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语法 古代汉语语法(三)

  第三讲  词的构成

根据结构,可分为单纯词、合成词两大类。

一、单纯词。
由一个词素构成,只包含一个语义单位。如词根,连绵词,拟声词,外来词。
二、合成词。
主要有两种组合方式,即缀合法和复合发。
1、缀合法。
由词根与词缀相组合成。
2、复合发。
由词根和词根相组合成。

(一)联合式(即并列式,相组合的成分之间没有主次之分)。
①商贾少,则上部贵粟。(《商君书•垦令》)
②吾与之虚而委蛇,不知其谁何。(《庄子•应帝王》)
③诸侯恐惧。(《史记•始皇本纪》)
④今此鼎细小。(《汉书•郊祀志》)www.3lian.com/
⑤左右欲不相如。(《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以此举尊上下耳。(《南史•郭原平传》)(上下,是六朝时对父母的尊称。)
⑦早晚下三巴?欲将书报家。(李白《长干行》)(早晚,什么时候。)
⑧且缓急,人之所时有也。(《史记•游侠列传》)(缓急意危急。)
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异同意为异。)
⑩持郡短长,前二千石数案不能竟。(《汉书•薛宣朱博传》)(短长意为短。)
其中,①~④,所联合的词素意义相近;⑤~⑦所联合的词素意义相反相对;⑧~⑩中的联合词都是偏义复词,也就是说其意义只含有其中一个词素的意义。

(二)偏正式。
例如:黎民,寡人,不榖,后生,晚进等。
其中,黎民与寡人为定中式,后面的为状中式。

*注意:
驱走、离散、矫正、击破、扑灭等词,在先秦是不被认为是一个词的,而认为它们是一个短语。如“扑灭”,即“扑而灭”。但在现代汉语中它们都是被认为是一个词的。
动补的形式,在六朝时方出现。

(三)动宾式。
①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诸葛亮《出师表》)
有司,即有所司。这里只一种官职。
②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暇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扶老,即可支撑老人,这里就是拐杖。
③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张溥《五人墓碑记》)
当道,即掌权的。
除此之外,还有执事、将军等词,也属于这类。

(四)主谓式。
①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尚书•牧誓》)
虎贲:贲通奔;虎贲,就是像老虎那样奔走。这里指的猛士。
② 功已成矣,卒支解。(《史记•项羽本纪》)


根据语音可以分为单音词和复音词。
*要区分复音词与词组。
1、现代汉语中的复音词有许多与古代汉语中词组的形态相同,一定注意不要把两个意义有关、经常在一起连勇的单音词无认为是现代汉语中的复音词。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其中“卑鄙”是 “卑”和“鄙”两个词的组合。“卑”是指身份低,而“鄙”是指见识浅。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意义。
除此之外,还有妻子(妻子和儿子),饥饿(饥,食不足;饿,困乏)等。
2、注意不要将古汉语中的复音词与词组相混。
①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孟子•梁惠王下》)
巨室,意为大的房子,是词组。
②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巨室之所慕,一国慕之;一国之所慕,天下慕之。(《孟子•离娄上》)
巨室指权贵,有权势的人。在这里是一个词。

*思考:“四书五经”是词么?还是词组?

对于词与词组的区分,我们还可以借助古注来理解。

古代汉语语法 古代汉语语法(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1651/500304412887.html

更多阅读

《古代汉语》王力 中华书局 1997 03 王力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绪论中国的文化是悠久的,我们拥有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必须批判地予以继承。要继承文化遗产,就要读古书,读古书就要具有阅读古书的能力,所以我们必须学习古代汉语。时代越远,语言与现代的距离也就越大;正是由於中国文化是悠久的,所以古代汉语

高中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划分句子成分

高中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划分句子成分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掌握句子的含义; 2、能够掌握各句子的各个构成成分;3、能够学会划分句子成分的方法。教学重难点:能够学会划分句子成分的方法教

最全古代汉语笔记一 古代汉语郭锡良笔记

原文地址:北京大学文学院最全古代汉语笔记(一)作者:外语国学社古代汉语想学古代汉语下面这些理论必须掌握,这是基础;而关键是在阅读上(文选),即用这些知识解决阅读障碍,并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讲解。可说说,这些知识占考试40%,用这些知识运用到

汉语语法阅读文献 汉语语法基础

专著部分﹡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80.﹡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吕叔湘(1942)《中国文法要略》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2﹡徐列炯:《生成语法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

声明:《古代汉语语法 古代汉语语法(三)》为网友莂讓情唡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