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耳的功效与作用 陆机的宠物黄耳介绍 陆机的宠物

  陆机的宠物

  在中国古代,那些离开家乡,游历于五湖四海的游子们,由于通信工具的稀缺,无法跟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们通话和交流信息,以及常年的战乱,致使有些人十年不回一封信,甚至是杳无音讯都是有可能的。而陆机他作为陆抗的第五个儿子,在吴国灭亡以后,他先是回故乡隐居十余年,之后宦游于洛阳一代,然而他的家乡在吴地,两地相隔甚远,因此,很久时间没有书信来往。

黄耳的功效与作用 陆机的宠物黄耳介绍 陆机的宠物

名为黄耳的信使

  陆机身边养了一只狗,名叫黄耳,有一天,陆机突然对家乡极为的思念,就对这只狗说:“我跟家乡已经好久没有书信来往了,甚至是从未有过,你能替我跑一趟吗?”

  陆机说这话,只不过是聊以寄慰罢了,然而谁知道黄耳摇了摇尾巴,吠叫不止,一副它好像应允的样子。起初,陆机觉得它的样子很有趣,但是想试一下这个方法行不行,就书写了一封家书,把书信装在竹筒中,将其系在黄耳的颈部下面。于是,黄耳就南下,寻找陆机的家乡了,没想到的是,它竟然真的找到了陆机的家乡,不但把陆机的家书交给了身在吴地的亲人们,还如法炮制的把亲人们的书信系在自己的颈部,立即赶路前往洛阳,将书信交给陆机。从此之后,黄耳就成了陆机跟亲人们传递家书的信使,连年在洛阳和吴地之间奔波。

  这个故事告诉我,只要思念家乡,任何办法都可以传递你的思念之情。但是说实话,在当初那个社会,让黄耳来传信的可能性非常的低,这么遥远的道路,并且两地相隔淮河和长江,黄耳需要渡过这两条河就很难,况且我们当它是真实的故事,可见陆机对家乡的思念之浓厚。

  陆机作品

  陆机虽然是将门出身,虽然在早期他曾统领过一只部队,但是并没有在战场上打过多少胜仗,反倒他在回归故乡之后,文学上增进显著,为日后成为一名文学家埋下铺垫。

陆机画像

  陆机在死前,曾留下众多作品,文学上,根据《陆机传》对其的记载,他创作了诗歌、文章等共有300多篇,但是留存至今的诗歌有107首,而文章有127,其中还包括了很多残篇,但是总的来说,其留存下来的文学作品还是众多的,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其中他最先创作的《辩亡论》具有一定的名气,讲述东吴为何会被灭亡的原因所在,约有2800的字,幸好在《三国志》中有所保留,不然其原文肯定会有所残缺。当然,最具代表性的还有《平复帖》,其书法价值和研究价值甚高,还有《文赋》一文,可以说是陆机的文艺理论作品,集聚了他所有的文学理论,他对写作的认识,觉得虽然可以借鉴前人的惊艳,但是主要还得依靠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其文学作品在众多朝代史书上有所收入,在1982年的时候,曾出版过《陆机集》,收入了他所有留存下来的作品。

  陆机在文学上留下的作品有很多,可见其博学多识,在史学上,其成就虽没有文学上,但也不弱,也是有一定的建树。他曾写过《晋纪》,一共有四卷,《吴书》只不过是写了一些,但是没有最终完成,还有《洛阳记》,一共只有一卷,关于他的史学作品还有很多,可见他对记载社会事件以及观察社会卓有见解。

  在绘画上,他依旧有所建树。根据《历代名画记》上的记载,说陆机曾有《画论》这么一部作品,说明陆机对绘画还是有所见地的。

  陆机书法

  陆机书法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莫过于《平复帖》,此帖凝聚了他书法的精髓和书法风格。《平复帖》继承了西晋时期的社会氛围,有着晋人该有的淳朴和自然气质,还少少带有竹木简章草书些许意味。其中以秃笔枯锋为主,秃笔跟随笔势而去,写法极为的自然和简约,被后人称为“非中古人根本就不可能下的了笔”。

草书大家陆机

  此帖结构上稍显随意,透露出一种洒脱的气质,让人感觉作者是信手拈来,毫无费力地书写。《平复帖》通篇就让人感觉到帖中散发出来的古朴和凝重的气息。陆机深受汉代以来的书风熏陶,因此他用笔的时候习惯于以按为多,轻提为主,其线条让人看起来粗细差不多,但是缺乏了那种飘逸的挥洒。

  其造型还是以收束为主,线条根本就没有游荡开来,就好像一朵花蕾待放的状态,还没有书写到味,就草草收合起来。草书在陆机手中,还有没有达到真正巅峰的状态,还只在乎单个字的书写,追求让这个字书写成形,但是没有达到其真滴,草书要的就是尽情挥洒的自然。正是由于这种刻意的控制,显示出含蓄之美。这是草书的另一种风格方式,而《平复帖》就是此风格中的范本。

  其点画特点极为突出,点画非常简率,横着的笔画很短促,让人感觉有俯仰的形态;而纵着的笔画较长,有点向左背右的弧形状态;那些稍长的部分,上面宽,下面窄,看起来有点斜,但依旧能够稳住,颇有奇趣。

