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三月三的传说 揭秘:壮族米洛甲造人的传说

壮族三月三的传说 揭秘:壮族米洛甲造人的传说

  米洛甲(米:壮语妈妈之意),壮族里的创世女神,一说为布洛陀之妻,另一说为布洛陀的母亲。在汉语里又译作“姆洛甲”或“姆六甲”。广西六甲镇的姆洛甲女神峡便由此命名。

  相传姆六甲是一位造天地、造人类和万物的女神。她吹一口气,升到上面便成了天空;天空破漏了,抓把棉花去补就成为白云。天空造成了,她发现天小地大,盖不住,便用针线把地边缝缀起来,最后把线一扯,地缩小了,天能盖得住了。然而地又不平了,大地边沿都起了皱纹,高突起来的就是山,低洼下去的就成了江河湖海。她没有丈夫,只要赤身露体地爬到高山上,让风一吹,就可以怀孕,但孩子从腋下生下来。她见地上太寂寞,便又造了各种生物。她的生殖器很大,象个大岩洞,当风雨一来,各种动物就躲进里面去。

  由于自身的繁衍对原始人类的极端重要性,壮侗语民族先民就把姆洛甲奉为生育大神,拜她为圣母。随着社会的发展,姆洛甲又变成主管生育的花婆母神、花婆王,成为己婚女子求子的偶像。在壮侗语族各民族中都有相关的神话传说。

  米洛甲造人的传说

  宇宙分为上中下三界。中界的大地上,长起一朵花,中间长出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就是我们壮族的始祖。后世人叫她米洛甲;因为有智慧,所以又叫米洛西。

  远古的时候,螟蛉子向天上飞去,地下留的是拱屎虫。一个造天,一个造地。拱屎虫勤快,造的地很宽;螟蛉子很懒,造的天很狭小。到天盖地的时候,盖的老不严。于是,米洛甲把大地一抓起来,把地皮扯得鼓涨起来。这回天地盖得严实了。但大地上鼓起来的地方,就成为山坡高地,凹下去的地方,却成为深壑裂缝,于是就成河流湖海。米洛甲见大地毫无生气,便想造起人来。她撑开两脚,站在两个大山上,突然吹来一阵风,觉得尿很急,便洒一泡尿,尿湿了土地。她便用手把泥土挖起来,照着自己的样子捏了很多泥人,用乱草蒙盖起来。经过七七四十九天,打开蒙盖的乱草一看,这些泥人便活起来了。

  活着的人乱跑乱跳,叫也叫不住他们。米洛甲便到树林里采集很多洋桃和辣椒,向人群中洒去。这些活着的泥人便来抢,结果抢到辣椒的便是男人,抢到洋桃的就是女人。于是,这宇宙间才有男人和女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83451/870710055844.html

更多阅读

三月三的由来 广西壮族三月三的由来

又是一年三月三又是一年三月三 风筝飞满天 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 走回到童年记得那年三月三 一夜难合眼 望着墙角糊好的风筝 不觉亮了天 叫醒村里的小伙伴 一同到村边 怀抱画着小鸟的风筝 人人笑开眼 抓把泥土试试风 放开长长的线风筝

简单三月三手抄报图画 关于三月三的手抄报

 壮族三月三手抄报图片:  三月三吃鸡蛋习俗  农历三月三,国人有吃地菜煮鸡蛋的习俗。荠菜又称地菜、田儿菜等,是生长在田头地角的一种野菜。虽说是野菜,却鲜香可口、营养丰富。民谚曰:“三月三,荠菜当灵丹。”“三月三,荠菜煮

壮族三月三的习俗有哪些

   说到壮族三月三习俗,很多人只知道对歌谈情,其实壮族三月三习俗有很多,抢花炮、抛绣球、吃五色糯米板等也是有趣的节日活动。下面小编为您介绍壮族三月三习俗。爱华阅读配图  壮族三月三习俗  1、包五色糯米板  节

三月三的来历和习俗

   壮族三月三的由来  三月三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娲抟[tuán]土造人,繁衍后代,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在淮阳(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庙,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善男信女,南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朝

三月三的由来 各民族三月三的由来

    “三月三”是我国民间的一大节日。不单是汉族,其他很多少数民族也把这一天作为重大节日来庆祝。很多人可能感到好奇,三月三竟然是这么多民族的节日,那么,三月三的由来是怎样的呢?  三月三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

声明:《壮族三月三的传说 揭秘:壮族米洛甲造人的传说》为网友箛島逑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