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势汹汹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病毒有望找到克星。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防控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专家组组长的钟南山透露,我国在MERS抗体研究方面已取得重要进展。
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到,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的研究团队与美国国立卫生院(NIH)合作,联合开发出一种超强活性全人源中和抗体M336,动物实验效果显著,专门针对MERS病毒感染者的治疗。这意味着,被认为全世界尚无特效药物和疫苗的情况可能已经改变。
复旦大学研究团队负责人姜世勃教授告诉成都商报记者,该团队还独立研发出可以预防MERS的多肽抑制剂HR2P-M2,和抗体M336可配合———前者用于预防,后者用于治疗。但目前两者都还未进行人体临床试验,在紧急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

谈效果 我还是有信心的
成都商报:对抗MERS的抗体目前研发到了什么程度?
姜世勃:动物实验已经显示非常有效。抗体M336有极强的病毒中和活性,对MERS病毒具有高抑制,是目前针对MERS病毒的最好的治疗药物之一。与目前其余所有MERS冠状病毒中和抗体相比,该抗体的中和活性至少高10-100倍。我们的动物实验显示,在狨猴和兔子中M336抗体都非常有效,活性远超过恢复期动物的血清。
成都商报:单是动物实验能说明问题吗?
姜世勃:合作方美国NIH的Dr.Dimitrov团队已使用他们实验室所生产的全人源单抗(m102.4)在澳大利亚成功地救治了十余名亨德拉-尼帕(Hendra-Nipah)病毒感染患者;而加拿大和美国的科研人员使用他们实验室生产的小鼠单抗(Zmapp)在非洲成功救治多位埃博拉病毒感染的病人。我还是有信心的。
谈治疗 抗体已备好,随时可提供
成都商报:目前我国采用的是什么治疗方式?
姜世勃:在我国确诊的韩国MERS患者目前仍按照常规的药物治疗,非特异性的药,一种干扰素。一般的病毒都用它来治,并不针对MERS,所以效果如何还不清楚。其他都是维持性疗法,比如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呼吸供氧等。患者现在情况还可以。
成都商报:为什么不让患者使用呢?
姜世勃:这种抗体现在还没有药品,还是在动物实验阶段,进行人体测试和临床试验还需要很长的周期。
常规来说,应用到临床首先要到实验室进行试验,然后动物实验,最后做人体测试。
常规的研发是5-10年,临床试验要经过药监局的批准,单单这一项最快也要一两年。世界上目前都还没有做到临床,美国周期还更长,8-12年。
成都商报:如此长的周期能解燃眉之急吗?
姜世勃:紧急情况下可能会破例,比如政府、病人同意的话。我们抗体已经准备好,随时可以提供。
但因为安全性尚未可知,所以不能贸然使用,除非疫情紧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