  

  陆机字士衡

  “陆机字士衡”这句话出自于《陆机传》,讲述的陆机的一生,是房玄龄等人编著的《晋书》其中的一篇传记文。

博学多识的陆机

  陆机,字士衡,是吴郡县人士。他的祖父是陆逊,是吴国著名的丞相,而他的父亲陆抗,也是吴国著名的大将军。陆机生来高大,成年的时候就有七尺之高,其声音像洪钟一样深远且宏亮。陆机在年轻时期,就已经有奇才,其文章当代无双,可见创作的水平之高。之后,陆机在吴国灭亡以后,退居家乡,闭门勤学,有所见效。到了太康末年,他和自己的弟弟就跟前往洛阳,并认识了张华,之后,他们的名气大涨。

  当时的中原还是处于多灾多难的局面,众人劝说陆机回到吴地,但是陆机自认为名气甚高,就应该救世,让百姓脱离于危难之中,所以没有听从众多的劝告。整个朝廷里,唯独成都王颖不居功,而且此人对下属能够有所慰劳,对待士人以礼相待,而朝廷中常常发生变乱,于是,陆机想改变这个局面,就投奔到王颖旗下。王颖知道他是个人才,任命他为军师,并且自己上奏朝廷希望任命陆机为平原内史。

  太安初年的时候,成都王联合众王想要跟长沙王决战,让陆机代理后将军,导致其下属对陆机不服,认为只不过是一介书生罢了。其中孟超他就不接受陆机的调度,就率兵出站,导致全军覆灭,但是孟玖却认为是陆机有意让他去送死,就到王颖面前说陆机坏话,说他有造反的念头。惹得王颖大怒,派遣亲兵去逮捕陆机。于是,陆机就在军营中被害,享年43年。他死的极其冤枉,还没有做出报效祖国的事情,却惨遭奸人所害,军中士卒们无不替他痛心,替他流泪,甚至老天都为之色变,可见陆机的冤枉。

  陆机赴洛道中作

  《赴洛阳中作》这首诗是陆机和自己的弟弟前往洛阳的路途中,续写途中的景物以及自己的情感。全诗借景抒情,情感表达的曲折委婉,但是语句极为精炼,读起来朗朗上口,格调甚为凄清,其意蕴深远,富有韵味。

《赴洛阳中作》原文

  “远游越山川……案辔遵平莽。”首句紧贴着主题,陆机不远千里奔赴洛阳,可谓是远游。一路上越过了千山万水,而山还是那么高,水依然是那么长。诗人有时候快马加鞭来登上高山,但有的时候握紧缰绳,在有草的平原上缓缓前进。从山川、河流等词看出诗人旅途的艰辛。这不仅仅是在描写沿途的风景,也表达出了诗人远赴洛阳的苦楚。

  “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晚上睡觉的时候是抱着火堆旁自己的影子睡觉,而早晨醒来的时候,怀带悲伤情感上路。这句诗写出了诗人极其孤独和忧伤,这些情歌产生的原因,是诗人远离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前,以及对未来迷茫的忧虑。这句诗前后对仗工整,“抱”和“衔”二字极为精巧,是陆机诗歌的一大特点。

  “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赶了一路,累了,停下马儿,依靠着山崖小憩一会,侧耳听到的都是悲风在耳边呼呼的响。在这里,进一步写出了诗人这次旅途中的艰辛和孤独。使风中夹杂了诗人的情感,环境和情感都融为一体。

  “清露坠素辉……振衣独长想。”夜晚的露水,在坠落的时候,闪烁出洁白的光辉,月光多么的明朗,可是我对着月亮,根本无法入睡,只好穿上衣服,独自一个人遐想。这里写的是在旅途中过夜的景象,“清露”二字写出了幽静,“抚枕”二字表现出诗人不平静的内心,饶有余味。这两句诗表达他们兄弟二人对未来的忐忑之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0851/745614055382.html

更多阅读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 甘草的功效和作用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简介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或黄檗的干燥树皮。外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平坦或具纵沟纹,有的可见皮孔痕及残存的灰褐色粗皮。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具细密的纵棱纹。体轻,质硬,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深黄色。黄柏的

黄芩的功效与作用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黄芩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以根入药。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

蒲黄的功效与作用 醋五灵脂的功效与作用

蒲黄的功效与作用——简介蒲黄(《本经》)【异名】蒲厘花粉(陶弘景),蒲花(《江苏植药志》),蒲棒花粉(《新疆药材》),蒲草黄(《药材学》)。【来源】为香蒲科植物长苞香蒲、狭叶香蒲、宽叶香蒲或其同属多种植物的花粉。植物形态详"香蒲"条

癌症可以治愈这个药之天竺黄的功效与作用 癌症可以治愈吗

“治癌合剂”处方组成:虎杖(君药)、柴胡、三七、天竺黄(臣药)、麝香等。 天竺黄的功效与作用  提起天竺黄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天竺黄是一种分泌物凝结而成的块状物。很多人不知道它是什么,也不知道能用作什么用途,更不知道它的功效

声明:《黄耳的功效与作用 陆机的宠物黄耳介绍 陆机的宠物》为网友忍痛微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