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人心,则道心见矣;道心见,则即人心皆道心矣。见道心故谓之悟,即人心皆道心则修也。悟到即修到,非有二也。圣贤之学,期于悟此道心而已矣。此乃至灵至觉,至虚至妙,不生不死,治世出世之大宝藏焉。”-袁宏道 能勘破“情”字,人生就没有烦恼了。连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也没有!
⊙95.零乱如珠为点妆,素辉乘月湿衣裳,只愁天酒倾如斗,醉却环姿傍玉床。
【译】零乱如散开的珠串是为化妆,月亮洒下银辉沾湿了衣裳。只发愁他饮酒如斗一般过量,醉得蜷起了身子躺在床下。
【评】中国男人尚酒。 “李白斗酒诗百篇”,似乎成为古今中国豪酒的理由。然而醉酒后容易怠慢佳人。酒多亦误事。所以,饮酒应当节制。饮酒过度,会冷了美人之心。
男人寂寞是为性,没性的男人会寂寞。没女人的男人会寂寞,寂寞得男人会用张扬的醉酒来诉说着心中那份需要,这也是 古代“勾栏” 爱情的实质,寂寞时的男人会借着辛辣的酒精,在心里烧成一团火,让心中的那份寂寞随着那份冲劲,变成红色张扬在整张脸上。诗词书墨、谈谐看歌舞、听筝阮之音、品竹喝茶,成了男人诉说寂寞的手段。所谓 “茶酒为媒” ,正是“勾栏 ”式爱情的核心。
⊙96.有魂落红叶,无骨锁青鬟。 【注释】①红叶:唐代因红叶题诗结成良缘的故事较多。后人以 “红叶” 为传情的媒介。②青鬟:黑色的鬟发。此处指青年女子。代指青春。
【译】 有心思的人可以红叶为媒,无骨气的只能空锁青春。
【评】 世上何有易事?凡事都要用心。青春能几多,怎容每每延宕?
拥有妻子的男人,满街都有。拥有情人的男人也为数不少。 但生命中有红颜知己的男人,只能是所谓的极品男人 。平庸而无自制力的一般凡夫俗子是无法做到的。红颜知己虽不一定都是女人中的美女,但绝对是女人中的极品,是能把感情拿捏自如,收放得当的人。这样的女人本身定有不俗的文化修养。人格上定有她独特的魅力所在。面对这样的极品女人,又有几个男人能把持得住?坚持得了?像柳如是这种 “勾栏 ”歌妓才女,才艺双全,也为人间罕品。
⊙97.书题蜀纸愁难浣,雨歇巴山话亦陈。
【注释】 ①麝墨:香墨。②越瓯:指越窑所产的茶瓯。③更筹:古代夜间报更用的计时竹签。此处借指时间。
【译】蜀纸香墨为书法添了些许媚气,越窑的茶盅放着桂花,飘出异样的茶香。风吹雨落时间过得飞快,弹奏着许多乐曲到了天明。
【评】在蜀中所出的花笺上书写情怀,心中的愁绪也难以洗去。一夜骚人墨客,一夜温情流长。只是夜晚终要过去,白天终要来临。
⊙98.盈盈相隔愁追随,谁为解语来香幔
【译】一河清水相隔,愁思追随在后面;谁能为了解心中的想法,来到香帷帐前?
