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勾兑白酒”一词,大多数人都会异口同声的认定其肯定是伪劣假酒,然而山西汾酒集团的董事长李求喜则发表言论指出“用酒精勾兑的酒就是假酒,这是一种误解”。是真的被“误解”还是“混淆视听”?
在白酒行业就曾爆出过许多勾兑事件,如古井贡酒的“勾兑门”事件,还有更严重的如因工业酒精勾兑而致人死亡事件。媒体甚至进一步深层次的指出,我国白酒市场上有将近七成的白酒不是纯酿制造。走访整个白酒市场,我国中低档次的白酒几乎都是勾兑酒。中国白酒协会的专家指出,传统的白酒是纯酿制造,但是由于粮食有限,现在许多低端白酒都是采用食用酒精勾兑的方式。如此,用食用酒精和纯酿勾兑,能称得上是真正的白酒吗?
汾酒董事长李秋喜则认为,酒精勾兑并非假酒,因为食用酒精配置的酒是新工艺白酒,是现代工业化的产物,而且节约了粮食。另外他还强调,在白酒包装上必须标识清楚传统白酒和食用酒精配制酒,这关系到白酒行业的诚信问题。
虽然酒精勾兑白酒非假酒,但是市面上也存在着不少的勾兑假酒,那么我们该如何鉴别呢?
鉴别勾兑白酒方法一:
真正的传统粮食酿造酒香而不呛,微苦而不涩。粮香、酒香、糟香明显、与酒精勾兑的酒有明显的区别。 纯粮酿造的白酒闻起来香气清纯而饱满,酒精勾兑的白酒闻起来则是很冲鼻子。纯粮酒口感柔和,饮后不口干、不呛嗓、不上头、不难受。
鉴别勾兑白酒方法二:
取一滴白酒放在手心里,然后合掌使两手心接触用力摩擦几下,如酒生热后发出的气味清香,且留存时间比较长;酒精勾兑的白酒则相反,不仅闻起来冲鼻子,气味很古怪,而且留存时间很短,很快就没有味道了。(酒精酒会加香料添加剂)
鉴别勾兑白酒方法三(最有效、最准确的鉴别方法)
用氢氧化钠,也就是大家平常说的烧碱。把要检测的白酒以50:1烧碱的比例放入放入试管中,也可以用我们平常家中的可以加热的杯子,然后放入热水沸腾几分钟就行了。如果是粮食酿造的白酒,试管内的白酒会变成黄色。如果颜色很淡那就是纯粮酒不纯,含有酒精勾兑成分。不变色为纯酒精勾兑酒,因为劣质的白酒是酒精加香料甜味剂勾兑的,遇到烧碱不会起化学反应。
酒精勾兑的酒因为酒精的问题喝下刺喉、反胃、烧心、烈、口干、口渴、上头,而纯粮酒入口香而不呛,微苦而不涩,不呛嗓,喝后不口干、不上头、不难受,醉酒之后苏醒较快,对人体刺激性小。
“新工艺”白酒诞生记
实际上,“新工艺白酒”的诞生经过了两道槛——如何将酒精改制为白酒;如何让酒精改制的白酒,拥有传统工艺酿制出来的白酒香味。
据了解,1956年,酿酒界泰斗熊子书先生就接受了轻工部的任务,开始研究“饮料酒精兑制白酒”,利用老法生产的丢仍糟串香,使酒精带有人们习惯的“糟香味”;又用固态法生产的白酒加入稀释酒精,试验结果表明,加入7%的优质白酒,就能具有我国白酒的固有风味。

为了给“新工艺酒”增香,当时采用了一种“三精一水”的酿制办法,即用酒精、香精、糖精加水稀释配成白酒,至今,这种工艺还被老一辈的调酒师所铭记。但这种酒“香气”并不好闻,市场上的接受程度并不高,因此,此法生产的白酒很快夭折。而这大概也是公众对“勾兑酒”闻之色变的起源。
此后,串香法白酒就逐渐取代了调香法白酒。1966年,熊子书再次接受试验课题,研究串香法白酒,最终用10%的固态发酵香醅,和90%液态发酵的酒精串香。
“串香就是把酒精放在锅底,香醅架在其上,通过加热,让酒精蒸汽穿过香醅。这样生产的白酒就有固态酒的香味成分,但是,新工艺白酒无论是液态法还是固液态法,都无法与传统工艺白酒相媲美。”赵义祥介绍。
经过近半个世纪白酒行业的演变,新工艺白酒至今已基本完成了这一项重大技术革新。目前,中、低档白酒绝大部分采用这一生产工艺。
有关勾兑白酒的介绍今天就到这里了,希望这篇文正能为大家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