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与百姓生活 老子眼中的与百姓生活的意义 老子与百姓生活

  老子与百姓生活

  世人谈到老子,都想到他的道家思想,他的寡国小民,他的无为而治,然而老子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老子是如何想到研究宇宙来源,他和孔子是朋友还是师生,他的家庭又是怎样的呢?他交朋友又是以怎样的原则呢?

老子像

  我们看到有人练太极,会经常说以柔制钢;我们看到有人在下围棋,会经常说知白守黑;我们看到有人在写书法,也会说知白守黑。我们经常听到人说要观一隅而知全局,要有全局观念。这就是老子的智慧,在生活中出出可见。我们的想法,我们的行为也时常实践着老子的观念。他教导人们不要只是追逐功名利禄,人的生活里不是只有竞争,人要学会进取,但不是贪得无厌。他更多的是教导我们要有一颗淡泊名利的心。人不能被生活所控制,也不能被失败击晕了头脑。学会了洒脱的对待生活,要拥有一颗健康的心,要保持自己健康的人格和心态。

  老子教导的是一种生活态度,不被生活所扰,也不会因困苦而丢失品格。尽量以一颗平淡的心去对待生命中的悲与喜。我们做不了圣人,但我们可以从圣人身上学习,学习他们的精神。

  想知道更多关于老子的内容,就可以看看老子与百姓的生活,看看老子与我们有何不同。

  承袭上千年文化,开启下万年的老子,用他智慧的眼睛告诉我们人世间的是是非非。

  老子智慧

  世人常认为老子具有其他人没有智慧,是因为他拥有了常人不具有的眼睛。这双眼睛看过了世间的丑态,洞悉了世间的世情。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是需要勇气的,更需要他人所不具备的智慧。老子在历史的长河中没有淹没,正是因为他的智慧在时间的打磨中越发亮眼。领越老子的智慧,超越时代的人生思辨和处事智慧,让人能保持心的宁静和生命的禅意。

老子像

  老子的智慧在于他遵循事物本来的发展轨道,不强求改变,只要我们遵循世间万物,并且让它们自然生长。以无为来实现有为。其实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引导事物的发展顺着原来的轨道,自由发展,干预事物的发展,往往与事物的发展背道而驰。天地万物都有自己存在。在发展的规律当中,只要是符合自然的,那便是最好的。

  老子强调为人处世的精神应当是舒适的,不用过分苛刻自己,更无须苛刻他人。也别过分的重视事情的结果,凡事谋定后动。这种人生的智慧要求我们,学会努力让自己和他人开心,才是真正的智慧。真正的智慧让人更懂得生活的禅意和美好。

  老子认为不强求改变,遵循自我,不是随心所欲。人活着,要以一颗豁达的心,才能让人活的更开心,所谓的痛苦也只是暂时的,懂得为人处世,懂得人生的意义。用智慧的眼光看待世间的缩影,懂得生命的智慧。

  老子的资料

  老子 ,字伯阳,又被称为李耳。 曾经做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官”,他是我国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被道教视为教祖,也是世界文化名人。

老子像

  老子的思想核心是"无为",《老子》一书用“道”来解释宇宙万物的变化过程,“道”是客观的自然规律,同时也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深远意义。

  (一)老子的生平

  根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是春秋末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他在当时是一位名声很大的学者。比如,孔子在20多岁时,曾经专门向他请教古礼的学问。

  到了昭王执政时,老子预知到大战将起。所以,他辞了管,骑了一头青牛,向西去,出了函谷关,到昆仑山去隐居修行。

  但当老子经过函谷关时,尹喜知道了他即将归隐的消息,便请老子写书,老子只写下了五千字,同时还是他留给后人唯一的书籍—《老子》。

  (二)老子出生传说

  据传闻,老子是彭祖的后代,在商朝阳甲年,寄胎于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 一出生就是一副老人摸样,故被起名“老子”。

  (三)老子老师

  老子曾经向老师常枞请教问题。依据《说苑-敬慎》的记载:老子的老师是容成公、也有人说是商容。

  (四)老子贡献

  老子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文化史上甚至宗教史上都有巨大影响力。

  老子所留下唯一一部只有五千言的《道德经》不仅是中国文化的大宝藏,而且还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部本体论的著作。《道德经》不仅影响了中国自汉代以来两千多年的思想发展历史,而且也成为了西方思想家的宝典。到目前为止注释《道德经》的人超过三千,它的出版发行量位居世界第二。

  

  老子的名言

  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第八十一章)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越是实在的话越不好听,然而好听的话却不实在。

老子像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人的本性就是爱听好话,所以我们要明辨是非。

  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六十四章)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一颗很是粗大的树木,是从一颗小树苗长起来的;九层高的楼台也是从地基开始累起来的;很远的路程,也是从我们脚下的第一步开始的。

  荀子曾经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他的学生李斯也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虽然它们的语句和写这句话的人相同,但这句话内涵的延展性和智慧性是同样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

  3、“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第二十二章)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自夸,才能显的明了;不自以为是,才能彰显自我;不自我夸耀,才能见功底;不自我矜恃,才能长久。

