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三千年的因缘 跨越47年的感恩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1936年,萧乾担任《大公报·文艺副刊》主编,无论对作者还是读者,他都非常热忱、认真。有一次,《文艺副刊》发表了杨绛的作品,到发稿费时萧乾才得知,杨绛已随丈夫钱钟书去英国深造了。

这笔发不出的稿费应当如何处理?按惯例,报社应当将这笔钱存留,待到作者回国之后再发还。出于对作者负责,萧乾“自作主张”将稿费兑换成外汇,悉数寄往了英国。

时间一眨眼就到了1983年。这一年,萧乾搬到北京复兴门定居。他听说钱钟书夫妇住在南沙沟,相距不远,便怀着一份仰慕之情去拜访这两位几十年未见的老相识。

萧乾来到钱家,是钱钟书开的门。见到萧乾前来,他竟然躬下身子热情相迎,还喜形于色地对里屋的杨绛说:“恩人来了。”夫妇二人将萧乾奉为上宾,端茶倒水,好不殷勤。这一番礼遇,让萧乾很纳闷,可当着两位文坛泰斗的面,他没敢多问。

此后,钱钟书夫妇便经常到萧乾家串门,并以恩人相称。有天,萧乾与钱钟书小酌,借着酒力,他忍不住问:“先生德高望重,与我也未曾有亏,为何总称我为恩人?”

钱钟书脱口说道:“你还记得47年前,曾经给杨绛寄过稿费吗?那时正是我俩在英国最困难的日子,你可是帮了我们大忙呀。”

萧乾怔怔地想了半天,才记起当年的那件小事。他万万没想到,时隔半个世纪,这位大学者依然将它铭记在心。他不禁感慨说:“原来如此!我对每个作者都是一视同仁,为他们服务只是我的本份而已呀!”

跨越三千年的因缘 跨越47年的感恩

钱钟书坚持道:“只要是帮助他人的事,份内份外又有何差别?我还是应该感激呀!”

一段感激跨越了47年,始终没有冲淡消散,令人无比感动。萧乾再走到哪里,都乐于宣称钱钟书是自己的至交好友,因为他深知,一个人懂得将领受过的恩情牢记心间,哪怕再小再轻也要思量着回报,是一种弥足珍贵的品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2751/775863779535.html

更多阅读

非常风水书传奇史:《风水三千年》目录

盗墓之盗墓之后看风水。倪方六最新作品,不一样的“风水书”————《风水三千年》封面风水三千年》封面当当网卓越网 及各地的主要新华书店均有售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透过细节读懂女人pdf 透过金融读懂三千年

     盛衰之间,华夏已过数千年寒暑。在这个庞大的国度上,我们积累了厚重的文明,也经历着复杂的变更。文明之下包含着多少人间的沧桑?盛衰之间隐藏着怎样的金融密码?贫富背后流行哪一类社会逻辑?本书将以金融的视角,为我们解答这些谜团

龙战三千里1.3 安装 第6节:第一节 跋涉三千里的推销员(1)

系列专题:《蓝血企业-塑造企业的斯巴达与雅典精神》  第一章 伟大企业家的三个群落  伟大企业的创始人或者最重要的领导者基本上都可以归于以下三类:蓝血企业家、教父企业家与技术企业家。蓝血企业家指有过军队经历者,教父企业家

孙子兵法 企业管理 三千年兵法管理史

读过《孙子兵法》的人,大多会产生两个疑问:既然《孙子兵法》如此伟大,那么,在历史上,在那个连年战争的时代,据说受到吴王阖闾重用的孙武,为何没有什么显赫战绩?假如孙武死而复生,在今天出任一家公司的CEO,他会用什么战略来经营? 作者简介:范

声明:《跨越三千年的因缘 跨越47年的感恩》为网友愚人自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