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灸功能原理
针灸起源于三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它是依据中医“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辨证原则,针刺相应穴位,来调整肌体功能,进行治病的一种方法。然而随着针灸器械的发展,传统针灸在使用中的局限性也逐渐表现出来,传统针灸在施治穴位、手法等方面有很高的要求,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弯针、断针等医疗事故,同时交叉感染的机率也很大。近几年来针灸器械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出现了电子针灸。
电子针灸利用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不同波形的脉冲电流以代替手捻针刺刺激,达到增强治病或镇痛效果的一种针灸电子仪器。
1. 模拟传统银针手法。电针灸的脉冲频率有密波、疏波、断续波、锯齿波输出,模拟传统银针抽、拉、捏.转等手法,可以使机体表层与深层都可以得到被动拉伸,从而改善肌肉及韧带组织的弹性,恢复肌张力,同时脉冲波形感应经络,循行刺激经络,增强经络的应激性,达到通经活络,行气和血,调整脏腑,平衡阴阳的作用。
2. 改善机体劳损性质。通过针灸波形的深层渗透,可激活机体细胞,促进劳损组织充血,改善组织的营养供应,增强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功能,加速病理产物和代谢产物的吸收和排泄,加快人体新陈代谢,因而起到消炎作用,使局部组织气血运行顺畅,气顺则血畅,血畅则百病消。有助于治疗各种肌肉、关节、神经、内脏器官的炎性病变。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