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人品
宋玉可以说是中国战国时期一个重要的诗人,和屈原一起并称为“屈宋”,以至于后世有不少的文学家都感叹称赞宋玉,甚至欧阳修还称赞他“宋玉比屈原,时有出蓝之色”。本来这么一个了不起的大文学家应该备受尊重,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以来宋玉都受到了不少的抨击,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呢?
宋玉雕像
这主要是因为大文豪郭沫若先生在当时创作剧本《屈原》的时候将宋玉和屈原拿来对比,将其塑造成了一个贪生怕死攀附权贵的小人,还有后来他那篇《关于宋玉》直接将宋玉认定为了一个人品极差没有骨气的文人,那么宋玉真的人品这么差吗?其实不然,到了现在大家都知道郭老虽然在文学上成就不小,但是在人品上真的没有什么可以称道的,如果说他来批评宋玉是一个没有骨气的文人,估计是没有这个资格的。
郭老的批判依据主要来自于史记中的记载,司马迁这么写道:“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这是拿宋玉和屈原比,众所周知,屈原的爱国情怀是感人的,他的劝谏,他的投江都是后人称赞的典范,如果说不如屈原就是没骨气的话,那真有骨气的人不多了,而且这里也只是说“不敢直谏”,要知道古代伴君如伴虎,上谏的类型也是有讲究的,直谏死谏这样虽然好,但是其余的“讽谏、指谏”等等也是正道,要知道就连孔子也曾经说过:“吾其从讽谏矣乎。”而宋玉正是一个讽谏的行家,这正是他能屈能伸智勇双全的表现。
而且纵观宋玉的一生他都是为国为民,创作的不少的文赋都是关心人民生活,楚国存亡的爱国经典,而且他一生没有做过什么大官,就算有心治国也无能为力,他的一生穷困潦倒,没有大富大贵过,甚至到了年老还乡的时候听到楚国灭亡的消息还一直郁郁不平,因此去世。
宋玉怎么死的
自古以来红颜多薄命,这里要说的虽然不是红颜,但是也是俊美动人不下于女子了,他就是古代有名的四大美男之一宋玉,他的一生也就像是那些个红颜一样,坎坷凄凉,虽然活得久了一点,但是却是带着满满的遗憾,在乡野之间结束了自己荒凉的一生。
古代美男子宋玉
宋玉出身贫寒,他深受屈原的影响,对于报国有着自己的渴望,所以长相俊秀才气过人的他就来到了楚国国都做官,但是或许是楚国真的是气数将尽吧,驱逐了屈原,对于宋玉这样的忠臣也是不闻不问,只让他做一个小官,而且因为宋玉不愿意同流合污,所以受到了很多人排挤,最后只能无奈的离开了官场,在乡野之间生活,史书上对于他的记载很少,甚至连他的有没有妻子都没有记载,我们不妨大胆的认为他一心报国一直没有娶妻吧,就是这样一个忠心为国的人却只能看着国家破灭,战火纷飞,最后在楚国灭亡的时候黯然地离开了这个混乱不堪的世界。
宋玉的死还有一个传说,虽说宋玉只是一个落魄不得志的文人,但是他在当地住了几十年,和当地的老百姓都有着不错的交情,大家都知道这个老先生是楚国的大忠臣,在宋玉死后,当地的老百姓和他的一些学生朋友就帮他巨星了简单的葬礼,据说当时棺材要下葬的时候,突然风起云涌,大雨倾盆而下,人们纷纷先去避雨,结果等到回来的时候,那个放棺材的地方已经出现了一个坟堆,后人还为他立碑修庙。
宋玉的妻子
宋玉作为中国古代闻名的美男子,在现在有着很高的人气,人们对于他的情感生活也2非常的关注,那么这么一个英剧潇洒的美男子他会娶一个怎么样的妻子呢?宋玉的妻子是谁呢?两人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爱情故事呢?
