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针疗法的临床应用 浮针疗法的临床应用 眼科熏蒸疗法临床应用

浮针疗法的临床应用 浮针疗法的临床应用 眼科熏蒸疗法临床应用

        熏蒸疗法是中医治疗眼病的外治特色之一,其原理在于眼部黏膜中具有丰富的血管,能够充分吸收中药煎剂在雾化状态下转化的药气离子,达到内病外治的效果。追溯至《黄帝内经》有“摩之浴之”之说,《理瀹骈文》中“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 




        用中药熏蒸眼部可以疏通经络,退红消肿,收泪止痒,加快术后愈合,提高防御免疫能力。熏蒸之后闭目并按摩眼周穴位,可进一步促进药物吸收。此法对眼干、眼涩、流泪、眼部红肿疼痛、睑板腺功能异常等均有很好的疗效。


01

眼疾肿痛,赤脉络目,羞明多泪,隐涩难开,甚则云翳攀睛者多由风热外袭所致。

蒲公英30g,炒黄连10g,防风9g,荆芥9g,蝉蜕10g,当归6g。



        方中以蒲公英为主,长于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散滞行气,宜于治疗眼部肿毒初起,红肿热痛者。《滇南本草》记载蒲公英“祛风,消诸疮毒”,《本草正义》中载:“其性清凉,治一切疔疮、痈疡,红肿热毒诸证”。对麦粒肿未成脓者效佳,亦可单独使用。炒黄连泻火解毒,润燥清热更使药力上行,《医学入门》称其“酒浸炒则上行头目、口舌”,与他药合用增强清头明目之功。防风温而不燥,行而不峻,为“风药中润剂”,以之外治,取其祛风之功,有解表胜湿、止痒止痛、消疮之用。《珍珠囊》载防风“散头目中气滞,经络中流湿。”《长沙药解》谓防风“行经络,逐湿淫,通关节,止疼痛,舒筋脉,伸急挛,活肢节,起瘫痪,清赤眼,收冷泪,敛自汗,盗汗”。伍荆芥芳香轻扬疏散,入气分,散瘀血,破结气,消疮毒,用于红肿初起,通血脉,使之内消。《医学心悟》中载:“目疾……实则多由于风热,虚则由于血少,实则散风泻火,虚则滋水养阴。然散风之后,必继以养血。”《本草正义》谓:“黄连治目疾须合泄风行血之品”,故用当归养血滋肝润木,起经脉之细微。蝉蜕颇具宣散之力,散肺经风热而能达表,故有透疹、止痒、止痛之效。《医学衷中参西录》谓蝉蜕为治隐疹要药,因其“善托隐疹外出,有皮以达皮之力”,故可散潜风热,更有明目退翳之功。纵观全方,药少力专,风热祛,头目清,红肿消。


02

肝胆火炽,攻冲眼目,胞睑红赤肿胀,疼痛拒按,时有溃脓,热泪如汤,或见翳膜遮睛。

菊花30g,夏枯草20g,桑叶15g,红花9g,木贼草10g。


        《本草正义》载菊花“凡花皆主宣扬疏泄,独菊花则摄纳下降,能平肝火,熄内风,抑木气之横逆。《本经》主风头眩者,以阴虚阳浮,气火升腾,肝风上扰之眩晕言之,非外来风邪,能令人眩也……目如欲脱,乃肝阳内风之尤甚者。世谓头风痛甚,至于丧明,抑知且有目珠突出,形如雀卵者。泪出亦阴虚于下,肝火上扬,真阴无摄纳之权,而风阳以疏泄为用,则迎风而泪下,此皆肝肾阴亏,而阳浮上亢为虐,唯菊花之清苦泄降,能收摄虚阳而纳归于下,故为目科要药”。并引诸药上行。另外,此药有加速伤口愈合之效。菊花与夏枯草相伍,专治肝火眼疾,楼全善云:“夏枯草治目珠疼,至夜则甚者,神效……禀纯阳之气,补厥阴血脉”,解毒散结,清肝明目。配桑叶,轻清疏散,外治之功既可凉血泄热,又可清肝明目。肝火胜有入血之忧,红花专入血分,活血通经,养血润泽,祛瘀止痛,血活气行则瘀毒可散,疼痛可止,疮疡初起用之可消肿散毒,溃疡之时用之能助生新肌。《本草纲目》载红花“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此外,《嘉祐本草》载木贼“主目疾,退翳膜”。众药共消目疾之痛,而无伤伐过用之患。


