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践剑历史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勾践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上的勾践

  历史上的勾践

  越王勾践,夏禹的后裔,是春秋末年越国君主。大家对他最熟知的故事应该就是来源于课本“卧薪尝胆”的故事了。

勾践画像

  勾践继承王位之后,吴王夫差的父亲派兵攻打越国,大败给越军,其父重伤而死。夫差即位后,准备为父报仇,勾践不听手下劝告,执意要先出兵攻打吴国,结果大败,被困在会稽山。在范蠡的建议下,送上美女西施,并以重金贿赂吴国宰辅伯嚭,在伯嚭的劝说下,夫差同意议和,要求勾践去吴国当人质。勾践下完罪己诏,就跟着吴王去了吴国,在吴国饱受羞辱:给夫差当脚垫踩,给夫差拉马,亲尝大粪,甚至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夫人被污辱……最终骗得吴王的信任,被释放回国。

  勾践回到越国后卧薪尝胆,发誓要消灭吴国,一雪前耻。在越国,重用文种、范蠡等人,励精图治,增强兵力。向吴国进宫煮熟的种子,造成吴国第二年饥荒,削弱了实力。

  后来勾践趁夫差北上离开吴国时,攻入吴国,杀了吴国太子,夫差回来后向勾践求和。后来,勾践再次攻打吴国,吴王被困,不得不自杀。之后,勾践灭吴国称霸,成为一代霸主。

  总的来说,勾践是一个特别能忍辱负重的人,在治国上也很有一手,但是为人不义气,,所谓飞鸟尽良弓藏 ,在越国大胜后赐死了重臣文种,从个人品质上说,还是不值得被称道的。

  勾践夫人雅鱼

  勾践是一位历经苦难挫折终成大事的王,而他的夫人雅鱼也是一位非常伟大的女性。历史上的雅鱼,是一位贤良淑德,忠贞刚烈之女。

雅鱼剧照

  在吴越大战时期,吴国兵力不足,出现留雅鱼独自一女子守城的情况,丈夫外出抗敌,妻子并没有表现出胆小懦弱,而是勇敢镇定。她吩咐城中的仆人守卫兵作好准备,点起火把,以备不时之需,万一敌人攻城进来,她可以殉国以保全名节。

  在越王被吴国打败后,她也没有逃脱或者自杀而是始终追随丈夫,无论为奴为婢或者沦落为俘虏。从万人朝拜的尊贵之躯到手带脚镣的战俘,她都没有怨言和畏惧,而是紧紧陪伴在夫君左右,随夫君共进退。这里显示出了雅鱼作为妻子和女人所具备的对丈夫不离不弃无论贫穷贵贱的高贵品质,也体现了一个妻子应有的德和忠。

  在作为战俘,失去丈夫依靠的日子里,吴国谋士为了彻底打压越王,甚至出了一个非常狠毒的计策,就是在越王面前凌辱他的妻子。越王亲眼看着妻子被侵占,那种痛苦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而最痛苦的莫过于他的妻子雅鱼,身陷敌国毫无依靠,任人宰割,可是她却不能表现出来甚至不能轻生来结束痛苦,因为她知道此时,她的丈夫需要她活下去,她知道她的丈夫能够忍受这一切痛苦的前提都是坚信有一天他们的国家能够重新强大。为了她的丈夫,在古代那么重视名节的社会,雅鱼并没有选择自杀,而是残忍的活下来。经历过这一切后还能如此表现镇定的女人,已经不是简单的贤良淑德能够形容她,此时她更像是一位伟大的母亲,用她超越常人的爱去维持丈夫的希望,维持活下去的动力。

  在最后她的丈夫终于亲手灭了敌国吴国之时,她终于可以放下一切,结束生命,含笑九泉。

  春秋时期越过王后雅鱼的故事就是一位古代伟大女性的故事。

  勾践尝粪

  勾践的故事太出名,大家都知道的一个故事就是他艰难困苦最后终于成功的报仇之路。之后,勾践就成了人们口中的忍辱负重的代表性人物。

勾践剧照

  成大事者需耐力,勾践的耐力显然够可以。脸皮厚是人生的一大境界,苟且偷生,只要你一朝发达,当初的种种不堪最后都会成为佳话的。就像是当初夫差生病了,勾践给夫差伺候的特别殷勤。给国君又是喂药又是尝粪,虽然作秀的成分居多,可是起到了效果就可以,把国君感动的一塌糊涂,觉得勾践是真的驯服了,真的爱上自己了。简直比自己那些成天喊口号说怎么效忠自己的大臣还忠诚,比自己那些娇滴滴的妃子还暖心。于是勾践再让私下关系不错的权臣跟吴王说点悄悄话,比如说勾践该回家了之类的,再恰逢一个特别好的契机,勾践生病了,把勾践的病说的严重一点。吴王就怕勾践死在自己国家,于是干干脆脆的大手一挥,好,我放人。

  有些时候吧,有些人,为了达到某些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不要在乎过程,我就拿到我想要的东西就行了,其他的我不管。别人也不会在乎的,因为他们比起你的过程,更喜欢看你最后的结局。

  最后的结局,我们都知道啊。勾践把吴国给灭了,报仇雪恨了。而且显然勾践没有夫差那样的虚荣和胸怀,夫差也想当牛做马,他就不给他机会了。没办法,夫差自杀了。

  勾践怎么死的

  周朝列国或多或少都与上古传说中的人物有点关系,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卧薪尝胆的勾践也不例外。据传说勾践的祖先为夏朝帝王少康,他的父亲与吴王阖闾有间隙,甚至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下面就来看看这场中国版的哈姆雷特吧。

