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是HRBar人力资源学院院长刘建华老师微课堂语音实录,文章较长,却值得耐心品读!
大家晚上好,欢迎参加今天晚上的微课,我是刘建华。今天和各位分享的是“让培训效果翻倍的互动教学方法”。
我自己参加过很多课程,也讲了很多课程,真正让你印象特别深的课程其实不是特别多。

我记得在2002年的时候第一次参加了拓展训练,到现在位置记忆犹新,当时参加项目心态怎么样,当时团队的表现,以及大家的感觉印象都很深刻。你会发现讲师并没有做特别多的内容讲授,通过互动让你自己亲身实践,之后你就会有很多心得。这种教学方式对你印象特别好。
在2007年的时候,我又参加了一次培训,参加的培训做得是沙盘的课程,讲的是利用沙盘敬业经营的模拟,我们如何模拟一个企业,通过现场演练的方式,把一个沙盘的逻辑搞清楚,当时我印象很深的是,我代表这个团队PK了6年,前5年我们都是落后的,第6年我们开始上升,这对我后期创业帮助很大,现场模拟经营公司有很多的数据和演练,当时的效果特别好。
第三次培训是在去年的时候,我之前讲过100万教练的培训,老师用Excel表让大家不停地写,最后把大家连接起来,这是我参加过最好的三次培训,给我最大的感受印象最深的不是老师讲得特别精彩幽默,而是让你全程参与,让你从内心感受到变化。
教学教法其实和教学内容同等重要,我们一方面在做大量教学内容开发,在研究如何把培训讲得更有深度更有逻辑性,同时必须要花时间研究,怎么样的教学才是最有效果的。我在2001年试验过,当时写了一个如何教写年度工作总结的课程,我当时去讲的时候,同样的一门课给一家公司的两批人讲,第一天是先讲后练的,第二天是先练后讲的,我只是改变了一个顺序,但效果完全相反。
效果最好的就是先练后讲,我发现很多人并没有准备,练完之后再讲效果特别好,这里面就涉及到设计课程的时要有一个基本思想,以内容主线来设计,第二是以教学教法为主线来设计,今天主要讲一下有哪些教学方法可以用,在什么情况下用,怎么组合起来会比较有意思。
我总结了一下应该有5种教学法,第一是案例教学,第二是视频教学,第三是互动提问,第四是头脑风暴,第五是小组和个人实战作业。这是今天讲的5个最核心的内容。
首先看一下案例教学,这个教学方法最常用也比较简单,核心内容就是讲故事。我最开始接触案例教学是2000年上华为的课程,华为的培训讲一些工程和销售的课程里,50%的内容都是案例,有大量的故事经过演绎来呈现给你。你会发现这种案例大部分都是公司亲身实践的,都带着血淋淋的教训,这个给人的印象就很深刻。
另外一个案例我们称之为故事,类似把梳子卖给和尚的故事等等,这些故事不是一个企业中的案例,而是所谓的综合性管理的东西,这也可以称之为特别的案例。
我个人不喜欢第二种方式,因为那种方式讲完之后别人很容易得到,比如我讲一个把梳子卖给和尚的故事,听多了就容易烦,如果培训公司里都是这个东西就会让人受不了,如果一个真实发生的案例,成功和失败的故事讲给我听的话印象就会特别深,我们要花很多时间研究这个案例。
核心思想其实就是案例要精彩,案例里的核心内容是你要知道什么情况下需要讲案例,案例背后的主题思想是什么,案例的主题思想一定要明确,我们一般情况下我做课程的时候,每个内容里要深挖一个主题,需要证明一个重要观点的时候,我就要找出一个相对应的案例。
案例中一条核心的就是要主题明确,第二个是案例要有可读性,很多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包括很多讲师PK的时候,大多数老师讲得案例不够精彩,里面展示出来的故事太平铺直叙了,案例有两种,一个是正向的,一个是负面的。
