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体知识 初中语文文体知识点——小说

  似水流雲图书馆欢迎您光临!

  一、小说三要素

  1、人物2、情节3、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A、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B、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C、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D、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情节的总的作用:使小说变得丰富、生动、曲折,可以强化人物性格、深化主题和增强艺术感染力。

  二、表达方式:记叙、 描写、 说明、 抒情、 议论。

  A、叙述:对人物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所作的交待、陈述。

  作用:可以把描写的各个方面联成一体,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加深读者对人物、事件的理解。在议论文中,作为事实论据,用来证明论点。

初中语文文体知识 初中语文文体知识点——小说

  例1:他走了。  例2:我们爬上了山。

  B、描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的描绘与刻画。

  作用:能实现文学形象的具体性生动性和可感性。

  例1: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例2、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探照灯的光带,透过飘飞的雪片,直向天空射去。

  C、抒情:作者在作品中抒发由某种媒介触发起来的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以强化某些景象的色彩,或突出人物性格的一种表现手法。

  作用:表达作者强烈的某种主观感情。起到渲染环境气氛,强调人物性格品质,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引起读者的共鸣,使文章更有感染力。

  1、直接抒情(往往直抒胸臆,情感浓烈):

  例1:《最后一课》中: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例2: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例3:祖国啊,母亲!我爱你,中国!

  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感情。)

  例1: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我们上了轮船,离开钱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表现人物欢快兴奋的心情:“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表现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

  D、议论:作者直接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表明自己的态度、情感和评价。

  作用:1、在记叙性文体中,议论有两种方式:先叙后议和先议后叙。前者见解独到,令人深思,具有启发性;后者可使读者很快进入对将要叙述的事物的思考,引起读者对下文的注意。 2、议论在散文中会对形象的特征或意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3、议论在议论文中主要是阐述观点。

  E、说明:是对事物与事理进行的解释和介绍。作用:使读者清楚明白地了解被说明的事物和特点。    例1:这张桌子是方的。

  三、分析人物形象

  1、分析人物的各种描写,准确把握人物的思想情感以至性格。

  2、抓住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和谐相处),分析人物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0151/476755797129.html

更多阅读

高一语文学习计划

篇一:高一语文学习计划一、 预习(一) 预习的内容1.通读一遍课文(默读),读时动笔勾画出生字词和多音形近字。2. 查字词典,弄清生字词的音、形、义。3. 有感情的放声朗读课文两遍。(二) 要求1.在预习单上注明文体(文学体裁注明是

小学语文教学计划范文 初一语文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初一语文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初一语文教学工作计划范文1  一、教材简析  本书的单元布局改变了以往按文体安排单元的形式,教材符合新课程的不再强调语文的文体知识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体验。以下是单元安排: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 如何学好初中语文基础知识

  如何学好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字、词、句(语法、标点、修辞)、文体知识、文学常识5个方面。字1.字音注意汉语拼音规则,及容易读错的字。掌握一些有规则的重点字,这些字的音节拼写对了,就可以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

七年级语文学科计划 七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本书的单元布局改变了以往按文体安排单元的形式,教材符合新课程的不再强调语文的文体知识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体验。以下是单元安排:第一单元 人与自我之一 生命体验第二单元 人与自然之二 理想信念第三单元 人与自然之一

古代文体知识大全 文体知识大全

  一、 诗歌我国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源于原始人的劳动呼声,是一种有声韵、有歌咏的文学。古诗多四言,如《诗经》,东汉魏晋以后多五言、七言。唐代有古体和近体之分,"五四"有了新诗。我国古代将合乐的诗歌称为歌,将不合乐的诗歌称

声明:《初中语文文体知识 初中语文文体知识点——小说》为网友捕梦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