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中熹(富书部专栏作者),本文原创独家首发,转载请联系授权
01
每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之中会遇见各种各样的人,会遇见各种各样的事情,当然也会遇见各种各样的选择,选择不同生活也就不同,每一次的选择价值观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记得曾经看过一句话,“孩子的世界才会分对错,成人的世界只分利弊。”
所以,请不要以你的标准来判定我的选择。
当我的光荣成为我们家族中唯一的剩女的时候,过年成为我一个很害怕的时间节点,因为每一年在轮番轰炸之中的,就要开始就要面临一次从新的选择。
为了让我早日安定下来,过年家里连续给我安排了3场相亲,电视里经常讲说相亲可以遇见奇葩,其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是平凡的人,哪有那么多的奇葩,因为大多时候奇葩的不是人,而是他们固守的思想和逻辑判断。
A男相亲过程中,问我如何,“我说觉得不是……“话还没有说完,说你等会,让我先说,“你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你是我拒绝的第7个女孩……”事后介绍人跟我说说,他说反正他知道自己肯定没有戏,说自己先拒绝比较有成就感,比较有面子。
B男比我小两岁,相亲前死活都不见,说这个岁数还没有对象的女的,不是丑就是胖, 其实他不知道在这个年代,寡妇都能挤破门,丑算什么啊。介绍人在各种PS下,终于同意见我,见我之后对我印象很好,结果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我就拒绝了他,于是有了接下里的一段话:“我去,我这么优秀的都不同意,不是身体有问题,就是精神有问题”即使不成功也不带人生攻击的吧!
C男条件也不错,人也还可以,但是是一个比较内敛的人,聊了一晚上也没有什么共同的话题,我告诉介绍人,我说不合适,于是介绍人跟我说“你见了这么多总是挑三拣四,再这样大家都不给你介绍了,再谈谈试试,于是就没有拒绝,他每天早上到我家们守候,陪着我爸爸干活,几天后发现真的不是一路人于是拒绝准备回北京。
这时候介绍人开始不满意了。
“你看你都这个岁数了还不结婚找对象,你看看你爸爸妈妈愁的,你知道吗你这就是不孝,古时候就说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你看好不容易给你找了一个对象,人又老实,又勤快,天天跑你家来干活,你还不同意,别说是人了,就是动物也又感情啊,你怎么这样狠心不跟人家好了。”
“你说你跑那么远,非要去北京,万一找了一个外地的男朋友,一年都回不了一次家,你爸爸妈妈供你上学,这不是白养了吗……”
在她白眼狼的骂名中我还是毅然决然的回了北京,就算我是不仁不义、不忠不孝,我也不要生活在所谓的道德绑架下。
02
我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一个人,为什么要别人左右我的生活,来评判我的生活了。难道孝敬父母就只是按时结婚按时生孩子吗?难道别人对我好,我就一定要跟他结婚吗?难道我嫁到外地了我爸爸妈妈就白养了我吗?
我明白的孝顺、感恩好像不是这样的吧,人家古代的女子被恩人救了,喜欢的才说以身相许,不喜欢就说来世再报,为什么到我这里我就非要以身相许了。我自己的人生我自己选择自己做主。这所谓爱的标准不是他们来标榜和刻定的。
随着工作的需要,我越来越意识到,很多的时候我们需要重新的梳理一下自己的认知和观念,尤其是关于“爱的”。
作为早教的讲师会经常去其他的地方讲课,有一次去了一个D城市,刚站在会场一位很年轻的妈妈就站起来问我了一个问题。
“老师,请问你有孩子吗?”
“还没有结婚了。”
“你连孩子都没有,怎么教我们科学的育儿啊?”
偌大的会场我就如此被狠狠的给了一个耳光,还来不及反应,我深吸了一口冷静了一小会,问了一个问题:
“请问您多大?”
“28岁。”
“你每天带孩子累吗?”
“一看就没有养过孩子,带孩子哪有不累的,每天忙的晕头转向的。”
“所以,我们同样的年纪,你谈恋爱、结婚、生孩子、养孩子的,这些同等的时间里,我在学习怎么科学的养育孩子,所以我变成剩女,你成为辣妈。你养育的是一个孩子,我教育的是一群孩子,成百上千的;你做的是怎么样让他吃饱穿暖身体健康,我做的是如何让家长不犯常识性的错误,怎么让孩子更开心更快乐心理更健康。
我可能没有一个当妈妈一样的同理心,但是我了解更多孩子的实战经验。我们在不同的角度在看待孩子。你看的一个孩子个性,我看的是一批孩子共性。科学的育儿跟我有没有孩子没有必然的关系,跟我是否专业有必然的关系。”
03
在我从事早教学习和各种总共8年的时间,在这年里我遇见了各种各样的父母,他们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坚持了着他们所谓的“爱”。
“你看你,我为了你起早贪黑……”
“我这都是为了你好啊,你怎么好心当作驴肝肺啊。”
“哭什么哭啊,男子汉,给我憋回去,我要教会你勇敢。”
“都是妈妈的错,都是妈妈不错,你打妈妈别哭了。”
……

他们一边埋怨孩子不讲道理,另一方面自己总是说话不算数;他们一方面要求孩子懂礼貌,另外一方面自己满口脏话;他们一方面自己抱着手机,另一方面要求孩子喜欢看书;他们一方面批判孩子太过冷漠什么事情都谈条件,另外一方面又跟孩子说你要是考了第一名我就给你买XX。
你要知道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位天使,这个天使在降临的那一刻,你所做的她都看着了,你走着她的脚步跟着了。
所以请不要用你们的标准来绑架孩子,为什么你们当初没有实现的梦想,需要孩子来帮助实现,他不是你们手中的盆栽可以修剪成你喜欢的样子,请不要用你们所谓的爱的名义进行道德绑架。
真正的爱,是接纳,是关怀,是陪伴,是指引,是参与,而不是掌控驾驭他的人生!
作者简介:林中熹,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专栏作者,一位早教工作的从事者,培训师。纵使万木遮掩,也挡不住你的阳光,有梦想在行动,死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