在讲案例的时候正面和负面案例都需要,正向的是给你启迪,负面的会给你深思,所以案例中的核心是要曲折并且委婉。正向的案例本身要有点幽默感,同时还要深刻。我研究过德国人讲课基本不讲案例,中国人和美国人讲课喜欢讲案例,德国人认为案例不如原理好,所以德国人比较喜欢讲原理。
在我的授课里一般都是这样安排,每隔10-15分钟讲一个故事,然后抛出一个观点,有的观点直接讲,有的就要通过案例来证明,案例讲完的感觉就不一样。一个小时大概要讲4-6个案例,如果这个课讲一天的话,假设讲7个小时,大概应该有10多个案例,这恰恰是最考验讲师基本功的。
我们参加讲师的选拔,发现很多老师讲得最不好的地方就在这,干巴巴的讲理论,最终效果并不是特别好。案例怎么来讲怎么来设计呢?首先看一下选择案例的核心点,案例一定要真实发生,一定是经过自己亲身实践的是最好的,如果不是自己的,也是别人的。最好的案例一定是自己经历过的,这样的案例你讲出来有灵魂有温度,讲别人的案例效果就会差很多。
大的案例有两种,一个是讲故事的案例,讲完之后引发思考然后提问,第二种案例是这个案例特别长,像哈佛商学院、长江商学院的案例都特别长,一个案例有很多字,讲得时间特别长,哈佛半天才做一个案例,这个案例是经过整合的,对于一般的讲师而言把故事讲好就可以了。
怎么来写案例?我自己的经历是这样,我把自己曾经做过的东西,把各个单点都深入挖掘,比如曾经在公司里如何配合业务部门做一次非常好的HR策划,比如一个同事犯了一个什么错误,当时我刚工作的时候如何进行快速升职,我把自己很多经历过的东西找到素材,然后进行加工和演绎,你要按照记叙文的方式把它阐述情况。
一般是在什么时候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是怎么做的,这个过程中要写得曲折并且委婉,最好像一个电影一样,演到结尾的时候留一个尾巴勾着你,第二次接着讲,回顾某一个时间段遇到了什么情况当年怎么处理,最后结果是什么样的,中间有些思考的点就不要往细了去阐述了,否则学员就不思考了。
拿出来一个故事出来之后,下面就是讲故事,我特别提示各位,讲师一定要提前花很多时间搜集和整理案例,而且你把这个案例整合完之后,在讲的过程中一个一个试看效果如何,千万不要现场编案例,往往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容易这样,我发现这个点准备得不够现场编了一个,讲完之后就杂了,往往现场编的案例逻辑感都不强,现场编案例效果都不好,我2008年上课自己现场编案例,讲得自己都讲不下去了。
讲的时候怎么讲呢?讲的时候不要铺垫太长,结果讲故事之前讲了半天别的,应该一上来就讲这个故事,比如我哪年进公司,做的是助理,工资也很低,只有500元,于是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一年半做部门副经理,两年半到三年到部门经理,部门经理当时的工资是2000元,所以我当时的目标每个月挣2000元就可以。
把自己的开场讲出来,然后第二步开始讲过程,发生了几件事情还是一个事情,讲到关键环节停了,然后引发别人的思考,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案例展示。一个讲师带什么东西最重要?讲师出差的时候有一个必备神器是什么。
有人告诉我说翻页笔,有些人说是电脑,我告诉各位答案是电熨斗,2008年的时候我接了一个培训到石家庄上课,当天晚上11点多我坐火车到那,早上我把衬衫拿出来发现很皱,然后我就要熨衣服,酒店还没有熨斗,于是我就找了一个茶壶接上热水熨,结果熨了一个小时。
后来我出差的时候包里必须背一个电熨斗,那么问题又来了,如果电熨斗坏了怎么办?这时候怎么办?我后来发现有一个可以用的东西:电吹风。把衣服弄湿然后用电吹风吹,但是效果没有电熨斗好。