  老子对这一点很是重视,所以他在另外一个地方又用肯定的语气说了一遍:“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第二十四章)很明显我们知道,这些名言都指向了一个方向,那就是怎样才能面对自我?什么才能被称做是果敢坚定?什么时候才叫做刚愎自用?这些都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

  老子道德经

  《道德经》又被称《道德真经》、《老子》等书,它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所写的一部哲学方面的著作。《道德经》名称的经过几次改变。目前的通行版本《道德经》总共有81章,分为《德篇》和《道篇》,前者占了44章,后者占了37章。

老子雕塑

  《道德经》具有以下特点:

  一、它有音韵之美。《道德经》的句式非常整齐而且多数是押韵的,是诗歌体系经文一种。容易上口,并且容易记忆。其中很多词句,在押韵的同时还环环相扣,不仅仅具备音韵之美,也有旋律之美。朗诵这部经文,是一种享受,可以让我们在美感中体味到深刻的哲理。

  二、它非常的讲究修辞。《道德经》的语言艺术性非常强,使用了很多种修辞方式,让词句看起来更准确、鲜明和生动,这样也更具有说理性和感染力。比如对偶、排比、比喻、设问和反问等修辞方法都可以在这本书书中找到。

  三、语言精萃。《道德经》中的有些语言极为精萃,是至理名言,至今仍是非常有名的成语、格言、座右铭等。

  《道德经》这部神奇的书籍被称为万经之王,它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它对中国科学、哲学、政治、宗教等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根据联相关的统计数据表明,《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翻译成外国文字且出售量最多的哲学著作。

  孔子和老子的关系

  在历史上似乎一向是孔子的名气大于老子,而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亦是高于老子。然而其实这二人到底是谁要高于谁,谁的思想更为世人所认可,更加的伟大,其实也只是见仁见智;各有各的理解,各有各的优点。

孔子像

  人们所提出的思想对错与否一向没有什么具体的定义,就犹如语文试卷的作问,永远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考场上的考生所依靠的只有自己的理解与阅卷老师的喜好罢了。所以,对于老子与孔子到底谁胜谁负倒也不必如此的执着。也只是看人到底是喜欢道家思想多一些还是同意儒家思想多一些。

  况且二人在历史上的关系也算是亦师亦友,这种事情实在是没有必要来分出一个胜负之说。

  年少时期的孔子曾多次请教过老子关于“礼”上面的问题,虽然后来二人因为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对问题的看法也不尽相同而在一次讨论中最终不欢而散。一个以德,一个以仁;一个是道家的创始人,一个是儒家创始人。虽然看起来倒也不至于完全相反可终究是不同的思想。

  不过尽管思想不同,孔子与老子二人所提出的思想仍旧是他们留给我们后人的文化瑰宝,是先贤为我们排疑解难所写下的圣贤书。

  老子与孔子的仁与德还是为后人解了困惑,懂了为人之道;了解了何为自然,知道了礼仪悌孝。

老子与百姓生活 老子眼中的与百姓生活的意义 老子与百姓生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2251/54645739357.html

更多阅读

女人的内涵与女人魅力 男人眼中的魅力女人

智慧女人:女人的内涵与女人魅力真正有涵养的女人,赏心悦目的她是因为有一种知识带来的气质,她不追求潮流,却能匠心独具穿出个人品味,她能传达出内在的成熟与丰富,象一杯醇香的美酒令人陶醉。有涵养的女人心地善良富有爱心、兴趣广泛、处世

老子与百姓生活 杭州百姓开网店最高可获20万元资助

  开网店最烦心的是手头没有资金  杭州这两天却传出一条利好消息  “真有这样的事情?那也是挺好的。”听到杭州市最新出台的政策竟惠及他这个无名小辈,小余的神采立刻为之一震。  小余是今年刚从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大

领导修炼:《老子》的不争之争之道

 《老子》的哲学,博大精深,内涵丰厚。老子的哲学其实是对《易经》的智慧与太极思想的精辟解读。在此,仅挂一漏万地简单介绍一下。有兴趣的朋友可抽时间专门研读品味相关著作。   1.相生相伴,清醒处世   一个阴阳鱼太极图包含了人

娶个皇后不争宠 职业修炼——《老子》的不争之争之道

《老子》的哲学,博大精深,内涵丰厚。老子的哲学其实是对《易经》的智慧与太极思想的精辟解读。在此,仅挂一漏万地简单介绍一下。有兴趣的朋友可抽时间专门研读品味相关著作。1.相生相伴,清醒处世一个阴阳鱼太极图包含了人类与自然界中

三国演义与现实生活 智能电网的现实演义

    智能电网最具革命性的理念不是花里胡哨的新奇,而是将互联网的精神贯彻到了电力行业,用技术的智能化实现电力行业的市场化,从而极大的缓解电力紧张和电力中断问题。    本刊实习记者 刘琦琳

声明:《老子与百姓生活 老子眼中的与百姓生活的意义 老子与百姓生活》为网友少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