【评】 人去了,情还追随。世人只道闺深怨,不知行者亦愁人。恍惚中,你翩然走来,娇美的身影亭亭依然,淡淡的忧郁写满了脸上,于你轻盈的步履中,我读懂了你的一切。真想拥你入我的怀抱,让两颗相思的心紧紧依偎,然后在你轻轻的呢喃中,坠入我们渴望已久的缠绵不醒的梦乡。即使再也听不到花开的声音,也情愿演绎一场真情相拥的绝唱,就象荆棘鸟一样,用生命的意蕴吟唱最后的辉煌。
⊙100,斜看两鬟垂,俨似行云嫁。
【译】斜看美女头上的两个发鬟高垂,就好像是漂浮在空中的美丽云彩要出嫁一样。 【评】男人爱修饰,女人爱云妆;不为他人镜,只为心中想。
注释:云嫁 —即云女出嫁。云女指仙女、美女。
⊙101.欲与梅花斗宝籹,先开娇艳逼寒香,只愁冰骨藏珠屋,不似红衣待玉郎。
①红衣:此处指别的女子。
【译】想与梅花比赛谁的妆束更美,先开的娇艳花朵发出逼人的清香。只是忧愁美人藏在漂亮的屋子里,不能像别的女子那样款待如意郎君。
【评】女人与花,都是美丽的。只怕闺怨太多,没了春心,老了花容。
⊙102.从教弄酒春衫涴,别有风流上眼波。
【译】纵然是让酒弄湿了美丽的衣服,也有别样的风流在眼波里飞动。
【评】酒亦是媒人。若有酒意上心,怎能不风流?韩偓《席上有赠》:“小雁斜侵眉柳去,媚霞横接眼波来。”女人的回睇十分厉害,一般回睇加巧笑就可将人心锁定,还是古人研究的透。
⊙103.听风声以兴思,闻鹤唳以动怀,企庄生之逍遥,慕尚子之清旷。嵇康《高士传》:“尚长,字子平,禽庆,字子夏,二人相善,庆隐避不仕王莽,长通易老子,安贫乐道,好事者更馈遗,辄受之,自足还馀,如有不取也,举措必於中和,司空王邑,辟之连年,乃欲荐之于莽,固辞乃止,遂求退,读易至损益卦,喟然叹曰:‘吾知富贵不如贫贱,未知存何如亡尔?为子嫁娶毕,敕家事断之,勿复相关,当如我死矣。’是后肆意,与同好游五岳名山,遂不知所在。”(《艺文类聚》卷三六。《后汉书·逸民传》作“向长”)
①庄生:即庄子。 ②尚子:指东汉尚长。尚长,字子平,河内人。据李善注引嵇康《高士传》说,尚长为儿子嫁娶完毕后,遂与家人断绝来往。称 “勿复相关,当如我死矣”。
【译】听到风声就心思驰骋,听到鹤鸣就情怀感动。企望能有庄子那样的逍遥,羡慕尚子一样的旷达。
【评】每个人都想逍遥和旷达。然而人在世间有太多难以割舍的牵挂。 古人求仙、求道、禅修就在于心理上“闲”下来,“企庄生之逍遥,慕尚子之清旷”也是我辈之理想。
⊙104.灯结细花成穗落,泪题愁字带痕红。《西京杂记》卷三:“夫目瞤,得酒食;灯火华,得钱财;干鹊噪而行人至,蜘蛛集而百事喜。”晋王嘉《拾遗记》卷七:“魏文帝所爱美人,姓薛名灵芸,常山人也。……灵芸闻别父母,歔欷累日,泪下沾衣。至升车就路之时,以玉唾壶承泪,壶则红色。既发常山,及至京师,壶中泪凝如血。” 【译】灯芯结出细花成穗落下,用泪写出的愁字带着泣血的泪痕。
【评】愁有很多种。闺愁只是其中一种。而女人发愁,是天性使然。
⊙105.无端饮却相思水,不信相思想杀人。
【译】 无缘无故地饮下了相思之水,不相信真会教人想念至死。
【评】 多少事无理可说,无端识得那人,无端心系那人,无端饮下相思,无端自苦不已,一切都是无端的。有端之事尚有道理可循,尚有结尾可待,无端之事既无道理,又无结尾,岂不令人愁肠寸断。
偏偏当初不信,如今遍尝苦果。这种相思之水似酒非酒,饮之无解,才饮一滴,便要纠缠一生。而年少好奇,只当玩笑,一口饮尽,还称豪气,如今识得,泪眼婆娑,惟有说此水不好喝 缘分很奇妙,它会让人有一见钟情的浪漫,也有对面手难牵的无奈。然而有人不相信缘定终生这一说,却被缘所困。它不知不觉中毫无理由地到来,又那样专横地不留结局离去,岂不是让人掉进相思的苦海,愁肠寸断。
