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个人理财业务逐渐成为商业银行竞争的主要业务领域。为在竞争中把握主动权,商业银行在不断推出个人理财业务的同时,还要关注其是否符合我国现状以及客户的需求。本篇论文分析了我国建设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整体发展状况,找出了建设银行发展个人理财所存在的问题,并运用相关的理论作为指导,最后给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与方案,包括普及个人理财业务知识、银行个性化业务发展策略等等。
【关键词】建设银行 个人理财 解决对策
The Research Of Personal Finance Business Of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s personal finance business is facing rare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t the same time, personal finance business is gradually becoming the main business of commercial bank competition. To grasp the initiative in the competition, the commercial bank should focus on weather it conforms to our country’s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needs of customers, while continuously introduce pers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businesses. This paper analysed the personal finance business of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as a whole. Find out the problems exist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Construction Bank’s personal finance business. Using the correlation theory as the guid ance. At last, this paper give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strategies and plans. The solutions include spread knowledge of personal finance business, bank personal business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so on.
【Keywords】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Personal finance development strategy
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我国居民收入以及可支配资产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长。此时,选择怎样的理财业务来实现资产的保值与增值成为了居民关注的话题。使得个人理财业务逐渐成为了各大商业银行竞争的主要领域。理财业务作为一项高利润且具有巨大发展空间的业务,国内银行也都急迫地想要提升自己在个人理财业务领域的地位,随之也就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对于解决上述问题,分析研究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就变得尤为重要,以期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帮助。
一、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研究背景及研究现状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的个人可支配资产也快速增长,而对于手中的资金,普通居民却不知该如何安排。图1.1为我国居民2007-2012年人民币储蓄存款递增折线图:
图1.1 2007-2012年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递增折线图
图1.2为我国居民2007-2012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递增折线图:
2
图1.2 2007-2012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递增折线图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数据整理绘制
出于使自己的财富保值增值的需要,居民希望通过金融机构来指导和帮助自己安排自己的资产,国外个人理财业务所带来的财富效应也刺激着国民的心理,个人理财业务在我国逐渐发展起来,从2005年起,国内出现了个人理财规划师,标志着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进入了综合拓展阶段。
(二)研究现状
目前,对于个人理财业务方面的研究,国外已经有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在国内,虽然个人理财业务起步较晚,但也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如在风险管理、理财业务的创新发展方面,以及针对我国金融市场所进行的理财模式选择的分析都有一定的发展。 2005年,刘旭光在《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一书中就对如何防范和化解个人理财风险作了一定的研究,而2007年赵立航在结合西方个人理财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建立综合咨询服务平台之后再逐步实行混业经营的观点。另外,黄晓骅、黄儒靖通过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调查分析,认为我国老龄人理财服务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1]。但国内研究大多比较宽泛,对具体银行的具体问题研究并不多,也没有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因此,本文也将以我国建设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
3
(三)个人理财业务研究方法
1.理论结合实际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内外对个人理财业务研究的总结,建立起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理论基础,同时结合相关案例分析以及对建设银行的SWOT分析,对建设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进行系统的分析。
