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筅在日本茶道中是拌勻茶碗中的茶粉與水的工具。一般而言茶筅長約10公分,中間有一竹節(也有無結),一邊較短修齊做為握柄,一邊較長剖成細絲做成掃帚狀的”穗先”,細絲根部用棉線纏繞,一部分竹絲向內形成內穗,一部分向外形成外穗。根據流派的不同,所用的竹料及茶筅的形狀也略為不同,以三千家為例:裏千家白竹、表千家梅竹、武者小路千家用紫竹(圖1);穗先的形狀,前二者都成彎曲狀,武者小路千家成直形,與千利休喜歡用的利休形最像。其他用於筒茶碗、天目茶碗、茶箱等也各有不同,不同流派加上不同道具的特殊茶筅,茶筅的種類可達百種,但是這邊不是要討論現今日本抹茶道的茶筅,而是想說明現今某些所謂要恢復宋代抹茶文化或鬥茶文化的怪現象。

圖17. ボテボテ茶茶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0051/754602989080.html
更多阅读

二十世纪中国十大茶学家吴觉农、王泽农、陈椽、庄晚芳、胡浩川、方翰周、冯绍裘、李联标、蒋芸生、张天福,感谢他们对复兴中国茶叶做出的巨大历史性贡献。吴觉农(1897—1989)吴觉农,著名农学家、农业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我国现代茶

徒步茶溪谷文/心语韵露图/LQ周日清晨下了一场不及时雨,我起床坐在沙发上,望着无奈的雨在叹气,LQ说,早上下雨阴凉,现在变天快,一会就停了。这就是LQ,不管任何时候决不说丧气话,一旦决定的事,决不打退堂鼓,这个实诚果敢说一不二的男人,在朝夕相

刘松年《撵茶图》《斗茶图》等丁以寿 刘松年《撵茶图》(局部)《撵茶图》,南宋刘松年作。刘松年,生平不详,与李唐、马远、夏圭合称“南宋四大家”,擅长人物画。该画为工笔白描,描绘了宋代从磨茶到烹点的具体过程、用具和点茶场面。画中

早知饮茶有道,茶道是一门艺功。然而,正所谓书不如思贵,意不可言传,书上得来终觉浅;在生活中悟得茶道之点滴,对自己的人生道路才更有裨益。比如官场现在成了高危职业之一,如果官场中人能够在喝茶中偶有所悟,那是可以及早避免“被喝咖啡

子心_茶子心 -茶子心子心_茶子心 -正文茶子心(《陆川本草》)子心_茶子心 -异名油茶籽(《中国经济植物志》)。子心_茶子心 -来源为山茶科植物油茶的种子。子心_茶子心 -植物形态油茶(《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又名:楂(《农政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