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罐藏的基本原理 食品罐藏

食品罐藏的基本原理 食品罐藏





shipin guancang
食品罐藏
food canning

   将食品密封在容器中,经高温处理将绝大部分微生物杀灭,同时防止外界微生物再次入侵,从而使食品在室温下能长期贮存的方法。1810年由法国N.阿佩尔发明。初是用沸水煮过的瓶盛装食品,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又出现了先杀菌后装罐密封的无菌装罐保藏,现已成为一种主要的食品保藏方法。
 罐藏食品的预处理 预处理方法根据原料、产品种类和风味而定。对猪、牛、羊、鸡、鸭、鹅、兔等畜禽肉类罐头中的清蒸类,如清蒸猪肉罐头,是将处理好的原料,直接装罐,并加食盐、胡椒、洋葱和月桂叶等调味料;而对调味类,如红烧元蹄、五香排骨罐头,则将处理好的原料,经预煮或烹调后装罐,然后加入不同调味汁液成为红烧、五香、浓汁、油炸、豉汁、茄汁、咖哩、沙茶等罐头;对腌制类,如火腿、午餐肉罐头,是将处理后的原料经食盐、亚硝酸钠、砂糖等一定配比的混合盐腌制后再装罐;对烟熏类,如火腿蛋、烟熏肋肉罐头,是处理后的原料经烟熏后再装罐;对香肠类,如猪肉香肠罐头,是肉经腌制、加香料斩拌后,制成肉糜直接装入肠衣中,再经烟熏预煮后装罐;对鱼贝类,由于其含水量高,组织松软,在罐藏过程中不易成型,均需在装罐前进行部分脱水(蒸煮或油炸),使鱼体蛋白凝固,鱼肉组织紧密,具一定硬度而便于装罐,并在罐头加热杀菌后,达到产品固形物含量的要求(见)。水果类的预处理随原料种类和产品不同而异(见)。蔬菜类的预处理也因食用要求不同而有所区别(见)。
 罐藏食品加工工艺 食品原料经预处理(包括清洗、清除非食用部分、切割、检剔、修整等)、预煮、调味或直接装罐、加调味液或免加(干装)、排气、密封和杀菌、冷却等工序,最后完成罐头加工。其中预处理及调味加工等随原料和产品类型不同而各有差异,但排气、密封和杀菌、冷却为必需工序,是罐头加工的基本生产过程。因为罐头食品是依靠杀菌来加以长期保藏的,而不是用防腐剂达到抑止腐败微生物来保藏食品的目的。因此用于密封包装的金属空罐、玻璃瓶罐、塑料等容器是罐头加工的必要条件(见)。
 排气  食品装罐后密封前,将罐内顶隙间的空气尽可能排除,使密封后的罐头顶隙内形成部分真空的工序。一般罐内真空度在250~450mmHg柱。排气的目的是:①阻止需氧菌和霉菌的发育生长;②防止或减轻因加热杀菌时空气膨胀而使容器变形或破损,特别是引起卷边受压过大,从而影响其密封性;③控制或减轻罐头食品贮藏中出现的罐内壁腐蚀;④避免或减轻食品色、香、味的变化;⑤避免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素遭受破坏;⑥有助于避免将假膨胀罐误认为腐败变质性胀罐。排气的方法通常有3种:①热力排气法,利用空气、蒸汽和食品受热膨胀的原理,将罐内空气排除。常用热装罐密封和食品装罐后加热排气两种方法;②真空封罐排气法,在真空环境中封罐;③喷蒸汽封罐排气法,封罐时向罐头顶隙内喷射蒸汽,将空气驱走而后密封。
 密封 是罐头食品长期保存的关键工序之一。密封是使杀菌后的罐头内食品与外界隔绝,不再受到外界空气及微生物的污染而引起腐败。当罐头容器丧失(甚至瞬时间)其应有的密封性,就不能达到长期保存食品的目的。金属罐的密封由封罐机完成,最常见的封罐机有半自动、自动和真空封罐机(见)。玻璃瓶罐的密封则依靠罐口造型或罐盖形式不同而以卷封式、旋转式、或套盖式封盖机进行密封。塑料复合材料(袋或杯)的密封常用高频、热压和脉冲式密封法封边、封盖。
