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解答一:黄铜镀镍是什么颜色
镀镍有好几种,有亮镍、黑镍海珍珠镍等。看到的颜色都是最后的镀层颜色。例如任何物体上镀亮镍,都是银白光亮色的色泽。
相关解答二:那中黄铜颜色最亮
电镀黄铜故障及其处理方法:镀层呈红色或暗红色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1)镀液温度太高温度对铜锌合金镀层的组成与外观色泽均有很大影响。温度高时,合金镀层中的铜含量增加,色泽偏红,阴极允许电流密度增大,电流效率提高,一般来说,镀液温度每升高l0℃,镀层中铜的含量将增加5%~6%,但同时也会加速氰化钠分解,随着NaCN含量降低,镀层易发灰或产生毛刺。温度过低,镀层中锌含量高,镀层呈灰白色处理方法:控制镀液温度至工艺规范(2)镀液中铜含量过高随着镀液中的铜含量增高,镀层中铜含量相应增加。铜含量高时,镀液能在较高的电流密度下工作。含量太高,镀层色泽偏红。铜锌合金电镀液关键在于控制镀液中铜和锌的比值,一般镀液中铜与锌比值为2~2.5。当比值偏高时,铜含量高,镀层色泽偏红;当比值偏低时,锌含量高,镀层就成为带白色感的黄色(即呈白色或发灰)处理方法:补充锌盐,调整镀液成分(3)阴极电流密度低在电镀液中铜的极化度比锌的极化度小,所以黄铜层中铜含量随阴极电流密度的减小而增高,锌含量随阴极电流密度的减小而降低。因此,阴极电流密度过低,镀层中铜含量增高,镀层色泽偏红;阴极电流密度过高,镀层中铜含量减少,镀层呈带白色感的黄色(或灰白色)处理方法:按工艺要求,合理设定电流值(4)游离氰化钠含量不足游离氰化钠可使镀液稳定,保证铜与锌按比例析出,并使阳极正常溶解。镀液中,游离氰化钠含量过低时,镀层中铜含量增加,色泽向暗红色转变,色泽不均,严重时粗糙起泡,阳极钝化,镀液浑浊;过高时,镀层中的铜含量减少呈疏松灰暗色,阴极电流效率下降,甚至严重析氢处理方法:分析补加氰化钠至工艺规范(5)pH值过低镀液的pH值一般控制在10~11之间。pH值过高,镀层中含锌量增加,镀层呈青白色;pH值过低,镀层中含铜量增加,镀层色泽偏红。在铜锌合金镀液中,pH=10.3时镀液最稳定,超过11.5时,不能用氨水调节。降低pH值用稀碳酸氢钠或酒石酸溶液,防止氢气逸出;调高pH值用稀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处理方法:用稀氢氧化钠溶液调整pH值至工艺规范(6)镀液中氨水含量过低氨水是镀液中的辅助络合剂和稳定剂,氨水与锌、铜生成络盐,主要参与锌的络合,增加镀液中的锌含量,同时还能扩大阴极电流密度范围,稳定pH值,使镀层色泽不易偏红,提高分散能力和光亮度。氨水还可抑制氰化钠的分解,稳定镀液。但氨水过量,会使镀层含锌量多,呈黄白色;氨水过低,镀层含铜量多,镀层色泽偏红,不均??为了使电镀黄铜液稳定,建议每天向镀液中加0.4mL/L?25%的氨水溶液。氨水的作用归纳如下:a.电流密度从最小到最大范围内变化时,由于加入氨水,镀层的外观都有明显好转;b.由于氨水的加入,可以稍微提高总的电流效率;C.在电镀液中不同的铜锌比例与不同的电流密度的情况下,镀层的化学组分较为稳定,这是氨水的最大贡献这是由于加入氨水后所形成的[CuNH3(CN)3]2一络离子比[Cu(CN)3]2一络离子更加稳定,使得铜与锌的析出电势差比在不含氨水的氰化电镀液中更为接近但当电镀液中氨水的含量为0.5~lg/L时,影响并不明显,只有当氨水含量为2g/L时,铜和锌的阴极电势都向负值移动。在镀液中由于氰化物的水解,也会产生氨(NaCN+2H20—HCOONa+NH3),但不能满足工艺的要求,同时也是一种浪费。处理方法:补加氨水至工艺规范
相关解答三:电镀黄铜锡怎样调颜色的深浅
氰化钠30克/L 亚铜14克/L 锡酸钠50克/L
相关解答四:黄铜电镀为玫瑰金颜色后为什么过一段时间会发黑
因为铜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黑色的氧化铜。
相关解答五:黄铜片电镀锌镍合金后表面是什么颜色
电镀的颜色和原料相关,和电镀的厚度相关。
一般电镀锌镍合金后的颜色呈现银白色。
相关解答六:电镀黄铜颜色变红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有哪位大师知道啊?
主要是黄铜里的铜元素被氧化,变成红色。也就是镀完黄铜后,后处理保护不好造成,应该做一层好的保护层。
相关解答七:黄铜颜色值
金属 色彩/RGB 漫射 镜面 反射 凹凸
黄铜 191,173,111/ 40 / 40 / 40 / 20
磨亮的黄铜 194,173,111/ 40 / 65 / 50 / 10
参考资料:htt骇:/...6.html
相关解答八:电镀黄铜
电镀黄铜是铜锌合金,一般使用氰化物电镀,你在家里做要注意安全。所以你要先确认你镀的是不是黄铜?

相关解答九:黄铜镀镍
我们以前是一天相当于一年的使用环境,看你设计寿命来
相关解答十:电镀黄铜
吴江同里邱舍电镀工业园里有大大小小几十家电镀厂,应该由你需要的。不过电镀 黄铜 很少听说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