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 医院不只分公立和民营

  最近一个月,北京地区四家新建医院“密集”开业开诊。除了填补周边社区的诊疗服务空白,更引人瞩目的是,四家医院虽然性质不同、类型不同、体量迥异,却都不同程度地引入了社会资本的参与。

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 医院不只分公立和民营

  在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处处长路明看来,社会资本正以多元化的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改革。虽然“混合所有制”、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办医形式,目前仍处于探索中,尚难以有效厘清概念和边界,但只要能够有效疏解“淤滞”在公立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专家、技术、品牌等),为公众提供更便捷、多样化的高水平医疗、健康服务,“多元化的探索和试点,都值得鼓励”。

  当医改进入“市场决定供需”的新阶段,仍把医院简单分为公立和民营两种,显然已经过时。

  国企资本进军“医疗健康”圈

  12月26日,坐落于亦庄的北京爱育华妇儿医院举办了开业典礼。这家定位于中高端人群的营利性专科医院,并非公众熟悉的民营医院,也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社会资本办医,而是由北京市国资公司投资新建的国有资本控股主导的混合所有制医院。

  这些拗口的概念,起因于北京国资公司进军“医疗健康”圈的产业策略。

  作为对北京市重要国有资产进行经营管理的大型国有投资公司,北京国资公司的过往业务集中在城市基础建设和功能开发,现代制造业、新能源以及环保与社会事业等领域的投资建设。

  今年4月29日,北京国资公司独资发起设立的医疗健康产业平台——首都医疗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初期注册资本10亿元。北京爱育华妇儿医院正是该平台上的首个新建项目。

  随着这家三级妇儿专科医院的筹备开业,首都医疗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也同期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增资扩股,并预计于2015年年初,翻牌正式成立“首都医疗集团”。首都医疗集团副总裁张哲透露,新引入的战略合作伙伴,为两家央企,也是国有资本。

  北京国资公司总裁直军说,在国家和北京市深化医改的号召下,医疗、养老等健康服务业,已成为北京国资公司新的战略发展方向之一。但国有资本并不想独资办医。“希望北京爱育华妇儿医院的开业运行,进一步探索国有资本引导社会资本办医的创新模式,满足社会多层次医疗服务需求。”

  张哲介绍,首都医疗集团由国有资本主导设立,应是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医疗投融资平台。在筹资上并不预设立场,但在早期探索阶段,希望寻找的合作伙伴,是既拥有一定资本量又对医疗产业有足够耐心的志同道合者。

  “所以,两家央企成为我们的首期战略合作伙伴,但未来,产业模式成熟,一些项目的盈利路径明确,就会有大量的社会资本涌入。”在张哲看来,国有资本“进军”医疗健康产业,能够引入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和运行模式,让医改变得更有效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2651/392180738227.html

更多阅读

民营医院公益基金 民营医院与公益营销!

     应卫生部干部培训中心邀请,不久前,我专门作了主题为《民营医院,打造强势品牌的成功法则!》的精彩实战演讲。其中也专门谈到了民营医院如何做好公益营销的问题。  谈起公益营销,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因为早在1981年美国运通公

民营医院营销策略 民营医院“营销扮靓戎装”

  作为医药供应链环节中药店上游的医院,与公立医院的“老大”地位相比,民营医院在医疗水平、医疗设施、知名度以及服务信誉等方面都处于劣势,据权威机构统计,造成顾客流失的78%的原因是医院不了解患者需求,不能提供他们满意的服务,只有

效益与风险分析 民营医院上市效益与风险分析

上市是一条充满艰辛的希望之路,是戴着镣铐起舞,沉重中带着规范。上市能为民营医院带来的不仅仅是简单的“不差钱” ,更多的还在于其后的品牌、发展等连锁 效益,这些效益比之金钱更加迷人。但迷人背后,我们也仍无法忽视上市的风险,相比非

民营医院发展前景 民营医院到底靠什么发展壮大?

    今天,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医院,尤其是民营医院频频在报纸、电视等媒体上进行广告宣传。品牌意识慢慢显现出来,而奇怪的是,部分财大气粗的国有公立医院似乎对品牌传播不屑一顾,甚至轻视民营医院的那套做法,忽视公关策划和开展新

声明:《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 医院不只分公立和民营》为网友深院空巷锁千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