2.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在本文中用的很多,既对国内外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方面进行了差异化比较,也对国内各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建设银行在发展个人理财过程中所应采取的策略。
二、个人理财业务理论基础
1.生命周期理论
该理论由莫迪利安尼与布伦博格共同创建。在此理论之下,消费者在不同的生命阶段会理性的消费自己的收入,从而实现整个生命周期的消费水平最优化。但是由于相关专业知识的缺乏,居民就需要商业银行对自己的动态资产进行分配,该理论也被银行等金融机构广泛运用于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中。
2.投资组合理论
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马柯维茨提出,被世人称为个人理财理论研究的开端。在该理论下,投资风险可以分为每个个体无法逃避且由整个市场决定的系统风险和另外一部分可以通过不同的投资组合进行分散风险的非系统风险1。因此,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对投资组合理论的运用,分散客户个人理财的风险,来使客户的收益最大化。
3.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理论
该理论由威廉夏普、约翰林特纳和简莫辛三人共同提出,从事个人理财业务的金融机构可以根据该模型为顾客提供标准化的投资产品,因为在此模型中,不论投资[http://www.niubb.com/]者的风险偏好如何,效用值最大的直线必定是与有效组合边界相切的资本市场线,而在为客户提供个人理财服务时,只需要找到切点M处所表示的投资组合,再根据客户的风险偏好和收益,在投资方案中加入一定比重的无风险债券,就可以为各种不同的客户提供合适1 蒋剑平.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J].转型探索,2011(4):39-44
4
的理财产品。图2.1很好的描述的资本市场线。
图2.1 资本市场线
4.行为金融学理论
由于客户的心理活动会影响到其投资行为,因此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不能简单假设为理性的,应综合考虑到人类行为,从而使行为金融学更具有实际意义,在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此理论来为个人投资者针对非理性市场行为制定投资策略。
5.金融创新理论
金融创新就是指企业为了获取利益,对机构的设臵、金融工具、业务品种等要素所进行的开发和变革活动。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其实也是金融创新的过程。银行通过对服务、产品和自身制度的不断调整创新,逐渐不再局限于单一的金融服务,而是面向个人客户提供深层次的个性http://www.niubb.net/化理财服务,这些都是金融创新理论的运用。
三、我国建设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我国个人理财业务90年代才开始出现,虽然起步较晚,但却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并且逐渐成为银行盈利的主要业务。建设银行在发展个人理财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通过表格和本人的分析,可以发现建行所面临着的一些问题,表3.1是对建设银行所作的SWOT分析表。
表3.1 关于建行的SWOT分析表
5
内 部 环 境

外 部 环
境 资料来源:本人的整理归纳编制
(一)居民理财意识不强,存在理财误区
个人理财 业务作为一个面向大众的理财服务,居民对其的认识非常重要。由于我国对金融知识的普及较为滞后,在理财业务的选择上依然偏向于传统的存款类业务。再加上国内商业银行的风险揭示工作不到位,没有使消费者清晰地了解各类理财产品所存在的风险因素,使得顾客在理财产品的选择中忽视了高收益所伴随着的高风险。
(二)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不够细致
1.市场细分不够细致
商业银行只有对自己作出恰当的市场定位,才能更好地发挥出自身的竞争力。根据著名的“二八”定律,为企业带来80%收益的往往是那20%的高端客户,因此商业银行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就需要更重视那些能为银行带来较高收益的客户,为他们提供全面完善的细致化的理财服务,而中端和低端客户则只需要提供一般的个人理财服务即可2。
目前,建行虽然也对不同等级的客户进行了细分,对应不同的客户类型发放“当家理财卡”,并且将VIP客户也分为了黑金卡客户、白金卡客户和金卡客户。但是,建行划2 刘珊.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探讨[J].价值工程,2005(2):48-49
6
分客户等级的标准过于单一,仅仅以客户的业务量为标准,而忽略了很多其他因素,比如客户的性别、年龄、偏好、地域、职业、受教育程度等等。如果仅以业务量作为划分标准,就显得过于简单,难以发展和积累潜在的优质客户。
2.私人银行发展不足
著名的“二八”定律告诉我们,高端客户群给银行带来的收益是巨大的,因此对优质客户的发掘就十分重要。私人银行业务不同于普通的个人理财业务,它是由专职的财富顾问为富豪们提供一对一的服务,产品的最大特点就是个性化。私人银行的门槛也比较高,当然,私人银行业务给银行带来的利润也是相当丰富的。
根据2013年6月23日美林公布的2013全球财富报告显示,中国内地净资产超 过100万美元的人数达53.5万人,这表明国内私人银行业务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而目前建行在私人银行业务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与外行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建行应当加快私人银行业务的探索和建设。
(三)个人理财产品单一,缺乏特色和品牌优势
1.理财产品特色不足,过于传统,
目前建行的理财产品来看,大多数理财产品都是安全系数高而收益较低,比如“建行财富一号”理财产品,这些产品只适合保守型的客户,却无法吸引那些风险偏好较高且承受能力较强的客户。
目前,建设银行的理财产品依然集中在传统业务和基金、保险、债券等金融产品的代售上,其多元化的理财服务开发也不够完善,其理财产品与国内其他银行的理财产品大同小异,没有自己的特点。
2.理财产品认知度不够
建行在2003年10月起就已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乐当家”个人理财产品,品牌以“从容驾驭财富”为宣传口号,定位于中高端客户群,有银卡、金卡、白金卡和黑金卡四种理财卡,进入门槛也由5万逐渐上升至500万元3。但对于建行“乐当家”所执行的“从容3 邓益益.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与对策[J].金融企业调研,2013(1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