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治病教学设计 “治病有方”!4个技巧教你“根治”6大病句!

病句修改是语文考试的常见题型,但是因为同学们分不清楚病句类型,导致方法技巧运用不当,常常在病句修改题里丢失分数,今天就为大家分享一些有关病句修改的方法技巧和题型汇总。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首先我们来了解常考的病句类型都有哪些。常见病句类型有四大类,分别是:1、搭配不当;2、语序不当;3、成分残缺;4、语义重复;5、不合逻辑(不合事理);6、句式杂糅(结构混乱)等。

搭配不当中包含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一面和两面搭配不当等。这类病句通俗解释就是“前言不搭后语”,所以比较好辨别。


语序不当又细划为多项定语语序不当、多项状语语序不当、定语和中心语位置颠倒、词序不当、句序不当等。语序不当在初中语文考试中难度不太大,但是同学们还是要多注意积累。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 “治病有方”!4个技巧教你“根治”6大病句!


成分残缺,是指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应该出现的成分没有出现,导致句子的意思模糊不清甚至不可理解。这类病句一般通过语感也可以辨识出来。


语义重复多是由于误用词语造成词义重复,解题的要领是要辨识出造成语义重复的词语。所以要求同学们在平时要养成正确使用词语的习惯,切不可模棱两可造成歧义。


不合逻辑(不合事理)是指句子虽然在语法方面正确,但不符合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逻辑或事理逻辑,因而有较大的迷惑性。这类病句难度较大,需要学生明确清楚造成“不合逻辑”的原意才能正确辨析和修改。


句式杂糅是指把两个意思或者两种句式杂糅在一句之中,造成结构混乱,意思不通。


了解了病句类型,就要清楚修改的方法和技巧。

病句修改的步骤和方法可以概括为:“一读、二提、三改、四查”。一读:借助语感找出病句,往往别扭的地方就是有语病的;二提:主干提取。从而辨析句子是否有错误。(抓主要动词);三改: 增(即增加缺少的成分)、删(删去多余的部分)、调(调整字词顺序)、换(更换不恰当的字词);四查:进行复查(是否通顺、有无新语病)。无论用哪种方法,修改病句都要遵循两条原则:一是保留原意,二是多就(原文)少改(动)。

修改病句在考试中是必考内容,同学们在平时备考中要多加练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2151/122693391357.html

更多阅读

《扁鹊治病》评课稿 扁鹊治病

《扁鹊治病》评课稿黄玲玲老师执教的《扁鹊治病》,是一节颇具创造性,特色性的一堂课。整堂课下来亮点多多,如:1.难点突出,思路清晰,环节相扣。2.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黄老师在第二个教学环节时,让学生概括文章内容,她通过题目扩展法

《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 磁铁有磁性教案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磁铁能吸引铁质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过程与方法: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2、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做的。3、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物体能

经典文言文——《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教学设计

经典文言文:【原文】:扁鹊见蔡桓公《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①,扁鹊曰:“君②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③深④。”桓侯曰:“寡人⑤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⑥深。”桓侯不应

3.扁鹊的故事 扁鹊治病的故事

周秦时期的名医,事迹被叙述得最为完整的,只有扁鹊,这都是因为司马迁《史记》里记载了这位传奇式的民间医生。司马迁写人物,大多带有同情受害者的意味,这显然与他自己的不幸遭遇有关。扁鹊的真名叫作秦越人,是春秋后期时的人。他的家乡一

《花钟》评课稿 扁鹊治病教案设计

《花钟》评课稿 《花钟》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带有浓重科学性的阅读文章。也是一篇很美的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不同的花卉开放的时间也不同,第二自然段介绍了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讲植物学家利用花的这种特点制

声明:《扁鹊治病教学设计 “治病有方”!4个技巧教你“根治”6大病句!》为网友祭奠这羁绊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