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树,别名:杏、北梅、归勒斯、杏花。中国各地多有栽培,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杏树种植的方法详情介绍。
杏树种植的方法详情介绍
杏树的种植方法
杏树,别名:杏、北梅、归勒斯、杏花。花单生,直径2-3厘米,先于叶开放;花梗短,长1-3毫米,被短柔毛;花萼紫绿色;萼筒圆筒形,外面基部被短柔毛;果实球形,稀倒卵形,直径约2.5厘米以上,白色、黄色至黄红色,常具红晕,微被短柔毛;果肉多汁,成熟时不开裂。花期3-4月,果期6-7月。中国各地多有栽培。果实味道酸甜,果肉多汁,营养丰富,果仁还具有药用价值。
杏树的形态特征
乔木,高5-8(12)米;叶片呈宽卵形或圆卵形,长5-9厘米,宽4-8厘米,先端急尖至短渐尖,基部圆形至近心形,叶边有圆钝锯齿,两面无毛或下面脉腋间具柔毛;叶柄长2-3.5厘米,无毛,基部常具1-6腺体。萼片卵形至卵状长圆形,先端急尖或圆钝,花后反折;花瓣圆形至倒卵形,白色或带红色,具短爪;雄蕊约20-45,稍短于花瓣;子房被短柔毛,花柱稍长或几与雄蕊等长,下部具柔毛。核卵形或椭圆形,两侧扁平,顶端圆钝,基部对称,稀不对称,表面稍粗糙或平滑,腹棱较圆,常稍钝,背棱较直,腹面具龙骨状棱;种仁味苦或甜。花期3-4月,果期6-7月。
杏树的生长习性
杏树为阳性树种,深根性,喜光,耐旱,抗寒,抗风,寿命较长,可达百年以上,为低山丘陵地带的主要栽培果树。杏树适应性强,成年杏树的皮较厚、根入土深,可耐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
杏树的地理分布

产中国各地,多数为栽培,尤以华北、西北和华东地区种植较多,少数地区逸为野生,在新疆伊犁一带野生成纯林或与新疆野苹果林混生,海拔可达3000米。世界各地也均有栽培。[2]
据考证,杏树原产于中国新疆,是中国最古老的栽培果树之一。杏分布于全国各地,多系栽培。在新疆伊犁一带有野生。野杏主产于我国北部地区,栽培或野生,尤其在河北、山西等地普遍野生,山东、江苏等地也产。山杏分布于东北、华北和甘肃等地。东北杏分布于吉林、辽宁等地。
杏树的栽培技术
杏是重要经济果树树种,果实色艳味美,具有营养保健价值。露天条件下栽培,多在5月底至7月中下旬成熟。
种植方法
以种子繁育为主,播种时种子需湿沙层积催芽;也可由实生苗作砧木作嫁接繁育。
定植栽培:土质为沙壤土,0-40cm土层速效氮、磷、钾含量分别为43.3×10-6(ppm)、6.83×10-6(ppm)、117.6×10-6(ppm),有机质含量0.68%,pH值7.14。
3月上中旬定植,施腐熟好的优质有机肥。挖定植沟,沟上起垄,将苗定植于垄上,南北行向,株行距0.9m×1.5~2m。
肥水管理:新梢长到15cm左右时,开始施速效肥料,地下追肥与叶面喷肥交替进行。9月底至10月初施有机肥和复合肥。扣棚后,萌芽前施尿素,谢花后至果实膨大期追施硫酸钾复合肥,10~15天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此外可同时喷500倍增产菌。
苗木定植后浇一遍透水,此后视具体情况确定浇水量和浇水时间。
整形修剪:5月底6月初定干定梢,选留角度较好的7~12个梢,其余抹掉。新梢长至40cm时选2~4个重点培养,进行“V”字形或开心形整枝,对其余新梢摘心促发2次梢,背上直立梢反复摘心,过多过密枝抹掉。11月上旬喷尿素促进早落叶。
果实膨大到果实成熟前,对新梢多次摘心,以控制新梢旺长,提高坐果率和单果重,对背上直立新梢可采取抹除或扭梢的方式,以防“树上长树”恶化树冠内部光照。5月上中旬果实采收揭膜后,回缩与疏枝结合,调整树体的生长平衡,防止补偿性旺长。
花果管理:如日光温室栽培,可使杏树开花期延长,但单花开放时间缩短,空气湿度较大不利于花粉传播和授粉受精。因此,应采取措施加强授粉受精:用贮藏花粉点授;用鸡毛掸子掸授;花期蜂箱高度与树冠中上部相近,使蜜蜂一出箱便遇到花。
疏花疏果,疏除晚花、弱花,疏除并生果、小果、畸形果,长果枝留2~4个果、中果枝留2~3个果、短果枝留1个果,使果实在树冠中均匀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