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发力使不上劲的原因
我在传徒太极拳时,发现有的人身体很壮却发不出力来,这不仅表现在初学者身上,而且也反映在习拳多年者身上。为此,撰文提示弟子,以便结合实地教学,更好把握太极拳的发力。至于太极拳发力使不上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主要原因与根劲和节节贯穿有关。
初学者练太极拳要找到根劲,根劲有腿根劲、臂根劲等,但我这里说的是脚上的劲,是人体总根劲。这个根劲好比建大楼打下的基础,基础牢,大楼则结实。练太极拳根劲足,低盘则稳,中盘则腰活,上肢则轻灵。初学者往往没找到根劲。
拳练多了,身体自然放松,根劲就会找到。而且,身体越放松,根劲越足。吃过脱骨扒鸡的知道,手一抖搂,鸡肉就脱落。我们练太极拳要求肌肉放松、关节放松,而骨紧筋劲,如同扒鸡有骨肉分离感,便是松透了。松透了便有下沉劲,作用到脚上,地面就有反力还身。这是发力的力量源泉。那么有了根劲,发力就有劲了吗?不一定,这也是练拳多年,找到了根劲,但仍发不上力的原因。有了根劲,还要做到内劲的节节贯穿。
节节贯穿是太极拳发力的特色,可以促使内气在经络中的运行,以气催行,加大发力的力度。节节贯穿就像多米诺骨牌那样,一触连锁反应,节节推进。所以,太极拳发力是有规律的,也是一节节推进的,要意到、气到、劲到,不能超节。
我在教徒时常提醒大家发力时要等等劲,就是这个道理。劲丢一节,内劲就会脱节,如无源之水,无力而枯竭。劲走要有顺序,如同车辆等红灯,绿灯时要按前后顺序通过。

《太极拳论》也提到:“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这说明手上发力,其力的根源在脚下,并通过脚、膝、胯、腰、脊、肩、肘,最后达末梢的手。这便是内劲的节节贯穿。
根劲最易断在腰部,所以连练太极拳要时刻注意腰隙,腰练 腰,练腰劲,练中气充足。有 根劲而发力仍使不上劲的原因,问题出在要部,是腰劲脱节啦,腰是中枢,分配力的走向,一部分的劲向下求地反力,一部分向上供节节贯穿。所以,腰部,或说丹田要有足够的能量来聚集,以确保内劲的节节贯穿。
怎么才能让腰的中枢发挥更大的作用确保发力有劲呢?我提供一个秘方,就是在意念的指示下,使用根劲,并让肩沉下来,给丹田加压,如同使用千斤顶,加剧内部能量,瞬间逼使气血运行,节节贯穿,发出力来,劲达力点。
总之,练太极拳要想发力有劲,逮住根劲是前提,发挥腰劲是关键,身体放松是保障,意念在先是总领。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