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福老人欢迎您http://qwp43.360doc.com国内油画 国外油画 水墨风韵 精致工笔 素描 白描 漆画 瓷板画 精美烙画 铅笔画 钢笔画版画 水彩水粉 精美内画 cg插画 体育图片 工艺精品 奇石 花鸟动物 美女丽影 风光摄影视频电影 学习笔记 大美新疆——“死亡之海”中的沙漠公路2012-07-26 在新疆有一条从民丰出发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到达轮台的沙漠公路。这是世界上在流动沙漠中修建的最长等级公路(1999年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全长约五 百多公里。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坐落于我国最大内陆盆地塔里木盆地中央,东西长约 900多公里,南北宽约500多公里,面积约33.7万平方公里,差不多有 三个浙江省那么大,在世界上最著名的流动沙漠里排名第二,仅次于非 洲的撒哈拉大沙漠。它那平沙莽莽的荒野,犹如望不见边际的海面;它 那随风滚动的沙丘,宛若起伏不定的浪涛。我国古代诗人用“黄沙西海 际,白草北连天。”(岑参《过酒泉忆杜陵别业》)的诗句,形容沙漠 的广阔无垠;“胡关饶风沙,萧索竟终古”(李白《古风》)的描写, 形容它的风大沙多、环境残酷。在这个“黄沙万里白草枯”(岑参《玉 门关盖将军歌》)的大沙漠,年降水量仅数十毫米。夏季,正是沙漠最 最酷热难耐的时候,沙漠地表的温度最高在摄氏80度。只有风沙肆 虐,不见流水人家;只有探险者留下的枯骨,不见飞禽走兽的踪影。维 吾尔人把它叫做“塔克拉玛干” ,意思是“进去出不来”,中外探险 家们则干脆称之为“死亡之海”。
我的几个同事以前曾去过新疆,当时新疆水利局特意安排了车辆带几个 同事走一走沙漠公路,可是临出发前,有两个同事居然害怕打退堂鼓 了,只有一个同事抖胆走了一下,这件事让我们早就知道这条沙漠公路 了。孟K在进入沙漠公路之前和走完之后,都打电话给家里报了平安, 吴A走出来之后长长舒了一口气,估计他们可能还是有些心里紧张的。
能横贯塔克拉玛干沙漠修一条公路,确实是不简单。那个沙子被大风一 吹它是要跑的,今天看这儿还是一个沙丘,一阵风刮过后,再看,沙丘 没了,全搬上公路了,这玩艺儿多可怕!所以在沙漠中修公路除了处理 地基,最最关键就是固沙,想办法把沙固住,不让它把公路埋掉。走过 一趟沙漠公路,对如何固沙多少有了些了解。
在沙漠公路两侧,各种有十几排的沙漠植物,大概有三、四十米宽,据 守护沙漠公路的工人介绍,这些植物有红柳、沙枣和沙沙,为了保证这 些植物的成活,每隔4公里设有一个水泵站,把地下水抽上来,通过这 些水泵站滴灌到这些植物的根部,上午4小时滴灌路西边植物,下午4 小时滴灌路东边的植物。有些地方还设有芦苇做成的方格用来固沙。
在进入沙漠公路之前,我看见路旁一处砂坡上有些挺奇怪的笼子,坚决 要求停车过去瞧瞧。 到跟前问了正在挖坑的维族老乡,才知道这就是维族同胞埋葬亲人的地 方,他们是正在挖坟。 最前面这位长者显然是人群中地位比较高的,非常友善。 这里的生存条件非常恶劣,空气都是灰蒙蒙,拍出来的照片也是黄不拉 及的。 在沙漠公路上中行走,突然就会遇上大风,这时就看公路一侧的细沙子 象溪水一样哗哗地向公路另一侧流过去,那厚度能有几厘米,这细沙能 象水一样流动,恐怕只有在沙漠公路上才能看到。有时候风向一变,或 是汽车高速开过身后的气流湍动,那些细沙会变换出各种流动的图形, 这种景观是非常奇特的。可惜,我的相机收在车子后背箱摄影包里,风 沙太大,不敢停车去拿,更不敢停车到车外去拍照片。后来,在塔中加 油站加油时,风沙小了,我把相机拿出来,虽然后来在车子里拍了几 张,遗撼的是再没有看到那么壮观的流沙景象了,看到了壮观的流沙景 象却没有拍到,是我沙漠公路之行的一大撼事!
这是后来躲在车里拍到的小流沙。 风停了,沙也静了下来。我们特意拜访了守护第106号泵站的一对来自 河南的工人夫妇,他们每年4月到10月都要来水泵站守护,除了给植物 滴灌,还要对死去的植物进行补栽。在水泵站的生活是非常清苦的,公 司每月送一次食品、蔬菜和饮用淡水,我看那淡水桶就是过去粮站散装 食用油的那种大铁桶,一桶水,两个人要饮用1个月,还是要非常节省 着用的。洗菜、洗衣就用地下打上来的咸水。生活设施极其简陋,没有 空调、冰箱、没有电视、没有报纸、也收听不到广播。白天沙漠里的温 度有四、五十度,也不知他们都是怎么抗过来的,晚上沙漠比较凉快, 他们就搬张床露天睡觉,那蚊子怎么办?当我们对他们长年坚守在沙漠 公路表示敬意、表示感谢时,这对河南夫妻都腼腆的不好意思。虽然他 们在这里的生活非常清苦,但还是热情的挽留我们在这里吃饭。我们怎 么好意思把他们本来就不多食物吃掉?在一起合影留念后,我回到车上 翻了翻,也没什么好东西,找出仅剩的几罐八宝粥送给他们,他们还一 再推辞。哎……实在是没有准备,下次有机会再来时,一定多准备一些 东西。祝他们一生平平安安! 身后传来一阵叮呤呤的车铃声,是又一对工人夫妇骑车去巡护,回首望 去远处沙漠中红色屋顶的小房子,就是守护公路的泵站和工人夫妇的住 处。茫茫沙海中,那就是维系塔克拉玛干沙漠与外界的生命线,就是守 护、指路的明灯,就是我们的希望。向所有守护泵站的工人们表示最崇 高的敬意…… 沙漠中生存的胡杨,有着顽强的生存能力和欲望,为了吮吸沙漠中极少 量的水份以及蓄积更多下雨时的落水,胡杨将自己的根糸不断向四周扩 张,以致于每一棵较大的胡杨下面,都有一个巨大的根系土包。这种生 命的顽强只有在沙漠中可以看见,令人叹为观止。 熬不过沙漠残酷的就只有倒下了,看着这些扭曲挣扎的尸骨,可以想象 生命与死亡残酷相搏的惨烈…… 这些倒下的生命用自己的最终献身为大自然奉献了一幅悲壮、惨烈、英 勇、激越的大美画卷,永远珍藏我心。 快要出沙漠公路了,最后一次再触摸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肌肤,最后一 次再感受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脉动……
(全文完!欢迎进入博客模式看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