 杀菌 即将食品所污染的致病菌、产毒菌、腐败菌杀灭,但允许残留在罐内特殊环境下不引起罐内食品腐败的微生物或芽孢存在,因此亦称“商业无菌”。杀菌的同时也需将食品中的酶加以破坏,并尽可能保存食品品质和营养价值。罐头借加热进行杀菌,加热至100℃以上的杀菌称高压杀菌,100℃以下的杀菌称常压杀菌或巴氏杀菌。杀菌工艺条件主要由温度、时间、反压 3个主要因素加以控制,达到不同产品所需求的杀菌强度(F)值。通常,罐头食品按pH值分为低酸性(pH>4.5)、中酸性(pH3.7~4.5)、高酸性(pH)值。低酸性食品罐头的杀菌强度要求高,必须用高压杀菌;而中酸性和高酸性食品罐头的杀菌强度比较低,一般均用常压杀菌。每一种食品罐头的具体杀菌工艺条件,过去大部分采用经验方法确定,现已采用更科学的方法来制定,即一方面测定该产品的腐败对象菌的耐热性 (D)值(在某一温度下该菌90%致死所需要的时间),另一方面测定该产品在加热杀菌过程中的传热特性各种参数,然后通过公式计算出最低杀菌强度值。杀菌操作通常是在立式或卧式杀菌锅内以直接蒸汽或加热水进行。也有将装罐前的食品先杀菌后在无菌环境中装入无菌容器内并密封,这被称为无菌装罐或无菌包装。此外,还有火焰杀菌法(金属罐直接在火焰上滚动加热)、热空气杀菌法;而依据设备形式分则有回转式、振动式、无篮式(罐头不经装篮直接进入杀菌锅)、水封式、静水压式等方法(见)。
 冷却 罐头杀菌后要立即冷却,以减少对食品品质的影响。为防止冷却时罐内外压差的急剧变化所产生罐头突角、爆裂或瘪罐,应特别注意正确控制罐外的反压。冷却水一般要氯化处理,并保持残余有效氯1~3ppm,以免杀菌后罐内受到冷却水的二次污染。
 罐藏容器 为使罐藏食品能够在容器里保持较长的时间,并且保持一定的色香味和原有的营养价值,罐藏容器必须具备以下要求:①对人体无毒害,即食品在长期与容器内壁直接接触的过程中,不应起有害人体健康的化学反应,也不给食品带来污染而影响食品风味;②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使内容物与外界隔绝;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使食品中有机酸、蛋白质等有机物质对容器腐蚀作用降低到最小程度;④适合于工业化生产。(见)
 成品检验 包括:①物理检验(容器外观、重量、真空度、容器密封性、容器内壁);②化学检验(pH值、可溶性固形物、汁液浓度、酸度、重金属、食品营养成分、残留农药等);③感观检验(组织、形态、色泽、味和香);④微生物检验(致病菌、腐败微生物、商业无菌、霉菌数)(见)。
 参考书目
J.M.Jackson&  B.M.Shinn,   Fundamentals  of CanninTechnoloy, TheAri  Publishing  Co.Ltd.,1979.
                 陈祥奎

以上就是网友分享的关于"食品罐藏"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3351/158454288533.html

更多阅读

vga信号放大器的基本原理 wifi信号放大器的原理

vga信号放大器的基本原理2011年05月15日vga信号放大器的基本原理VGA信号传输是最近的视频信号传输的热门,各种不同的传输方式引发很多工程商的关注,各种不同的宣传也模糊了工程商的正常判断,作为双绞线传输的生产商,就VGA传输的发展及原

新奥法的基本原理 锚杆的作用

新奥法的基本原理新奥法的创始人之一,奥地利的L·米勒(L·Muller)教授根据多年来新奥法设计、施工与实践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于1978年总结出新奥法基本原则22 条。(1)隧道是以其自身的围岩来支护的,衬砌与围岩应紧密地贴合在一

转载 系统论的基本原理及其规律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系统论的基本原理:(1)整体性原理。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独立要素所没有的性质和功能的有机整体,表现出整体的性质和功能不等于各个要素性质和功能的简单叠加。(2)层次性原理:由于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存在各种差异,系统组织在地位和作用

声明:《食品罐藏的基本原理 食品罐藏》为网友阳光刺破心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