⊙106.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译】傍晚渔船伴随着歌声缓慢的摇过来,歌声响遍整个鄱阳湖畔;排成行列的大雁被寒气惊扰,叫声消失在衡阳的水边王勃的《滕王阁序》 ,【评】这就是“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境界。 “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的诗句。乐曲描绘了晚霞辉映下渔人载歌而归的动人画面。乐曲开始,以优美典雅的曲调、舒缓的节奏,描绘出一幅夕阳映照万顷碧波的画面。接着,以音乐的主题为材料逐层递降,音乐活泼而富有情趣。当它再次变化反复时,采用五声音阶的回旋,环绕一段优美的旋律层层下落,此旋律不但风格性很强,且十分优美动听,确有 “唱晚” 之趣。最后先递升后递降的旋律接合成一个循环圈,并加以多次反复,而且速度逐次加快,表现了心情喜悦的渔民悠然自得,片片白帆随波逐流,渔舟满载而归的情景。
⊙107.爽籁发而清风生,縴歌凝而白云遏。 王勃《滕王阁序》。【译】放眼远望,胸襟刚感到舒畅,超逸的兴致立即兴起,排箫的音响引来的徐徐清风,柔缓的歌声吸引住飘动的白云。 箫管声在清风里悠扬,歌声高高飘扬在白云上。【译】排箫发出美妙的声音,清风都随之而生,轻柔的歌声就好像凝结了一样,余音绕梁,就连漂浮的白云也停下了脚步。 【评】风听箫声云听歌,悠闲恬淡,美好时光。
⊙108.杏子轻纱初脱暖,梨花深院自多风。
【译】杏子随着天气的变暖刚刚脱掉外面披着的一层轻纱,梨花盛开的院落自然多风。
【评】 梨花深院自多风:北宋晏殊所作的《无题》诗中曾云:"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是写在这样一个月白风轻的夜里,一切都透露着宁静与祥和。 “林下水边人指引,仙缘有路许相通 ”明写诗人在林边迷了路,靠一个人指明了路途。暗写诗人心中有所思虑,希望能从中解脱,而达到无欲无求的空明境界。 普救寺原名永清院。始建于唐代。除以“普救蟾声”著称的一座十三层高的莺莺塔格外醒目外。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充满传奇色彩的“梨花深院”了。梨花深院 ,亦称“崔居别院”。陈年的横匾和两侧“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的阙联,给人一种曲径通幽的神秘感。 四合院组成的“梨花深院”,正中为原相国夫人崔母的居住地,也是当年“拷问红娘”之所在。崔莺莺与丫鬟红娘的卧室位于西厢房。对面一堵粉墙及从墙外探出的杏树,隐约记录着红娘月下传书,张生翻墙私会莺莺,反遭训斥的动人故事。“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一曲流传千古的佳句,曾迷倒多少充满幻想的少男少女。心驰神往,浮想联翩。难怪引得对对痴情恋人争相在此艳墙下摄影留念 ......。
附录:《玉台新咏》是六朝时传下来的一部十分重要的诗歌选集。至迟于宋代已有人说此书为徐陵所编,元明以来,此说遂被人们所公认。 但有另一说考证此书为陈后主妃子张丽华所编纂。
