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正为相 吕蒙正为相 吕蒙正有着怎样的品格

吕蒙正为相

吕蒙正是北宋初期的著名宰相,担任了太宗、真宗两代皇帝,是两朝元老。吕蒙正为相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先后担任了三次宰相,这一情况在宋朝除了他只有之前的赵普,就是帮助赵匡胤以宋代后周的开国功臣,还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名言。

吕蒙正画像

吕蒙正为相前,有整整十二年是在担任各级官职,从底层官员做上来的并非一朝蒙受恩宠就平步青云之辈。他在33岁时参加科举高中状元,从此不入官场,最早的官职只是将作监丞、升州通判。将作监丞是从六品下,掌管了皇宫建筑、刺绣、器具等的制造,而通判也就是地方行政长官的一个副官,管理各种事项和监督长官。

因为吕蒙正自身有德有坚持,所以得到了皇帝以及赵普等人的赞许和认可,在李昉被罢免宰相后升任为宰相。不过没过多久,吕蒙正因为母亲去世而去守丧,所以就解除了宰相职务。不过三年的守丧时间还未满,他就被朝廷重新起用成为宰相。

后来,宋沆上奏疏违逆皇上旨意,因为是吕蒙正妻子的族人,所以他也受到了牵连,宰相之位被罢免,担任礼部尚书一职,李昉重新为相。不过后来李昉又再次被罢免,所以吕蒙正第三次担任宰相,同时礼部尚书的职位仍然继续。

而等到宋太宗驾崩,真宗继位后仍然沿用吕蒙正为相,还给他加封,之后他还成为了太子太师,封爵徐国公。

吕蒙正为相 吕蒙正为相 吕蒙正有着怎样的品格

吕蒙正的品格

吕蒙正是北宋的一代贤相,三次为相是对他能力的认同,也是对吕蒙正的品格的肯定。同时代或后世对他的评价也大多集中于对他品格的赞扬,比如“宽厚”、“气量”、“质厚宽简”等。

吕蒙正戏剧照片

吕蒙正的品格中被赞扬最多的要属他的度量。有个故事说,吕蒙正刚当上副宰相的头一次上朝,就被人指着说:“这小子也可以当副宰相?”而他却假装没听到,还制止了想要帮自己出头的官员。下朝后,吕蒙正还劝那些还是愤愤不平的官员,说“一旦知道了那个人的名字,我就会终身都忘不掉;那还不如不知道他的名字,不问又有什么损失呢?”

吕蒙正的度量,是很好地印证了“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所以当时的皇帝宋太宗赵匡义就才曾经说过“蒙正气量,我不如”。不过身为宰相,不能只靠度量服人,更重要的是能力。吕蒙正有一特长就是,知人善用。

宋太宗说不如吕蒙正,就是因为他推荐了一个官员来出使辽国,而且被皇帝两次否决了还是依然坚持,而结果证明他的眼光是正确的,比皇帝要好。此外,据说富言曾经做过吕蒙正的宾客,他让其见了自己的十几岁的儿子。吕蒙正见了惊讶地说,这个儿子以后名位会和他一样,而功勋甚至会超过他。的确如此,这个儿子就是后来也官至宰相的富弼。此外吕蒙正也举人不避亲,不过他推荐的不是儿子而是侄子,因为他认为自己的几个儿子都不成器,但这个侄子有宰相之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79251/613013798181.html

更多阅读

吕蒙正和他的《寒窑赋》 北宋吕蒙正寒窑赋

吕蒙正和他的《寒窑赋》题记:在中国文学历史长河中,赋体文学占有独特的地位。据说,赋是以“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为手段,以“颂美”和“讽喻”为目的的一种有韵文体。中学时背颂过的名篇,大都忘记了。多年前,从朋友处抄写过北

智者风范吕蒙正 吕蒙正不记人过

吕蒙正。参知政事。初入朝堂。有朝士指之曰。此子亦参政耶。同列不能平。蒙正止之曰。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不若弗知之为愈也。时人服其量。故事。宰相之子。即授员外郎。蒙正奏曰。天下才能。老于巖穴者。多矣。臣男始离襁褓。

吕蒙正《寒窑赋》 八字长生什么意思

寒窑赋[宋]吕蒙正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家鸡翼大飞不如鸟。马有千里之程,无人不能自往;人有凌云之志,非运不能腾达。文章盖世,孔子尚困於陈邦;武略超群,太公垂钓於渭水。盗跖年长,不是善良之辈;颜回命短,实非凶恶之

古文课外阅读11:(已附答案)《吕蒙正不计人过》 吕蒙正不记人过

吕蒙正不计人过吕蒙正相公,不喜计人过。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固不如无知也。

声明:《吕蒙正为相 吕蒙正为相 吕蒙正有着怎样的品格》为网友韩国梦只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