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课程 校企合作视阈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析

就业指导课程 校企合作视阈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众多,就业指导课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校企合作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的缺失与错位,更加剧了就业难的现象,因此探析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校企合作;改革探析
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在严峻形势下处于不败之地,这需要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充分的准备。2010年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是2000年的6倍,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十二五”时期应届大学毕业生每年平均将达到近700万人。而2008年末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至今还未完全散去,无疑又让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
一、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现实意义及重要性
根据国家教育部规定,自2008年起我国所有普通高校必须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从大学新生入学开始就接受就业指导教育,规划职业生涯,以应对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严峻形势。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一门新课程,高校通过这门课程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同时加强大学就业指导课建设,创新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方法,在校企合作视阈下,从教学过程的视角,理性地、深层次地认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规律和实践方法。
开设就业指导课,有利于发挥课堂教学的教育优势,帮助大学生正确认清形势、合理定位、了解社会需求,进而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用正确就业观念参与求职择业活动,强化适应新的就业形势的能力,学会良好的求职择业技巧,培养增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使其正确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职业技能,推进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进程。同时,开设大学生生就业指导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开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很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开课率高,各年级都开设有,且很多高校都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负责课程安排以及组建了一支职业就业指导师资教师队伍,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大学毕业生的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开展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就业指导课重视程度不够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高校必须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设为必修课,并且规定学时不少于20个,但从目前来看学校重视程度不一样,结果也是不一样的。个别高校将就业指导课划为德育课,与其他课程相比,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一些学校为了节省师资,将小班改为大班课,像完成任务似地开展工作;还有一些高校没有将就业指导课提高到一个战略高度上,对课程建设投入不够。
(二)就业指导课缺乏实践性
目前就业指导课在理论教学上占有绝大比重,教师适应于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也习惯愿意接受这样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和内容上的“学院派”、“一锅煮”现象比较严重。现在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很多都是由大学教师进行就业指导,由于大学教师社会实践的阅历和对经济社会发展判断的差异,加上高校与企业需要、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导致学校和大学教师对企业不够了解,对社会真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不够了解,这就不可能很好地去指导好学生,就会导致指导缺乏实践性、应用性和针对性,与实际需求脱轨,使得很多就业指导就停留在书本上,存在滞后性。此外,一些高校片面地追求就业率,只要就业就好,很少关注实际问题,难以站在企业和社会需求的角度去剖析问题,从而很难开展真实有效的就业指导。
(三)就业指导课师资队伍和职业化水平程度不高
据统计,目前大部分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师是由学生工作系统的人员担任,基本上为辅导员或分管学生工作的政工领导干部,具有国家职业指导师执业资格证的为数不多;他们都是从事思想政治和学生管理工作,非科班出身,没有接受过专门培训和系统学习,仅凭借一些工作经验来指导学生,难于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除专业师资队伍缺乏、职业化水平不高之外,实施主体也过于单一,因为基本都是学生工作系统的教师在从事就业指导工作,很多专业任课教师都没有参与进来,就业指导课应该贯穿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多方面,是集体参与指导和关注的一项系统工程。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的构思
(一)实施校企合作,让就业指导课实现“三赢”
校企合作是高院校寻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校市相融,校企合作”是很多高校的办学特色,高校立于市,市因校而荣,让高校与企业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但就目前现实而言,很多高校处于“一厢情愿”的尴尬局面,尽管在校企合作方面有政府的推进,但很多都是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的合作平台,让企业和学校的利益无法彼此满足,很难让彼此切实受益,导致校企很难良性互动。因此,地方高校应紧紧依托“校市相融、校企合作”的办学特色,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以就业指导课为载体和突破口,努力探索破解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方法;以就业指导课为桥梁和纽带,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赢”:企业进入高校,为实现企业人才战略提供保障,学生可提前进入企业实习;学校邀请有着丰富实战经验企业能人作为就业指导课讲师;让学生充分获取企业所需,用实际的工作经验来指导学生职业规划和求职择业,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让大学生准确定位自己,做好人生规划,实现自己正确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以校企合作为契机,打造教学改革新模式
新时期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改革,着重要对授课方式、教学内容、师资队伍进行改革。授课方式要灵活多样,少一些理论教学,多一些实践,如模拟面试、企业实践指导等;教学内容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多以实例和模拟面试等灵活多样的模式作为实践教学内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待就业,感知是不同的;统筹规划好不同年级的教学内容,组织实施就业指导课程一定要因材施教;师资队伍采取“专业教师+学生工作教师+校外教师”相结合,避免单一,不同教师侧重点不同,让学生更加全面地接受教师的就业指导。
总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一项系统而艰巨的工作,贯穿于大学的各个阶段。温家宝总理说:“就业问题不但关乎生计更关乎尊严”,这不仅需要高校努力,更需全社会来关注,作为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及时了解经济社会发展,把握需求变化,了解学生所需,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多谋新方法、新思路,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总结,逐步摸索出教学改革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余清.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8).
[2]程波,陆旭冉.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改革与创新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0(1).
[3]郭忠孝,张永明,田爱民,蹇东伟.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重要性与思考[J].高校农业教育,2004(6).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1551/730840129675.html

更多阅读

省属本科院校 在筑省属本科院校就业指导师资现状调查分析

     近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继续加大,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就业任务更加繁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求各高校要切实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和职业指导。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大学生职业发展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 大学都应该开设就业指导课

前天在候机楼,因飞机改点,还有几个小时漫长的等待,有个小伙子主动找我聊天。小伙子姓刘,是刚刚参加工作二个月的大学生。小刘告诉我,这次受公司委托来京办事,他把事情搞砸了,不知道回去怎么交待,向我讨教。好为人师的我自然很乐意。原来他

校企合作实施方案ppt 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方案一:校企合作实施方案根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开展校企合作实施方案。开展校企合作,是专业快速发展,提高办学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高技能

大学生就业心得体会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心得体会5篇

篇一: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心得体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经济全球化不断深进,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进,现在毕业生就业实行在国家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双向选择的方

校企合作是什么意思 校企合作协议书

为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优势,发挥职业技术教育为社会,行业,企业服务的功能,为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同时也为学生实习,实训,就业提供更大空间.在平等自愿,充分酝酿的基础上,经双方友好协商,现就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

声明:《就业指导课程 校企合作视阈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析》为网友山川情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