亡国之音的《玉树后庭花》和张丽华有关。“后庭花” 本是一种花的名,这种花生长在江南,因多是在庭院 。后庭花花朵有红白两色,其中开白花的,中栽培,故称 “后庭花” 《玉树盛开之时使树冠如玉一样美丽,故又有 “玉树后庭花”之称。 ,以花为曲名,本来是乐府民歌中一种情歌的曲子。南朝陈后庭花》后主生活奢侈,不问政事,且喜爱艳词。《玉树后庭花》据说就是这时由陈后主写给张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丽华的: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
《玉台新咏》的《序》在情集中多次引用,特摘录:
陵云概日,由余之所未窥千门万户,张衡之所曾赋。周王璧台之上,汉帝金屋之中玉树以珊瑚作枝,珠帘以玳瑁为押。其中有丽人焉。【第一段是说,在具有高台和千门万户的皇宫里,在地位最高的妃子所住、也是皇帝为其心爱的妻子所建造的、陈设极其豪华的房屋中,有一位丽人。】
其人也,五陵豪族,充选掖庭四姓良家,驰名永巷。亦有颍川、新市、河间、观津,本号娇娥,曾名巧笑。楚王宫里,无不推其细腰 ,岂东邻之自媒婉约风卫国佳人,俱言讶其纤手。说《诗》明《礼》流,异西施之被教。兄弟协律,生小学歌少长河阳,由来能舞。琵琶新曲,无待石崇《箜篌》杂句,非关曹植。传鼓瑟于杨家,得吹箫于秦女。至若宠闻长乐,陈后知而不平画出天仙,阏氏览而遥妒。
【这位被选入后宫的 “丽人” 出身于“五陵豪族 ”的平民家庭。宫中虽然也有来自颍川等地的善于 “巧笑” 的美女,她们无不推许她为楚王宫里的 “细腰” ,都说卫国佳人也要惊讶于纤手 、 ,哪里像宋玉东邻的美人那样其手的纤细。她娴于《诗经》《礼经》会自己去追求异性她的婉约风流出自天性,并不是像西施那样由别人教出来的。她像汉代协律都尉李延年的妹妹、汉武帝妃子李夫人那样,从小学习歌唱又像生长于河阳主家的赵飞燕那样本来就能跳舞。她弹奏的琵琶新曲、歌唱的《箜篌引》乐歌都出自自己的创造,并非石崇、曹植的创作。她的鼓瑟技艺是从汉代杨恽妻子传下来的,她的吹箫之艺则源于春秋时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她的为皇帝宠爱,假如被昔日长乐宫中的人们所听闻,汉武帝的陈皇后知道了定然不平她那天仙般的容貌如果画成图画并被汉初匈奴单于的妻子所见到,一定深为妒忌。】
至如东邻巧笑,来侍寝于更衣西施微颦,将横陈于甲帐。陪游婆娑,骋纤腰于《结风》张乐鸳鸾,奏新声于度曲。妆呜蝉之薄鬓,照堕马之垂鬟反插金莲,横抽宝树。南都石黛,最发双蛾北地燕脂,偏开两靥。
【说汉武帝宫中的各种美女;具体言之,则 “侍寝于更衣 ” 是汉武帝于 “更衣 ” 时要卫子夫 “侍寝 ” 的事,卫子夫后来成为他的皇后,此外并对卫子夫的美貌加以夸张,说她美得像宋玉东邻之女 “ 甲帐” 也为汉武帝兴建和居住,徐陵由此想像其中必有西施般的美女 “ 横陈” 婆娑、鸳鸾皆为汉宫殿名,《结风》为舞曲名,这里说诸美女在馺娑、鸳鸾为武帝歌舞以下诸句则言这些美女的鬓、鬟、首饰、眉毛及两靥之美。】
亦有岭上仙童,分丸魏帝腰中宝凤,授历轩辕。金星与婺女争华,麝月与姮娥竞爽。惊鸾冶袖,时飘韩掾之香飞燕长裾,宜结陈王之珮。虽非图画,入甘泉而不分言异神仙,戏阳台而无别。真可谓倾国倾城、无对无双者也。
