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五大圣人 纵横家为什么会被儒家圣人骂是“娘炮”-今日头条

害虫

我们之前说过,《韩非子·五蠹》里说过“盛容服而饰辩说,以疑当世之法,而贰人主之心”,韩非子以此为据并且强烈要求诸侯除掉儒家、纵横家等五种人。韩非子说“此五者,邦之蠹也。人主不除此五蠹之民,不养耿介之士,则海内虽有破亡之国,削灭之朝,亦勿怪矣。”

韩非子用纵横家的方法论论证纵横家是五大害虫之一,可见韩非子的功力之深厚,不愧为法家的代表人物。从法家的“势、法、术”的角度上看纵横家,纵横家是害虫,那么同样被韩非子认为是五大害虫之一的儒家是怎么看待纵横家的呢?

娘炮

既然法家都拿纵横家开刷了,那儒家怎么会放过呢?我们看一则对话:

有一天孟子的徒弟景春跟孟子说:“纵横家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孟子说:“这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数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淫逸,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通过这则对话,不禁感叹孟子和韩非子的口才都不得了啊,一个从“法”的角度批判纵横家,一个则从“礼”的角度上批判纵横家。言辞犀利,着实精彩。当然崇拜纵横家的景春碍于徒弟的身份也不好辩论。

不过我仿佛看到了两个“成功学”老师的惯用辞令:

成功学老师韩非子站在讲台上,口水直喷(虽然据传是口吃)说道,企业为什么管不好?是因为企业制度不行,你看那些销售精英们,迟到早退,动不动还跟竞争对手眉来眼去,这样的人,就是企业的蛀虫,一定要开除掉。

而另一个成功学老师就鸡贼的多,他的讲坛要高级的多,一片竹林里。他要求老板们先静坐、冥想、沐浴、更衣,当然他的宾客全是大佬,他气定神闲的说,做企业先要做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做不好,企业必然倒闭。孟子喝了口茶又道,要让员工有主人翁精神,要做“大丈夫”,要懂“礼”,要让员工把企业当成家,与企业共存亡,这样的员工才是好员工嘛。

当然了,不管是韩非子说纵横家是害虫(邦之蠹),还是孟子说纵横家是娘炮(妾妇之道)都是因为他们的哲学思想在起作用,什么叫圣人?什么叫哲学家?这就是,用一个视角解读世界。是的,他们是值得尊敬的,但同样作为诸子百家,纵横家又何尝不是在守护自己的“道”呢?

说到这里,肯定有人认为我要讲大道理了,为纵横家鸣冤云云。其实孟子和韩非子说的都没错,因为让纵横家效忠一个君威,或者让纵横家做到“威武不能屈”也着实困难。纵横家其实只是靠谋略和游说混饭吃的一群人啊。

1、谋略与法制,法家试图制定一整套完美的法典来维护君王的利益。但其实存在一个问题,其实天下并不缺乏法律,缺乏的是执行的人。任何一部法律规定都是有漏洞的,而纵横家始终站在法家的对立面,为什么?因为他们要利用法律的漏洞,打擦边球。换句话说,如果严格遵照法家制定的框框做事,那就不存在谋略了,这二者本来就是矛盾的。

2、谋略与礼仪,用道德来衡量权术,其实权术本身就是为了利益而存在的方法。比如方孝孺的“威武不能屈”,其思考方式就是从“礼”出发的,可能道德感人,但当方孝孺遇到了姚广孝,一个权谋大师的时候,“礼”仿佛不堪一击。在《庄子》乱入《鬼谷子·胠箧》文章里的一篇文章里说道“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藤,固扃鐍,此世俗之 所谓知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藤扃鐍之不 固也。”意思是说为了对付撬箱子、掏口袋、开柜子的小偷而做防范准备,必定要收紧绳结、加固插闩和锁钥,这就是一般人所说的聪明作法。可是一旦大强盗来了,就背着柜子、扛着箱子、挑着口袋快步跑了,唯恐绳结、插闩与锁钥不够牢。方孝孺就仿佛是小偷,而姚广孝就仿佛是强盗。从某个角度上讲,方孝孺越“礼”,岂不是帮姚广孝的忙吗?

3、纵横家的道 ,懂道德或者法律上去看待纵横家,肯定纵横家一无是处,但并不代表纵横家就一无是处。只是方向不同而已,因为纵横家的哲学命题是:捭阖,而使用的工具是“谋略”,他们为了达到目的,既会利用法律去约束别人,也会用道德去谴责别人。但他们却又不是法家、儒家。因为他们的一切行为都是“观阴阳是开合以名命物”,是的,看大势而行。

儒家五大圣人 纵横家为什么会被儒家圣人骂是“娘炮”-今日头条

洗脑

前文已经说过,韩非子、孟子对纵横家的态度,但都是从个体的角度出发,也就是说从“法”、“礼”的角度着手批判纵横家。那么请问,他们使用了什么手段?

答:与辨者言,依于要,他们并不与别人争辩,谁对谁错,而且简单扼要的用“法”、“礼”作为解释,阐述自己观点。如果落实到实处的话,韩非子为什么会被杀?并非因为李斯怕他,而是因为他的刑法太过苛刻。而孟子的儒家传人,才真正做到了“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在明清尤甚,即便是王阳明、曾国藩,谁不是心甘情愿做“妾妇”,为皇帝效忠,且洋洋得意的?那么谁又是真的娘炮呢?而韩非子的严刑峻法间接导致秦朝灭亡,谁又是害虫呢?

纵横家的思维是:以变论万类,一切都不是固定的,是变化的,反败为胜,以正治乱,方能配得上“纵横家”这三个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79951/103250950009.html

更多阅读

纵横家简介 纵横家思想

纵横家出现于战国至秦汉之际,多为策辩之士,可称为中国五千年中最早也最特殊的外交政治家。战国时以从事政治外交活动为主的一派,是诸子百家之一,创始人鬼谷子,杰出代表人物有:苏代,姚贾,苏秦,张仪,公孙衍,《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

儒家五圣人 子路

走在孔孟之乡济宁这片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劳动创造的古老土地上,你就能感受到、接触到中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流露出来的儒家文化的气息,你便能由此体验到中国人民与其他民族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和理想道德的差异。无论你从哪个

战国时期纵横家 战国纵横家的管理思想

     战国时期,纵横家在列国纷争中如鱼得水,为中国管理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另类资源,苏秦、张仪为其代表。对纵横事迹的记载,主要见于《战国策》;对纵横理论的总结,主要见于《鬼谷子》。纵横家的诞生,有其特殊的社会背景,如果不是兼并战争

声明:《儒家五大圣人 纵横家为什么会被儒家圣人骂是“娘炮”-今日头条》为网友摇滚打碟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