现代穿越到古代的历险,也是他尝试让人们重新发现古画之美的一次实验。
一年前,微博上流传了一系列大雄和蓝胖子穿越到古代的古画作品。画中,大雄和蓝胖子时而穿越到宋朝喝着中国酒惬意地泡温泉,时而穿越到明朝制造幻境享受山水,时而穿越到清朝吃个铜锣烧,幸福地睡大觉。

而画的作者,则是一位叫王赫的古书画复制人。而那估计也是人们第一次知道,还有古书画复制这样一种神秘的职业。
神秘的古书画复制
这位外人眼里神秘的古书画复制人,三岁便习国画,后毕业于清华美院,是个年轻的80后。在同学各自要不然就当了艺术家、要不然就改行经商的时候,王赫却成为了一个让很多人一头雾水的“古书画复制人”。
人们觉得古书画复制讳莫高深,但一经王赫解释我便豁然开朗。他说,自古以来,古人多在质地轻巧的纸或绢上作画。这种“脆弱”的材料除了容易老化,还时不时受到战乱兵火、自然灾害等的破坏。而古书画复制就是为了保护它们而生。
王赫说,如今我们看到的所谓晋唐书画作品,很多都是后来唐、宋之人根据原作“复制”出来的。最著名例子如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实为宋人复制的摹本。而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王羲之《兰亭序》至今也没寻到真迹,幸好传世还有唐冯承素摹本、褚遂良临本、虞世南临本等。想想如果前人未曾对这些书画进行复制,想来今日我们也无缘见到了。
古书画复制的方法有很多,有诸如人工临摹、木板水印、珂罗版、照相复制、印刷复制、数字喷绘复制等。这其中以人工临摹的方法最为传统。王赫说,这种方法虽然原始,但却最接近书画原本创作方式,因此他在创作中尤为爱用。我想,这未尝不是一种后人对前人的一种敬畏之心使然。
大雄有觉睡,哆啦有饼吃
“每个80后心中都有一个蓝胖子。无论我挫败任性跑到天涯海角,他总会翻山越岭地来找我。”当王赫在第一次把蓝胖子和大雄的故事搬到了中国古画里后,在微博敲下了这段话。
在王赫的笔下,蓝胖子和大雄的穿越故事,从穿过任意门跑到中国古代开始,两个人一路在几个朝代玩得不亦乐乎,其中蓝胖子之幸福的那副作品里,王赫更是画出了“大雄有觉睡,哆啦有饼吃”的幸福场景,让无数人感慨,“真想穿越到王赫的画里和他们一起玩耍啊!”
蓝胖子穿越系列
蓝胖子幸福
幸福就是,大雄有觉睡,哆啦有饼吃!
蓝胖子之春游任意门
大雄和蓝胖换上汉服,借由任意门穿越到了中国古代春游。
蓝胖子皈依图
佛祖手拿铜锣烧,蓝胖立刻乖乖皈依。
蓝胖子点火
蓝胖子和大雄正在发射一枚联盟号火箭。
蓝胖子幻境
蓝胖子用手中的道具制造幻境,使自己和大雄身处明朝山水之中。
蓝胖子台风
蓝胖子因为操作失误,造成了一场莫名其妙的台风。
蓝胖子时光包袱
两人正用蓝胖子口袋里拿出的时光包袱,复原一堆破损的宋代瓷器。
蓝胖子煮酒温泉
寒冷的冬天,大雄和蓝胖相约泡个温泉,喝壶小酒。
孤独,无非是无人理解
问及人们对“古书画复制人”的印象,大家也多半会联想出一个穿着古代布衣,脸上架着一副老花镜的老学者孤独地宅在家里伏案工作的画面。
我问王赫做一个古书画是否真如外人想象那般孤独。他笑说,孤独无非是无人理解罢了。而这种无人理解,想来并不止于古书画。
比如书信,曾经的鸿雁传书,无论如今怎么提倡最终还是鲜为人用。再比如书法,曾经想一举登科必要写得一手好字,现如今大多数人已经提笔忘字了。说到底,其实还是这些东西随着时代的变迁,存在的语境改变,于是各自或消亡或蜕变成一种小众文化而存在。
他说人们不能理解古人在书画中的情怀再自然不过,毕竟与他们相比,我们生活已然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不过他相信,人们对好的作品,总会“心有灵犀”。而他所要做的,就是用一种“接地气”的方式,做人们和古画之间的摆渡人就好了。
相关文章
▼
他是亡国之君,却一手开创中国千年的美学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