【接着引魏文帝《游仙诗》中所写他服山上仙童的丸药而得以 “轻举” 和黄帝“造历得仙 ”的事,以喻示其下文所写为仙界的情状 :婺女、姮娥,皆指美丽的仙女 “惊鸾” 句指仙女体态轻妙,美丽的长袖中飘出她拟赠送给所爱者的异香 “飞燕” 句则指神女的长裾宜于系结曹植所送给她的玉佩。最终说这位 “丽人” 虽非图画,但与图画中的汉宫美女不分轩轾她所说的话语虽与神仙不同,但其多情绝不逊于美丽的神女。加以天时开朗,逸思雕华,妙解文章,尤工诗赋。琉璃砚匣,终日随身;翡翠笔床,无时离手。清文满箧,非惟芍药之花;新制连篇,宁止葡萄之树。九日登高,时有缘情之作;万年公主,非无累德之辞。其佳丽也如彼,其才情也如此。说仙界神女的谈情说爱自 “ 虽非” 至 “无别 ” 说这位“ 丽人 ”较之汉宫美人、仙界神女均毫不逊色故,最终以 “ 真可谓倾国倾城、无对无双 ” 作结。】
既而椒宫宛转,柘观阴岑,绛鹤晨严,铜蠡昼静。三星未夕,不事怀衾,五日犹赊,谁能理曲。
优游少托,寂寞多闲。厌长乐之疏钟,劳中宫之缓箭。纤腰无力,怯南阳之捣衣;生长深宫,笑扶风之织锦。虽复投壶玉女,为欢尽于百娇;争博齐姬,心赏穷于六箸。无怡神于暇景,惟属意于新诗。庶得代彼皋苏,蠲兹愁疾。
【这位“ 丽人”天资敏妙,工于诗赋、文章,不仅善于写情,而且也有像左棻《万年公主诔》那样的 “累德” 之作。按,左棻为左思之妹、晋武帝的妃子,是著名的才女所作《万年公主诔》是受武帝之命,为帝女万年公主所作的哀诔。】【皇宫森严而清静,当她不与皇帝在一起时,自不免感到寂寞。她既无力捣衣,鄙视织锦,又不愿作投壶、六博那样的游戏,只是以阅读 “ 新诗”—— 富于新意的诗 —— 来消遣。按,其中 “三星 ” “ 怀二句暗用《诗经召南小星》的典故,该诗有 “ 抱衾与” 之句,衾 ” 即“ 抱衾 ”】
但往世名篇,当今巧制,分诸麟阁,散在鸿都。不藉篇章,无由披览。于是然脂冥写,弄笔晨书。选录艳歌,凡为十卷。曾无参于雅颂,亦靡滥于风人。泾渭之间,若斯而已。
【但古今好诗分置他处,不在后宫,所以必须编集,并予抄录。她不分昼夜地工作,终于编成了这十卷书虽然均为 , “ 艳歌 ”但也并不逾越《诗经国风》的范围。】
于是丽以金箱,装之宝轴。三台妙迹,龙伸蠖屈之书;五色华笺,河北胶东之纸。高楼红粉,仍定鱼鲁之文;辟恶生香,聊防羽陵之蠹。灵飞太甲,高檀玉函;鸿烈仙方,长推丹枕。
【这十卷书装帧极为精美,字也工妙,而且由她自己作过校正。】
至如青牛帐里,馀曲既终;朱鸟窗前,新妆已竟。方当开兹缥帙,散此縚绳,永对玩于书帏,长循环于纤手。岂如邓学《春秋》,儒者之功难习;窦专黄老,金丹之术不成。因胜西蜀豪家,托情穷于鲁殿;东储甲观,流咏止于洞箫。娈彼诸姬,聊同弃日,猗欤彤管,无或讥焉。
【最后一段说,在皇帝朝会未散、妃子们晨妆已毕之时,就好打开此书,相对赏玩,把它在纤手中互相传递。这种雅事,并非东汉邓后的学习《春秋》与西汉文帝窦皇后的专习黄、老可比,较之生活豪侈的蜀汉刘琰让其数十侍婢诵读《鲁灵光殿赋》、汉元帝为太子时令后宫诵读其所喜爱的《洞箫赋》, 、黄、老和诵《洞箫赋》《鲁灵光殿赋》都远为优越。那些学《春秋》 、的妇女,都只是浪费时间,而像编成《玉台新咏》的丽人那样地使用彤管 ——红色笔管的笔,才是一无可讥的。】 《小窗幽记集情》( 1)情禅意的解读《小窗幽记集情》( 2 )情禅意的解读《小窗幽记集情》( 3 )情禅意的解读《小窗幽记集情》( 4 )情禅意的解读《小窗幽记集情》( 5 )情禅意的解读
明天精彩继续... ...
欢迎免费订阅,请加微信:Lemon_2013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