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四川省预防医学会眼视觉保健分会第二次学术会议在成都举行,其中,来自各大医院的专家们在会上讨论了预防青少年近视的话题。
四川新闻网记者从学术会议上获悉,近两年来,成都近视眼发病率增加且呈低龄化趋势,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副主任刘陇黔教授介绍,近视眼的发病率增高与日光暴露的减少有关,通俗的说,就是与人们的户外活动减少有关。
刘陇黔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中低度近视眼发病率的增加初遗传因素外,主要跟用眼环境有关。有关实验证明,人的日光暴露时间和近视眼的发病率有关,日光暴露时间的减少会增加近视眼的发病率。
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耍手机看屏幕的时间多了,户外运动的时间少了。
那么,应该如何预防近视眼的发生?据刘陇黔介绍,今年2月,川大华西医院青少年近视门诊开诊,接诊因近视问题而就诊的青少年患者。
其中,建立“屈光档案”是目前正在尝试的,通过记录身高、眼轴、角膜弯曲度、眼压、屈光状态等来形成孩子的屈光发育档案,可以密切跟踪孩子的视觉健康情况,及早发现近视苗头和干预近视进展。除此之外,近视的预防还需要良好的用眼习惯、良好的用眼环境以及好的体质。其中,刘陇黔特别提到了要增加户外运动,从而增加日光暴露时间。
除了青少年自身的关注,家长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据四川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吕红彬医生介绍,在她平日的工作中发现,家长对近视有两个误区:一是,近视是可以治疗的。二是,戴眼镜会使度数越来越大。第一个误区使得家长们企图通过针灸按摩等方式治疗好孩子的近视结果适得其反,第二误区使得孩子的近视得不到及早的矫正。“戴眼镜可以延缓近视度数的增加。”
新闻链接:
眼的屈光系统:包括角膜、房水、晶体和玻璃体。
眼是人体观察客观事物的感觉器官。外界远、近物体发出或反射出来的光线,不论是平行的还是分散的,均需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集合结象于视网膜上。再由此发出冲动,经过视路传达到大脑视中枢而产生视觉。眼球构造像照相机,屈光系统可以比作镜头,瞳孔好比自动光圈,晶体的调节作用犹如调整照相距离,而视网膜则是最理想的彩色底片。

延伸阅读:OK镜也可治疗成人近视 6-40岁都可用近视每年涨近两百度 眼底病变风险更高青少年近视呈现“高低快多”新特点从中学开始 重庆一大半孩子都患近视我国近半数人存在视力问题 近视总人数接近5亿高度近视六旬“网脱”患者双眼手术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