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画家去西方学习wWW.aIhUaU.cOm,看到了西方的水彩和油画、雕塑、版画一样,都是重要的绘画语言。中国画家在对西方水彩的技法、特征的消化上来的特别快,相对于油画向西方学习所经过的时间长度,中国画家更快地掌握了水彩技法。因此,水彩很快在中国落地生根,并且成为艺术家喜欢的表现语言。
水彩画在中国发展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水彩画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经历了艰难曲折的道路。为此,袁振藻先生将中国水彩画的发展划分为萌芽期、成长期、形成期、革新期四个时期。

萌芽期(1715年-1911年):从18世纪中期开始,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不断扩大繁荣,沿海地区受到了西方绘画的影响,出现了大量用西方绘画技法绘制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彩画作品。这些画作为商品销往海外,称为“外销画”。这是一种艺术商业行为,也是中国水彩画的最初形态。随着对外商贸活动从兴盛到衰落,这种“外销画”也被迫中断了;水彩画也没有在国内广泛传播。直到1864年,天主教会在上海建立“土山湾画馆”,水彩画才得以在中国传播。在土山湾画馆。法籍传教士负责传授水彩画的技法,尽管是以宣传宗教为目的,但是也培养了一批应用西方绘画方式进行创作的画家。中国水彩画的开创者徐咏青,就曾在土山湾画馆中学习。这一时期,清政府开始教育改革,不仅聘请外籍画师来讲学,同时也派遣学生出国学习。他们把西方水彩画的成就带回中国,不仅为中国水彩画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后人指明了方向。
成长期(1911年-1949年):这一时期,上海的水彩画家,创造出一种造型真实、表现细腻、色彩丰富并且深受市民喜爱的绘画风格。一些外国买家看到了一些商机,选择了这种深受市民喜爱的水彩绘画风格,用于商业宣传,最终发展成擦笔水彩画。因画面常附有日历,所以称之为“水彩月份牌”。水彩月份牌在20世纪30年代进入鼎盛时期,上海许多画家都参与过月份牌的创作。这种表现形式依附商业进行创作,发展迅速,它不仅风靡上海。还扩展到全国和东南亚、欧美等地。
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新型的美术院校纷纷建立,例如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私立苏州美术专科学校等。美术院系的建立,大规模地推动了西画教学的发展,西画运动蓬勃兴起。各地也纷纷建立了西画团体,这些团体通过举办展览,进行学术交流、培训学员等活动,大大地推动了中国水彩画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支有一定规模的画家队伍,并涌现出了一批对中国水彩画坛贡献卓著的水彩画家,如潘思同、李剑晨、张眉孙、张充仁、关广志、王肇民、阳太阳等。
形成期(1949年-1978年):这一时期,水彩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确立了水彩画的写实风格,是中国水彩画史上的第二高潮。1949年7月2曰成立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并举办了第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展出了包括水彩画在内的美术作品556件。1954年8月举办的“全国水彩速写展览”,共展出作品246幅,这是全国水彩画创作的一次大检阅,全面展示了中国水彩画的整体面貌,并出版了《全国水彩速写选集》。展出的作品中,特别是一些老水彩画家的作品令人叹为观止。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提出,推动了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的积极性,也调动了水彩画家的创作热情,水彩画创作大规模展开。1960年-1961年,举办了“全国水彩画巡回展览”,更进一步扩大了水彩画对社会的影响。
为了发展中国水彩画艺术,1962年《美术》杂志先后在北京、上海两地召开了“水彩画座谈会”。画家们都为能参加这样的座谈会感到高兴,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主要针对水彩画的特点、水彩画的民族化、水彩技法、题材和风格的选择和定位、创新和意境表达方式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并且对中国水彩画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理论性的总结。这一时期,国际交流活动也日趋活跃。1963年4月“英国水彩画三百年作品展”在中国四大城市巡回展出。这次共展出作品159.作品年代跨越17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的,比较完整地展示了英国水彩画的发展和成就。这次展览让我们领略到英国水彩画的卓越风采,为我国广大群众和水彩画家的学习和借鉴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对推动中国水彩画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近五六十年以来,不论是老一辈水彩画家还是青年一代的水彩画家,都在力求用水彩画来反映新中国的新面貌。他们深入生活^接近群众,用写实的表现方法去反映现实生活,不仅奠定了中国水彩画的写实风格,还使之得到了稳定的发展。
革新期(1978-至今):1978年,随着解放思想、改革幵放,中国的水彩也迎来了繁荣昌盛的春天。这一阶段可以说是中国水彩发展史上的第三高潮。上海、南京首先举办的水彩画展拉开了水彩复兴的序幕。很快全国各地就纷纷建立水彩画研究组织,举办展览、开展研究活动。这些活动大力推动了水彩画的发展。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专设水彩画展区。这是新时期第一次对水彩画质量的大检阅,也是第一次承认水彩画与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一样是一种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随后还多次举办全国水彩画,粉画展览等多项全国性水彩画大展,为水彩画家提供了众多良好的展示机会,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水彩画发展的进程。在水彩画快速发展过程中,中国水彩画形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水彩画的题材范围开始从静物风景向人物和社会生活转变,表现形式日渐丰富,水彩画家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施展,创作出不少独具特色、个人风格强烈的水彩作品。这些作品建立起具象、意象等多种表现风格,极大地提高了水彩画的表现能力。其中,一些宏篇巨幅水彩画也出现在展览现场,使水彩画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已开创了一个中国水彩画新局面。今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的曰益强盛,人们对艺术的追求也会不断加强,中国水彩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