这个故事讲完之后别人会觉得有意思,作为一个比较新的东西讲出来,这就是案例教学,我们总结一下案例教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一个是主题明确,第二是要写清楚,第三是要讲得曲折并且委婉。
这个教学方法是这几年比较多的,其实早在2006年的时候就有了视频教学,叫“看电影学管理”。视频教学和案例教学有什么不同呢?相比之下案例教学是老师讲的,需要老师演绎、加工,而视频教学非常简单,直接播就可以了。我现在电脑里有很多视频,大概有500多个。
一整套的东西是一个完整的视频教学内容,我们一般在讲课的时候,基本上我先上来把一组视频放一下,然后再去讲内容,效果非常好。
视频教学一般情况下用在启迪别人,让别人引发思考,比如说管理的课程可以用,比如“当幸福来敲门”就是特别好的培训教材。视频教材里最重要的是选好视频,我们一般在选视频的时候有几种渠道,一种是电视剧。
第二个是电影,你可以从一部电影中截出一个片断,这个片断主题思想跟你要讲的课程观点要对应,把这两个结合起来之后效果就出来了,难点是如何找出关键点,根据关键点去截视频。
比如说我想讲一门有关于面试的过程,我就要放一段有关于面试,什么地方面试完有感觉呢?你可以找一些片,我一般选面试的课,我最开始找好多不是很理想,后来找到朱军采访李连杰的时候,讲李连杰小时候的状态,这就是一个特别好的面试课程的素材。
视频教学第一个是有关键点,第二个是有剪辑,问题是剪多长时间放多长时间,我看过电脑里的片子,短的视频几十秒,长一点的有3-5分钟,最长的21分钟,我跟很多人交流过,21分钟的视频要不要放,很多人说不要放,如果你讲半天的课放这个视频让人觉得你偷懒,如果讲两三天的课是值得放的,尤其是特别好的视频。
视频的长短跟教学时间和讲课内容有关系,我一般建议一段视频几分钟最好,很多视频都是3-5分钟,但是你可以组合起来一起放。
视频教学的时候有一个点是什么,现场必须准备音响,如果屋里特别亮的话,还要可以变暗,这些都准备完效果就比较好了。视频的好处是视频比讲故事容易,我给各位的观点是各位讲故事的时候开始去剪辑视频,视频+案例内容就会比较精彩。在我做讲师的时候,这是我最常用的两个方法。
互动提问法第三种教学方法是互动提问法,这种方法看起来简单其实特别难,互动提问中最难的情况是互动不起来,我提一个问题没人回答就很尴尬,看一个片选好之后大家都会很有反应,什么情况下提问,提什么问题,怎么把结果收回来就特别重要。
这在我早期的培训中也经常犯这个错误,我现在提问就比较小心,而且我在做的时候也得保证提问的时候有没有问题,提问的前提是获得学员的充分信任,不要开一门新课上来就提问,这样容易互动不起来。
当你如果能互动起来的时候,下面学员对你频频点头的时候,这时候你就可以提问了。怎么来设计问题?最核心的前提是为什么要提问,很多人是为了提问而提问,这是不对的,提问是要看现场学员反应怎么样,而且你要利用大家的智慧把答案写出来,第一种叫封闭式的问题,好或者不好。
通过你讲的内容让学员现场对你的内容进行确认回答,这是一种提问方式,这种方式回答是或不是就可以了。它的问题抛出去之后回答就可以了。
第二个问题是选择式问题,比如“我这里有三个答案,你们认为哪个是正确的?”你把答案设定好之后让大家一起讨论,最终引导出你想要的答案,今天我讲的是要搜集一些问题,把这些问题整合加工出来,这个提问是最好的,体验感好同时也是最有效的。
我去很多公司培训的时候,如果有时间的话我会问,你认为在过去的工作里最难的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比如像TTT的课,我第一个问这个问题,中间的时候还要有一些条件,我要要求的是每一个组里有10个人的话,每人至少写一条,少一条组长就做俯卧撑,核心的目的是搜集问题,这时候你把问题抛出去之后把问题拿回来。