宋玉的雕像
其实在历史上关于宋玉的资料非常少,而且各种说法都很杂,没有一个统一有威信的论断,所以说自从汉唐以来对于他的研究就比较困难,那些作品的真伪,生卒年月也都是有着各种说法,即使是到了现在,对于宋玉的研究也还是比较空白的。而且历史上根本没有提到宋玉的妻子,甚至就连他有没有结婚都没有提到。
也正是因此,给了后世的小说家很大的发挥空间,在郭沫若写屈原的时候有提到过宋玉,他的剧本中出现了一个叫做婵娟的人物,她是屈原府上的一个侍女,还曾经救过屈原,在屈原死后就和宋玉在一起,但是其实历史上根本就没有这么一个人,这是郭沫若为了戏剧创作虚构出来的人物。至于其他的小说中提到的一些和宋玉有什么情感纠葛的更是无稽之谈,都是后来人自己的意淫想象罢了。
纵观宋玉的人生,其实真正有记载和他有关联的女的并不多,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东家之女,据说是当时楚国最美的女子,住在宋玉的隔壁,三年来一直暗恋着宋玉,但是宋玉都没有接受她。可以看出宋玉基本还是继承了屈原爱国的精神,虽然他不敢直谏,多是以文赋的形式将劝诫蕴含其中,但是他一生都在为国效力,最后在楚国灭亡的时候,宋玉也忧愤去世,一生未曾娶妻。
宋玉的作品
宋玉是战国时期有名的楚国辞赋家,他是屈原的弟子,曾经在楚王身边为官,但是无奈楚王都不怎么给力,旁边小人横行,再加上秦国大势已成,楚国更加难以抗衡,所以一方面宋玉自己无处报国,一方面又眼见家国不幸,这种种的悲惨遭遇让宋玉创作了不少的辞赋来劝诫楚王,反映社会,但是最后都无济于事。
宋玉作品中的神女
根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宋玉有16篇作品,其中辞有《九辩》《招魂》两篇,而文赋更多包括王逸统计的《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大言赋》《钓赋》等等总共16篇,但是因为年代久远,这些作品的真伪都难以保证,只有《九辩》是确信无疑的,而《招魂》更是被不少人认为是屈原所作,对于其他的作品怀疑的人也不在少数,而且因为历史资料缺乏,所以已经很难找到足够的证据来证明了。
宋玉的作品丰富,在文学艺术上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奇诡莫测的庄子的散文对于宋玉的影响更是非常大。其中宋玉在描写男女性爱等方面受到了很多老子的影响,老子冲破了一直以来都是这方面言语的禁区,而宋玉继承了老子大胆的描述,在很多辞赋中都真实的表现了男女之间的性爱。而且很多人物的刻画、文章的布局也是受到了道家文学的影响,比如在《钓赋》中宋玉说钓法有三,这和庄子的剑法有三也消失颇为相似,几近翻版。而且宋玉的不少作品之中都化用了《老子》《庄子》《列子》三本书的语句,其中神秘的道家色彩更是展露无遗。
宋玉悲秋
悲秋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人一种独特的情感色彩,这种情怀几乎影响了中国古代所有的文人墨客,而且中国古代那些个出名的诗人大多都是仕途不顺,怀才不遇,无法实现自己齐家治国的梦想,只能借助景物聊以自慰,尤其是到了秋天,冬日将近,风景萧条,更是让诗人感叹不已,刘禹锡的那句“自古逢秋悲寂寥”就很好的表现了这种情况,而悲秋最早出现就是在宋玉的《九辩》中的那句“悲哉秋之为气也”。

宋玉悲秋
俗话说得好,一切景语皆情语,基本上对于景物的描述都要追究到诗人的个人情感上,那么宋玉为什么会产生悲秋的情怀呢?这和宋玉的一生遭遇是分不开的,宋玉出生贫寒,只是楚国的一个普通读书人,当时楚国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被放逐,而宋玉这时候还是初出茅庐,虽然经过努力宋玉成为了一个文学侍从,但是这个官职不是一个能治理朝政的官职,而且因为自己的性格不能容于那群奸佞小人,所以一直不能施展抱负,而当时楚国危急,在前278年的时候,白起破楚都,屈原投江自尽。
而之后宋玉虽然有过一段时间得到重用,但是因为当时楚国势弱难以有所成效,之后又碰上黄歇架空了楚王,宋玉再次被免官,这时候年近半百的宋玉在悲愤之下写下了这首《九辩》所以说宋玉大半生穷困潦倒,到了那个时候还是一事无成,眼看着国家沦丧,人民流离失所,周围的所有景物在他眼中也都充满了悲情色彩,因此写下了著名的《九辩》借助悲秋这个主题来表现自己不受重用壮志难酬的苦闷,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当时楚国上下的黑暗现实。同时宋玉在感情上不像屈原那么的浓烈,相对沉郁内敛,这种风格对于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