03

缓解视疲劳,干眼症,消除眼睑浮肿,预防针眼等。

菊花15g,金银花20g,冰片15g,鱼腥草20g。(此方加减)


        全方药少力专,立竿见影。金银花清热解毒,具透散之力,毒未成者能散,毒已成者能溃,无论内消还是外解俱收功同。《洞天奥旨》曰:“疮疡必用金银花者,以金银花可以消火毒也。然毒实不同,有阴毒、阳毒之分,其毒之至者,皆火热之极也。金银花最能消火热之毒,而又不耗气血。故消火毒之药,必用金银花也……故疮疡一门,舍此味无第二品也。所以疮疡初起,必用金银花,可以止痛;疮疡溃脓,必用金银花,可以去眩;疮疡收口,必用金银花,可以起陷。”此药与菊花共用除风热之邪,散肺肝郁火,消无形邪热。有药理研究表明,鱼腥草含挥发油,随水蒸气蒸发,外用熏蒸更容易吸收药物有效成分,除古医籍载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痒、消痈敛疮之功外,还具有抗病毒,增强免疫,止血镇痛,广谱抗菌作用,能有效缓解肿痛。佐少量冰片,性善走窜,启发壅闭,开达诸窍,无往不通,芳香之气能辟一切邪恶,辛然之性,能散一切风热,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散血止痛,祛腐生肌,引药气入皮肉,祛风、杀虫、止痒,为五官科外治要药。临床上见证繁多,多在此基础上灵活加减运用,圆机活法,尽显佳效。


总结

采用传统的煎煮熏蒸或超声雾化熏蒸眼部的方法治疗眼病,能有效改善眼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排泄,增加眼周营养,既突出了理、法、方、药的精当,又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疗绿色安全、作用柔和、稳定持久、无副作用的特色。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78351/73655193809.html

更多阅读

丹栀逍遥散的临床应用 | 抗癌在线 丹栀逍遥散方歌

丹栀逍遥散的临床应用时间:2009-12-18 15:07来源:抗癌在线 作者:肿瘤专家组[ 摘要:] 运用丹栀逍遥散治疗内、妇科各种疑难重证,颇有疗效,现将经验整理如下。? 1.头痛、头晕 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又为髓海所在,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

薤白的功效与作用 薤白的功效与作用 薤白的临床应用有哪些

薤白是一种临床应用很广的中药材。薤白药理作用很明显,现代科学的研究发现了薤白越来越多的作用,下面三九养生堂的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些薤白的功效与作用都有哪些,可以利用薤白治疗的疾病都有哪些,以及薤白的治病附方。目录1、薤白的

臭氧治疗的临床应用 肉蔻的临床应用

  肉蔻的临床应用  1、肉豆蔻散(《圣济总录》)治水泻无度,肠鸣腹痛:肉豆蔻(去壳,为末)30克,生姜汁2合,白面60克。上3味,将姜汁和面作饼子,裹肉豆蔻末煨令黄熟,研为细散,每服4克。空心米饮调下,日午再服。  2、养脏汤(《太平惠民和剂

西洋参药理作用及应用 翻白草的临床应用和药理作用

  翻白草全草入药,能解热、消肿、止痢、止血。块根含丰富淀粉,嫩苗可食。它在临床上有哪些应用呢?下面跟着爱华网小编一起来看看翻白草的临床应用和药理作用。  翻白草的临床应用  治疗颈淋巴结结核:取翻白草全草1.5~2两,用黄

声明:《浮针疗法的临床应用 浮针疗法的临床应用 眼科熏蒸疗法临床应用》为网友不变的唯十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