问题设计出来之后开始把它抛出去,这里面我特别提示各位,有很多人提完问题之后不往回收,或者收得不够。我见过一个人写一个小纸条,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我不知道你们的感受,我不喜欢这样。我们很多问题的答案是一定要经过筛选和处理的,最终的时候要有一个结果,如果只是大家把感受写在墙上效果并不是特别好。
我们来看第四种提问方式的延伸,头脑风暴的发起其实就是一次提问,大家认为你们觉得影响公司的核心因素是什么?大家认为什么样的培训才是非常好的培训?这种问题都是开放式的问题,都是希望有答案的,这时候要有一个明确结果,而且这个结果通过筛选和评价,这种就叫头脑风暴。我们做的时候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单纯的头脑风暴,一种是连环头脑风暴。
单纯的头脑风暴是抛出一个单点问题然后形成一个答案,连环头脑风暴的特点是我可以抛出一系列的问题,真正做得好的培训,真正的大牛教练往往用的是联欢的方式,换句话说我有一系列的问题大家把它抛出来,按照某种逻辑串在一起。
我们现在做的“打造狼性HR组织变革”,我就会有一个套路,列出公司现在面对的问题是什么,第二步列出影响组织和业绩的五个核心因素,列出组织宏大的梦想,第四步统一个人价值、组织价值,第五步做产品筛选,第六步基于产品做项目的筛选,这些答案都是通过互动的方式把它抛出去再收回来,这种方式用好了培训效果远远超出于前面讲的案例和视频。
案例和视频往往都是单向的,我讲明白了一个故事,他记住了有想法就可以了,但是没有引发深度思考和连环思考,头脑风暴却可以,哪些影响组织绩效的因素,大家会一起写,大家会有很多答案,最终我们把答案汇总到一起,可能黑板上有几十个问题,再进行筛选和合并,筛选完之后你会发现电脑上还有十几个问题,下一轮的动作非常重要。
然后开始进行投票,头脑风暴中有一个核心的因素:你到底要几个结果?哪些因素决定组织的核心业绩,我们选5个因素大家一起投票,这样出来的5个核心问题接着往下讲,这样的方式效果特别高。
我们去一些公司做一些产品的卖点梳理,你告诉我这个产品是什么,产品有什么功能,哪些功能是客户最看重的,就这些功能下面具体的优势是什么,有哪些卖点,我们的劣势是什么,要写话术。这些加起来就构成了整个产品的描述,这里有几个要点,第一个是设计题目,你要清楚在什么情况下设计好的题目,这对讲师基本功的要求特别高。
把问题抛出去,最重要的是收回来,我再次提示各位,你用Excel表做,大家回答的问题敲到表里,然后投到黑板上,现场投票现场筛选,这个过程特别好。这种培训方式的效果远远超过案例和视频,我们现在用的比较多的方式就是这样,互动提问、小组作业,大家一起把这个问题讨论出来。
小组和个人实战作业最后一种教学方法叫小组和个人实战作业。头脑风暴是一次特别的小组任务,往往不是一个人或一个组来做,小组和个人任务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我们把它叫情景模拟,模拟真实环境下的真实做法,现在我的授课中我用的最多的内容是这个,我把自己授课阶段划分一下,2008年之前我的授课中喜欢视频、游戏和讲故事,这样做对老师要求其实不是特别高。
2008年开始到2015年,最重要的教学方法是实战作业,我把很多的课程拆成若干个作业,比如组织职位管理,现场一个一个完成,比如我们明天要开始的12张表,现场让大家填写,它的核心是到底哪些表需要填,到底是哪些作业把它写清楚,难点是对模块要特别熟悉,组织大家填写之后还需要把它演绎出来。
我要讲商务礼仪的课,要求大家穿正装,然后教室排成U形的,中间留出一个空间,请每个学员现场展示头发怎么处理,脸上怎么处理,衣服怎么处理,把这些动作一个一个搞清楚,这是现场演练的。
