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仪式
1945年日本投降,日本投降仪式也在日本投降后举行。日本投降仪式过程虽不到三个小时,但它代表的含义,却是在历史长河中无法磨灭的。那么,这场意义非凡的受降仪式的过程是什么样子的呢?
日本投降仪式图片
由于美国军方内部派系之争,这场仪式的准备略显仓促,也因为参加仪式的各国代表语言不通带来的交流困难,使整个仪式的氛围没有那么庄严肃穆,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与激动,当然,日本代表除外。上午八时,各项准备就绪,各国的记者也已站在规定位置,他们正在用手中的照相机记录这重要的时刻,士兵们也集结在甲板上,荷枪实弹,表情庄重的凝视远处的海面。
八点半,仪式正式开始,联合国签字代表团首先进场,代表中国的是国军将领徐永昌将军。其后,英国、苏联、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代表也陆续进场。20分钟后,麦克阿瑟将军也乘汽艇来到“密苏里”号,他作为最高统帅,同时也是这次日本投降仪式的最高负责人。随着代表团陆军和海军100名将领的站定,在几位美国军官的引导下,日本代表团11人也来到主甲板,日本受降主要代表是日本外相重光葵和前日本天津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他们都是中国人的“老熟人”了。
9时整,麦克阿瑟将军宣读讲稿,随即命令日本受降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随后,又邀请作为战胜国的几个国家先后出列签字,自始至终,日本受降代表普通木头一般的站在那,仿佛没有了灵魂。按照程序,受降仪式也接近尾声,但却发生了签字错误的乌龙,最后,可怜的日本人拿着“脏”的投降书,灰溜溜的走了。
日本投降仪式正式结束,它标志着中国八年抗战的正式结束,也为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画上了最后的句号。
日本投降地点
在日本正式宣布向中国投降后,便开始确定日本投降地点,起初地点是选在南京的中央军校,可是日本指挥官临时提出了请求要对投降地点进行局部调整。中国领导人同意了日本指挥官的请求,最后在全国范围内重新确定了十六个投降地点。
日本投降图片
首先是在芷江宣布了日本投降。在芷江有许多的日本高级官员前来参与。在南京接受了受降仪式后,日本却又接到命令要求派蚌埠的官员前去接受受降仪式,于是这便表明日本投降地点最终确定在蚌埠。在受降仪式结束后,蒋介石等人便迅速把自己的军队带进蚌埠。
日本投降地点之所以发生变化,这和国民党内部利益争夺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军队几乎遍布全国,而且还有边境地区,所以此次日本投降地点分布全国各地,在云南边境地区,日本投降地点选择在了越南河内。在南方广州以及海南等地的日本指挥官接受在广州举办投降仪式。在东南地区,主要是福建一带,日本投降地点选择在福建的汕头。
中部地区日本投降地点分布在湖南长沙和江西的南昌。在湖北地区日本受降地点选择在了汉中。在北方地区日本投降地点选择在了北平。台湾地区的日本投降地点则选择在了台北。
这些都是日本投降地点,这标志着日本在投降后兵权全部被撤销,日本在中国的势力彻底的被瓦解。
日本投降背景
中国与日本的战争一共持续了七年,最后的结果是日本无条件投降。众所周知,日本当时在中国战场上是有优势的,那么日本为什么会无条件投降呢?日本投降背景是什么呢?
日本投降图片
提到日本投降背景,一共有以下几点:第一,日本是法西斯的代表,日本和意大利以及德国组成了轴心国发起了世界范围的战争,可是在日本投降之前,意大利和德国就已经被其他正义国打败了,此时只剩日本孤军奋战,日本军的失败是注定的。第二,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这一行为惹怒了处于中立的美国,很快美国就在日本投放了原子弹,原子弹的威力十分巨大,给日本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导致日本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再加上中国民众坚定的意志使得日本逐渐意识到很难将中国打败。第三,东南亚对日本战斗物资的供应几乎全部中断,这对日本是一个更直接的打击。
最后,日本投降和日本的民族精神也有一定的联系,日本发起战争这么久都没有打败中国,深感中国的强大,而且日本重视忍术,他们认为现在撤退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否则损失会更大。
所以说日本投降背景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日本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没有办法再和中国打持久战,毕竟想要吞并中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经过多重考虑再加上外界压力,日本只能选择无条件投降。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