勾践剧照

越王勾践剑历史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勾践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上的勾践

  勾践,封国为越,在今会稽一带,历史上听得最多的就是越王勾践了。他的父亲为允常,允常逝世,勾践即位,吴王阖闾就迫不及待的开始了攻伐,青年时期的他年少轻狂,意气用事,致使越国被阖闾所困,四面楚歌,后来孤注一掷刺杀了阖闾才得以解围。仇恨的火焰延续到了阖闾的儿子——夫差身上。

  接下来的发生的事就不新鲜了,历史上的兴兵攻伐不过是消磨仇恨的一种方式罢了。即使他的身边有陶朱公这样的不世之才,也照样俯首于命运的作弄。

  不过也多亏了范蠡,他委曲求全,割地赔款,才得以存活,还好夫差是个心软的人,但心软却是他最大的弱点。他沉迷于西施的美,杀了伍子胥,让本应该被处死的勾践有了机会翻身,就这样葬送了自己的国家。

  勾践算不上好人,不过是比常人能忍罢了,俗话说的千年老王八大概也这样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看出来他本性的范蠡捡了一条命,功臣文种却被杀害,可能是因果,就在杀了文种不久,史书记载他不寿而终,也就是病逝了。

  勾践宴群臣

  勾践宴群臣是明代刘伯温的著作郁离子里的一篇文章,写的却是勾践灭吴后勾践和臣子的对话,暗讽越王勾践谈论吴王夫差的灭国原因,而勾践自身也是同样行为,等于是和吴王一样在任人为臣不相上下。

勾践剧照

  勾践宴群臣的文章很简单,叙述了勾践在灭王吴国后,有一天请臣子们吃饭饮酒,饭局中,勾践征求大家意见,认为吴国灭亡是因为吴王杀了他的臣子伍子胥的缘故。大臣们听勾践这样说后沉默,继而有一位臣子说起了一个故事,东海朝拜中的老鳖讥笑其中一种海中生物走路的样子难看,被讥笑者则反唇相讥认为老鳖自身走路都需要担心何必嘲讽别人,它们的谈话指出勾践自身也需要改善才能避免和吴国一样的结局。这位臣子在回答勾践的问题说了这个动物讥笑结尾,直接指出勾践对待自己的臣子,不是逼死就是驱赶,并没有善待贤良,会使得贤良之才远离越国,最后越国也会灭亡。越王听后沉默不语。

  虽然这篇郁离子里的文章是杜撰出来的,但是所说之事却是真实发生的。

  勾践在成功打败吴国后,对于辅佐他的贤臣,并没有给与充分的信任和恩宠,反而是排挤甚至逼死。这种做法让人寒心。

  勾践宴群臣这篇文章充分说明一个道理,人要时刻记得居安思危,也要记得从别人身上学到经验教训,而不是盲目自大,治国永远头上悬着一把权力之剑,不能放松警惕,否则何尝不是五十步笑一百步。

  陈道明勾践

  陈道民为内陆实力派演员,擅长演古装戏,谋士,民间皇帝等。07版的勾践就是他出演的。勾践春秋君王,历史上一个经历特别坎坷曲折的君主。因为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的历史形象早就深入人心,现代人想要演绎成功得到大众认可是一个巨大挑战。

勾践剧照

  陈道明把这个角色演得苦大仇深,一脸严肃,一副亡国之恨,兴国之望的样子,网友认为显然不能骗国吴王让吴国放松警惕。在作为战俘的日子,越王应该是沦为鱼肉任人宰割的无助,和故意装疯卖傻,没有锐气没有仇恨的状态,也许陈道明身上正能量太强,即使沦落困境也总是透露日后必成大事志向,难掩锋芒,没有真正颓败或者没有很好的伪装出丧失意志的形象。从这点来说网友评价他演的勾践太过陈道明了,而非勾践式陈道明。

  这和陈道明以往演绎的历史人物过于成功给人很厉害的印象有关。看来想轻易超越历史人物的形象并没有那么简单。另一些网友则认为,越王本身是一国之君,本身九五至尊,就算沦为阶下囚,苟且偷生,而且忍受了妻子被玷污,自己被羞辱各种极端事件后,哪怕真的只是装疯卖傻,吴王也不介意,认定勾践从兵败那天起早已经是无用之人,并不相信亡国之人还能重新站起来,因此并没有刻意防范。只是他身边的谋臣过于紧张罢了。

  勾践的故事总体是一个励志的故事。除了在吴国作为战俘生存的日子,后期的卧薪尝胆,隐忍不发,蓄势图谋,重用贤臣,齐心治国,最后起兵征吴,灭吴雪耻,都看得酣畅痛快。陈道明演得风生水起,出神入化,让人叫好。总体来说他塑造越王,瑕不掩瑜,卧薪尝胆是很值得大家观看的电视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79951/209253955770.html

更多阅读

越王勾践世家讲了什么 越王勾践世家

越王勾践世家 司马迁安砚方 译【说明】关于越国的历史,《吴越春秋》记载说,当年大禹巡行天下,回到大越,登上茅山朝见四方诸侯,封有功,爵有德,死后就葬在这里。至少康时,担心大禹后代香火断绝,便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贺循《会稽记》说

声明:《越王勾践剑历史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勾践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上的勾践》为网友八度余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