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寒冷的冬天,轻轻抵达三月,日子还是那样的日子,却觉得整个人轻盈了很多,当然与衣着的减少有些关系,但似乎更接近于精神的脱困。

不想去回忆,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怕人间的生离死别,如坠冰窖,见不到春暖花开。
实在不喜欢面对那些的场面,生机与希望被拦腰斩断,空余悲哀在风中流转。
说好了不去陈述那一个许多年都没有过的寒冷日子,还不是忍不住会想起,会沉默,以及仰望远空,奢望有束光芒飞来,其中裹着父亲的微笑、思念与祝愿。
加缪说,一个人只要学会回忆,就再不会孤独,哪怕只在世上生活一日,你也能毫无困难地凭回忆在囚牢中独处百年。
也许我还不曾学会怎么去回忆,我不知道怎么用手术的方式,慢慢剥离去其中一部分我不喜欢的。
与小砚说起《瓷器》,然后回头去看那很久前的一封信,以及早年的文字,心有所动。
明白了每个人每时每刻都是真的,即使是那会所留下的种种,音乐、文字、言语,即便是演戏,那些情节也必然在骨子流淌过,所以才能演得真实。
所以,我决定不再回头去修改曾经写下的文字,更要给没有写完的它们一个美丽、哀愁、或者无言的结局。
人生既然是一个在行走中修行的过程,那就让过去的种种与我一起相随,就像这美好的三月,万物苏醒,那么回忆与故事为什么不可以葱茏茂密?
没有人是孤独前行的,暂时的孤单,只是因为还没有遇到把我们聚积在一起的力量出现,就像散落在尘世的禅珠,总会在某天被佛陀穿成一串念珠,从此我们不再分离。
极为喜欢一个人是明亮的,内外的明亮,如同每一天都在新生,如同春草日渐青绿。可以把回忆打理成一座花园,更把现在筑成一座抵达永远的桥梁。
母亲说,人还是有希望的好,不要过于悲凉,过去的存在是为了修饰今天的所有。
不想去问一个人如何做到淡然于世,那是个人的修行的结果,就像我们只有经历了四季,才能抵达圆满。
从来都喜欢三月,不是因为花开满树,草长莺飞,而是认为它是一个新生的开始,就像没有开悟的人,终于从尘事的蚕茧中获取禅机,破茧成蝶。
认为一个只有经过尘事的包裹,才能将过去梳理成自己的翅膀。
所以,所有依附或者穿过我生命的回忆都是必须存在的,都是真实的,即使孤独。我相信,经过漫长的分离后它们会在某天相聚,然后凝为种子,在三月里发芽开花,然后慢慢结成果实。
窗外明亮的春光照进来,就像一个熟悉的故人从远方而来,心里充满了喜悦。
微笑着抬眼望出去,北湖边上的柳树已经青翠依依,水上有鸭子戏水如歌。
一切都仿佛梦里,又如此这般存在着,那么新、那么美,那么刚刚好。
忽然想说,人一生的每个瞬间都是新的,因为再也无法回去,所以必须珍惜,即使彼时痛彻心扉。
没有赐予、提醒或者反目,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里。
同样的三月,人面桃花相同的没有多少,故事既然需要延续,那就把自己修行成明亮的现在,安静地看一场花雨。
音乐:三月(李祥霆)图文:网络 编辑: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