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读书·用书
我非常留心一些作家给别人推荐的十本阅读书目。感到那些书也是作家成功的必读书目。对我们非作家来说,有一定的阅读指导作用。能让我们走向知书、读书、用书的正确道路上来。
最近,看到作家冯唐推荐的十本中国读书目录是:1、《诗经》。2、《论语》。3、《庄子》。4、《唐诗三百首》。5、《史记》。6、《资治通鉴》。7、《世说新语》。8、《曾文正公嘉言钞》。9、《毛泽东选集》。10|、《五灯会元》。
儿童作家安武林推荐的十本外国阅读书目是:1、赫尔曼·黑塞的《彼得·卡门青》。 2、《轮下》。 3、蒙田的 《蒙田随笔》。4、康·帕乌斯托夫斯基 《文学肖像》。5、维吉尼亚·伍尔夫《人与画像》。6、埃梅《变貌记》。7、加缪《置身阳光与苦难之间》。8、威廉·福克纳 《喧哗与骚动》。9、威廉·戈尔丁《蝇王》。10、川端康成 《雪国》。

看到冯唐推荐的书目,我感到有些意思,就赶快去到我的书架上去找。我在书架上找半天,除《曾文正公嘉言钞》那本书没有外,其余九本书都有。关于这十本书,本人阅读情况是这样:
1、《诗经》,看过。古文的句子有的看不懂,不感兴趣。
2、《论语》看过,大概了解了其内容,但感到是中国人的行为准则。
3、《庄子》,看了一部分,有的不懂。
4、《唐诗三百首》,看过,古典诗歌,也不太感兴趣。
5《史记》,看过一部分,主要是对楚汉战争那一部分很感兴趣。
6、《资治通鉴》,看一点,即放下,感到繁杂。
7、《世说新语》,看一点,未看完。
8、《曾文正公嘉言钞》,无此书。
9、《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没有细看。五卷细看过,感到中国现代执政方针很多在此书中。
10|、《五灯会元》,看一点,没有坚持看下来。
看到儿童作家安武林推荐的十本外国阅读书目后,我也去书架上找:寒斋存读荐书情况是:
1、有 《彼得·卡门青》这本书,没有看过。
2、有《轮下》这本书,没有看过。
3、有 《蒙田随笔》,看一小部分。
4、无《文学肖像》这本书。
5、无《人与画像》这本书。
6、有埃梅《变貌记》这本书,看一部分。
7、没有 《置身阳光与苦难之间》这本书。
8、有《喧哗与骚动》这本书,没有看。
9、有 《蝇王》这本书,看过,感到没意思。
10、有《雪国》这本书,没有看。
看到上述两位作家推荐的书目,很多书我都没有,即使有,也大部分书没有阅读过,感到很惭愧。从上述阅读情况来看,我读的中国书多一点,外国书读的太少。中国书存的多一点,外国书存的相对少一点。我本人喜欢阅读书话类书籍,对这种书非常感兴趣。买一本,就读一本,读后就忘,而忽视了那些有价值的名著、经典书。对于书,我只停留在买书上,没有把精力用在阅读上,以后要转变一下,书要多读少买。
我以前对中国书、外国书不了解何书有阅读价值,何书是精品书。后来,我买来一些书目书,和别人推荐的书目,其中看到鲁迅、周作人、胡适、梁启超、毛泽东、蒋介石、止庵、扬之水、王朔等等名人、作家、学者的推荐书目后,让我大开眼界。于是,我便按照名人推荐的书目到旧书摊、旧书店、新书店、孔夫子旧书网等等进行大量的去搜寻那些书,寒斋基本藏有名人推荐的书。像《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我就买了两套,一套是繁体字中华书局版的,另一套是湖南出版的简体字版。
我的前半生是在书中渡过的,经常是淘旧书、买新书、藏杂书,每天为书而忙,看的杂七杂八的书真不少。可是,对那些书是人生必须要看的书,那些书是有阅读价值的书,那些书是经典的书,那些书要精读、那些书要粗读,至今是模模糊糊。我感到我是身在书中不知书。在后半生,需要警觉一些了,因为生命、时间在一天一天减少,为了人生的厚度,要学会选择好书去看、多看,要寻找到真正有价值的书去看,这是当务之急。因为,你多看一本不好的书,就会少看一本好书。当然,看名人推荐的书,主要还是为了做到身在书中要知书。知道好书就要去读好书。读过好书要会吸收、消化。要利用书的价值为自己服务。把书中的智慧转变成自己的智慧,然后再投入到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去。这样,对于我来说,可能很难做到。因为,我的读书的目的,对于我来说,是没有功利性的,面对生活的压力,主要还是为了打发无聊的日子,解解那些莫名其妙的烦闷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