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也疯狂
教材分析:剪纸艺术是植根于我们生活中的艺术,不管在我国的任何地方,不管
是几岁的娃娃还是百岁的老翁,只要有张纸和一把剪刀,就能剪出精
美的图案,体现了人们的心灵手巧。并且随着时间慢慢地演变,剪纸
艺术融入了现代的元素,运用于现代艺术设计中,剪纸艺术也运用于
我们的生活中间。但是,对于我们现在的高中生来讲,对这来自身边
优秀的民间美术既熟悉又陌生,可能在生活中看到过很多,却没有去
关注过,深入了解,亲自动手剪剪的就更少。
《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强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鼓
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
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引
导学生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因此通过这堂课的教学,让学生学
会发现美、欣赏美、了解美、运用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锻炼
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发他们的立体思维,做到眼到、心到、手到。
学生分析:杭州第七中学高二学生
我们学校是美术特色高中,学生经过之前高一的美术基础课程训练,
在审美意识上有了一定的积累,什么好看什么不好看基本都知道,素
描、色彩、速写、大师接触了解比较多,但是对于手工制作、民间艺
术这块基本没有触及到,甚至觉得那是老一辈的艺术,当下已经不流
行了,因此,教师在这堂课的设计上要以学生兴趣点为主,让学生成
为课堂的主体,通过动手,对剪纸文化有新的认识,并喜欢剪纸。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优秀的传统民间剪纸作品和现代剪纸作品资料的展示和讲解
欣赏,使学生对剪纸文化有初步了解。
2、通过讲解剪纸的历史、流派、基本纹样制作要求以及教师的示范,
使学生初步了解剪纸艺术处理的方法和具体如何操作,并进行拓展,
锻炼学生的动脑和动手能力。
能力目标:1、通过对剪纸基本纹样的具体操作,让学生学会如何剪出漂亮的传

统窗花和现代可爱的卡通剪纸造型。
2、通过动手剪一剪,开拓创作性思维,提高艺术表现的技巧和动手
能力。
情感目标:提升对作品感悟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通过尝试体验乐趣,培养合作意识和交流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基本了解剪纸的文化,让学生初步掌握动手的技
能,养成动脑和动手结合的习惯。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对剪纸的爱好和兴趣,增强对民族文化的了解,以及传
统剪纸和现代剪纸文化的衔接。
教学方法:欣赏法 讲授法 谈论法 演示法 启发法 练习法
教具用具:剪纸作品若干,每位同学一把剪刀和美工刀,两张红纸,两张白纸,
若干彩纸,固体胶水
教学手段:使用电脑多媒体展示、教师示范、学生动手相结合。
教学过程:
这堂课分三个环节,首先是优秀的剪纸作品欣赏,从传统到现代;
其次,简单介绍下剪纸文化的历史、流派和制作方法;最后教师示范,
学生动手剪,教师点评作品,布置作业。
1. 导入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印象中的剪纸有哪些?”直接引出这堂课
的主题——剪纸,先唤起学生脑海里剪纸的印象。
学生回答:福字、窗花、双喜、对联、皮影等等。
教师总结肯定。多媒体显示“剪纸也疯狂”,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剪
纸也能疯狂吗?
图片欣赏:欣赏法、讲授法和谈论法
图一
这三幅双喜剪纸作品(图一)都代表了喜庆、祝福。分析下作品
的语言、特点。
图二 图三
再欣赏“福”字窗花剪纸作品(图二),教师提问:“什么是窗花?”
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窗花就是贴在窗户上的剪纸。”教师肯定赞扬,
让学生觉得很开心。教师讲解窗花的由来,窗花的内容,再对着作品
分析构图、布局、内容和题材,教师引导性的点出作品部分内容的寓
意,其他的让学生举手回答分析,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由于有
了图二的铺垫,再欣赏图三,请一位同学来分析画面,教师可以引导,
在画面的外形上像什么水果,布局、内容、文字、寓意等方面进行提
示,学生基本都能回答出来。教师再问:“为什么贺寿一定要用桃子,
而不是西瓜或者葡萄其他的水果呢?”学生思考,教师讲解由来。接
着再快速欣赏几张优秀的传统剪纸作品,让学生感叹剪纸艺术的精
美。
教师讲述:“欣赏了这些优秀的传统剪纸作品,都是从红色纸张
上创作而成的,其实在生活中也还有很多其他颜色的彩纸也是一样可
以剪出漂亮的效果。”展示下面的彩色剪纸作品——“京剧脸谱”,让
学生讲讲都有哪些颜色及颜色所代表的内容和含义,教师总结。
接下来欣赏现代的剪纸作品,学生欣赏18罗汉剪纸作品、可爱
的小龙星座剪纸作品、卡通人物剪纸作品,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了,
原来剪纸不仅仅是他们印象中的那些传统的,现代可爱的造型,简洁
的几何形状,夸张的形象,富有趣味性的造型,让学生们来猜星座,
猜卡通人物,总结现代剪纸的特点,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也很
愿意参与其中。
接下来教师讲述剪纸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运用于艺术设计领
域,贺卡的制作、和拼贴艺术的结合、立体构成、服装设计、工业设
计、墙贴等等,展示作品,学生欣赏。
欣赏完图片后,还是要了解下剪纸文化的基本常识。
1. 了解剪纸的历史,教师讲述,图片展示。
2. 了解剪纸的流派:三大流派(岭南派、江浙派和北方派),欣赏
各个流派的代表作品和特色。
3. 了解剪纸的基本纹样,让学生在剪纸作品中找出各种纹样。
4. 通过找不同,让学生了解剪纸的具体操作要求:线线相连,线条
加粗,简洁,变形。
接下来教师示范现代剪纸和传统窗花的具体操作,现代的剪纸以
“愤怒的小鸟”卡通造型为例,示范对称的剪法;传统窗花主要是教
会学生如何把之前讲过的剪纸纹样运用上去;同时还示范了五角星的
剪法,学生都瞪大眼睛,非常感兴趣,感叹剪纸好神奇啊!另外,教
师希望学生能够拓展开,根据教师的剪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
力,剪出漂亮的作品,可以剪传统的窗花,也可以剪教师所提供的卡
通图片(图四),也可以剪生活中的同学,身边的老师,甚至是任何
感兴趣的东西。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同学们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相
互合作完成,教师也展示自己的作品给学生参考,在石久让优美的音
乐声中,学生们兴致勃勃的开始了他们的剪纸创作„„
图四
最后,教师点评同学们的作品,总结这堂课,布置作业,希望
同学们能关注身边的民间艺术,如河坊街的民间艺术,浙江博物馆
三楼的剪纸馆的文化,发现生活中的美。
学生的作品展示:
教学后记: 总体来讲,这堂课内容比较丰富,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课堂气氛较活跃,师生的互动很多,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积极性较高,后面音乐的融入增添了动手部分的气氛。不足之处,个人觉得前面的作品欣赏和后面的动手剪一剪的联系性、直观性还可以再加强。另外,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后面教师的示范和学生动手操作这部分的时间控制有点紧张,如果时间上再充裕点就更好了。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