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原名白塔寺,乾隆八年(1743)改为永安寺。该寺依山就势而筑,共分三进三上殿宇,前殿名为“法轮殿”,殿前左右设有钟、鼓亭,殿内供释迦牟尼佛像。中殿“正觉殿”、上殿“普安殿”(白塔下),原为喇嘛诵经之所,帝后在园内游乐时常来此烧香拜佛。该寺殿宇、佛像均被修饰一新,引人入胜。游客参观该寺和登白塔远眺京城全景,须另购票进入。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原名白塔寺,乾隆八年(1743)改为永安寺。该寺依山就势而筑,共分三进三上殿宇,前殿名为“法轮殿”,殿前左右设有钟、鼓亭,殿内供释迦牟尼佛像。中殿“正觉殿”、上殿“普安殿”(白塔下),原为喇嘛诵经之所,帝后在园内游乐时常来此烧香拜佛。参观该寺,须另购票进入,门票价10元。

此殿是永安寺最主要的殿堂,内供释迦牟尼佛,八大菩萨。
善因殿位于白塔前,是座小巧精致的宗教建筑。殿内供有铜质镏金"大威德金刚"(俗称"千手千眼佛")佛像。其殿顶,为上圆下方的双重檐,以表示"天圆地方"之意。四壁外侧,用佛像琉璃砖装饰,华美而庄重。游人至此,居高临下,视野无垠。是观赏京城景致的最佳之地。明朝人士韩雍,曾这样描述他在此处所目击到的景物?quot;近而太液晴波,天光云影,上下流动;远而西山居庸,叠翠西北,带似白云;东而山海,南而中原,皆一望无际,诚天下之奇观也。"(《游西苑记》)。今天的北京城,大厦林立,道路坦荡,树木繁茂,生机勃勃。古城新姿,早已非昔日可比。
悦心殿位于北海白塔山西侧坡上。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乾隆八年(1743年)重修。坐北朝南,面阔5间,前后出廊。殿内梁枋沥粉贴金,华丽异常,殿前有宽敞的月台,与庆霄楼相联。为单檐歇山式,原为皇帝驻园时临时办理政务之处。乾隆皇帝经常至永安寺拈香后恭侍皇太后悦心殿用膳。清代从乾隆到光绪历代帝王游北海时,都在此殿召见大臣。慈禧还特意在院内搭金漆彩画天棚,陈设铜鼎、铜缸、铜龙、铜凤、铜鹤等。
悦心殿前的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