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在上海老西门这里新建了几十米,在苏州古城50年代还有城墙,今天又复制了几十米,北京城墙也灰飞烟灭,现在也只有几个城门了,南京城墙尚缺十几公里,而西安的城墙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
西安人对于城墙的钟爱,如同对他们自家小院,也许还更为深厚,有人说“城墙陪伴着无数人成长,仿佛父亲的脊背那样厚重”也有人说“城墙和那些古老的遗址是他们的根,如果失去了这些遗存,就等于抽去了西安人甚至陕西人注入骨髓的自豪”。一代代人在城墙上下留下了无数个故事,他曾是孩子们玩耍嬉戏的堡垒。
早在明王朝建立前,当朱元璋攻克徽州后,一个名叫朱升的隐士便告诉他应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采纳了这些建议。当全国统一后,他便命令各府县普遍筑城。朱元璋以为“天下山川,唯秦中号为险固”。西安古城垣就是在这个建城热潮中,由都督濮英主持,在唐皇城旧城基础上扩建起来的。
明代扩建后的西安城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古城墙全长13.74公里,城墙每隔120米修敌台一座,突出在城墙之外,顶与城墙面平。这是专为射杀爬城的敌人设置的。敌台之间距离的一半,恰好在弓箭的有效射程之内,便于从侧面射杀攻城的敌人。城墙上共有敌台98座,上面都建有驻兵的敌楼。
上城墙门票40元,南门可以租赁自行车,单人车40元100分钟,双人车80元100分钟,全程13.6公里。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