比如我有一个教人面试的课,教学方法就是教人演练的方式,第一轮是做一个有关画像的集体讨论,第二个是就着这个画像筛选进行现场模拟演练,我们大概做了几条,一般我们会做3-4轮的演练,这个演练就是现场的情景模拟任务,这对讲师要求特别高,你要花很多的时间去演练,而且要保证演练成功。
2015年之前大部分的公开课都是这样,把它当成情景模拟的作业加上一些工具的应用,包括TTT、面试的课,效果特别好,学员拿到结果迅速演练,这叫小组个人实战作业,2015年到现在为止,我的课程是头脑风暴、系统任务+作业,然后配合案例和视频,内容就非常丰富效果非常好。平常会有很多同学说这个课非常好,一个是观点非常好,原因是我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我从来不拘泥于一个方法,我现场随机应变,比如40个人做12张表,三天干的活就是把表做好,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非常难,因为12个表格是配套的,然后我配合着讲一些案例,先把12张表发下去让大家现场填写出来。
好的培训思想是好故事不如好视频,好视频不如好的实战作业,好的实战作业不如大家在一起做好头脑风暴。这些是教学方法的东西,在设计课程内容的时候就要考虑到,什么样的内容用什么样的方式,别人接受起来最快。比如说我要讲这一个知识点,是讲个故事还是练一下,或者是放个视频头脑风暴一下,这要看知识点来做,这中间涉及一个概念,有两点特别重要,第一是把别人的钱挣到自己这,第二个是把你的思想灌输给别人。
而加工起来用什么样的思想放给别人,让别人愿意听,有收获的同时产生共鸣,这是今天讲师面对的核心问题,把多种教学方法演绎出来,不断让自己的教学课堂灵活,所以上我的课学员一般不会困,因为作业太多了,不停的写作业,作业写错了还要上台被收拾,而且大家都会觉得这个课很有意思。
我特别提示各位,实战的课程一定要给自己留充足的时间,我不愿意上半天和一天的课,因为时间太短,讲课就特别累,如果这个课是两三天实战演练的课就特别好,一般三天的课感觉特别好,有时间写作业PK。有些同学上过我TTT的课,现场开发课件,现场确定题目现场分组,一个大纲就要做八九个小时,如果这个课程只有一天,这部分就无法展开。
我给各位的方法是不要为了教学方法而去研究教学方法,我们老师要敢于去试验一些想法,首先你觉得这个事要干,然后你要胆大,我上课的时候胆就特别大,我2008年创立人力资源学院,我第一次做情景模拟,上来就分任务,大家上来就写的感觉特别好,这个思路就是对的。
现场写作业,特别是写自己公司作业的时候,他会特别开心,因为他发现上这个课三天特别有效果,能够接地气,自己需要的也可以学到。
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同等重要,一方面我们在研究内容的时候,一定要研究有什么样的方式是可以让别人学得更快更好的,这中间就涉及到教学方法,我总结了5种教学方法,一个是案例教学,第二个是视频教学,第三个是提问,第四个是头脑风暴,第五是小组任务。这5种方法在不同场景下有不同效果,我个人更喜欢的是做灵活组合,根据不同的内容和要达到的目标灵活组合起来。
好的课程组合出来之后,然后逐渐去完善,再配合比较好的观点,这个课的效果就会非常好。我建议各位案例需要搜集整理,视频也可以加工整理,不仅是要找视频,更重要的是要去用视频,比如怎么样去剪辑,这样出来的东西才更有意义。
培训师想要短时间内快速提升自己技能,推荐学习刘建华老师、刘子熙老师、嫣然老师携手共创《卓越培训师必学的85门微课》
戳原文,查看课程详情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