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 北朝民歌 北朝民歌敕勒歌解密:风吹草低见牛羊是角度问题

  北朝民歌《敕勒歌》,是我国古代民歌的最杰出代表。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首歌中“风吹草低见牛羊”是诗眼,是最可爱的地方,是百读不厌之处。多数人认为,这句诗是写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高得都遮掩了牛羊。其实,这是缺乏生活经历造成的误解。

  草原上的牧草,是不会高得能够淹没牛羊的。正常情况下,草原上没有这样高的草。人骑在马上或走在草原上,并不能看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现象。我国北方草原的草,一种是“五花草”,这是以禾本科、豆科植物为主的杂草;另一种是“羊草”,这是以“小叶樟”为主的禾本科植物。所有的这些草都不可能长到淹没牛羊的高度。如果草真的长到了这么高的话,马也就跑不起来了,牛羊也要经常丢失。大家注意一下电视、电影的画面,就知道草原的草是什么样子了。高得超过牛羊的草,绝不是好牧草,那样高的草长得多了,草原也就不再是草原了。能高过牛羊的草,是那些蒿草、灰菜等牛羊不吃的恶草,说实在的,牧民最怕的正是这类东西。

敕勒歌 北朝民歌 北朝民歌敕勒歌解密:风吹草低见牛羊是角度问题

  草原之草本身并不能高得淹没牛羊,可是,诗中为什么还要这样写呢?我们为什么还觉得它美呢?

  我们再看一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与城市不同,在草原上,只要抬抬头,看到的就是蓝天白云,可是若真得到“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感觉,也是不容易的。因为“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天是完整的半球状的,而通常人的眼睛前视的视角只能是前方的一百多度。通过诗本身,我们可以推测,诗人作诗的时候,应该是躺在草地上休息的。躺草地上,仰视天空,就很容易有“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感觉了。也正是因为作者是躺在草地上的,他的位置很低,角度很小,才见到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牲畜在草中时隐时现的现象。

  牛羊自由自在地散布在草地上吃草,悠闲的牧人躺在草丛中仰视苍穹,品味着草原的宁静与单纯,当他照顾自己的牛羊时,发现它们在风吹动的草中一隐一现。这真是一幅恬静美丽的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2051/634715924500.html

更多阅读

#五十六民族之歌#白族民歌 兰坪白族民歌对唱

白族民歌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碧江、保山、南华、元江、昆明、安宁、贵州毕节、四川凉山、湖南桑植县等地。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白族人口数1858063。使用白语,属汉藏语系

刺勒歌古诗 敕勒歌古诗带拼音

  刺勒歌古诗  《刺勒歌》  作者:汉乐府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

北朝民歌《敕勒歌》赏析 敕勒歌赏析

敕勒歌【年代】南北朝  【体裁】词敕勒川①,阴山②下。天似穹庐③,笼盖四野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⑤牛羊。【注释】①敕勒川:泛指敕勒族游

经典诵读古诗文教案:《敕勒歌》

经典诵读古诗文教案《敕勒歌》一、教学要求:1.认识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的意思。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字、朗读、背诵课文。2.难点:体会诗的意境

声明:《敕勒歌 北朝民歌 北朝民歌敕勒歌解密:风吹草低见牛羊是角度问题》为网友止于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