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位置
颍州区地处安徽省阜阳市,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商贸中心,辖1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面积491.5平方公里,人口58万。
经济发展
颍州自1996年建区以来,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对外开放日益扩大,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区内交通发达,京九铁路、阜阳民航机场、公路、水运等构成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颍州工业初具规模,园区建设进展顺利,京九丝绸有限责任公司、三环实业公司、华颍实业集团总公司等一批工业企业发展迅速。颍州商业贸易繁荣,古商城、瑶海大市场、汇鑫大市场、农副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等各类专业市场特色纷呈,具有很强的辐射力。颍州农业资源丰富,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环境优良,是八方客商看好、四海贤达汇聚的投资热土。颍州正以其独有的特色、蓬勃的朝气、旺盛的活力,日益成为阜阳大地一颗璀璨的明珠。
城市交通
交通方便快捷,以京九铁路为主干辅之商(丘)阜、漯(河)阜、徐(州)阜、阜淮(南)等铁路构成“大‘字型铁路骨架,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105国道和312省道穿境而过,阜阳至省城合肥的高速公路正在筹建;内河航运经淮入江;拥有阜阳市唯一一个4C级民航机场,形成了集公路、铁路、水运、航运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
城市设施
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完善,阜阳市主要供电、供热、供气、供水和污水处理单位位于区内;通信事业实现了邮电通讯和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移动通讯网覆盖全区的目标;人行阜阳分行和四家商业银行分行及阜阳海关、商检局均位于区内;区内文化教育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共有阜阳师范学院等3所本科院校,阜阳三中、红旗中学等41所普通中学,阜阳第一职业高级中学等6所职业中学,阜阳商校等14所中等专业学校,北城小学等176所小学,阜阳市人民医院等35个医疗机构。
历史文化
颍州是一座古城 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西周时期即为胡子国国都;战国时期为楚邑;秦 汉以来,为历代郡、县、州、府所在地。宋代进入鼎胜时期,欧阳修、苏轼曾在此为官多年,唐宋八大家中欧阳修、苏轼、苏辙、曾巩四人同与杭州西湖齐名的颍州西湖结下了不解之缘。留有“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等赞美颍州西湖的千古佳句。区内有阜阳市唯一的省级风景区颍州西湖和文峰塔、奎星楼、刘公祠、白蟹泉等八处风景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