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及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抗战,终于抵抗住了日本的侵略,实在是来之不易的胜利。在八年艰苦的抗战中,大后方的人们也时时期待着、渴望着胜利,这种期望还体现在了一道经典美食上——锅巴肉片。
锅巴肉片源于乾隆年间的“平地一声雷”,有着浓厚汤汁的滑嫩肉片浇在炸得酥脆的锅巴上,发出“兹兹”的响声。在抗战时的大后方,人们把美好的期待赋予在这道菜品上,取名:“轰炸东京”,也让其声名遐迩。
中华料理讲究色香味形,而这道菜在色香味形之外,还多出了声音的效果,是中华料理中比较独特的。类似的菜肴还有苏帮菜中的响油鳝糊。
主料:梅肉100克、锅巴125克配料:水发木耳25克调味料:混合油30克、精盐5克、姜7克、蒜7克、葱白12克、泡红辣椒2根。调味汁:酱油12克、白糖35克、醋20克、水淀粉75克、汤500克。
制作锅巴:现在不是很容易买到锅巴,只好自己制作。用电饭煲煮饭,煮好的饭舀出来铺在平底不沾煎锅上,约2粒饭的厚度,厚度要均匀,压紧实,开大火烧热锅子后,转微火(火力开关的11点钟方向),烘烤至米粒干透,底部带微黄色。也可以用电烤箱烘烤。
制作方法:1、 将净瘦猪肉洗净,切成薄片,用盐、水淀粉略为腌制。2、 锅巴用手掰成小块备用。3、姜蒜切小方片,泡红辣椒、葱白切马耳朵节子,水发木耳洗净备用。4、炒锅放油,油温七成热时下肉片炒至发白,下葱姜蒜、泡红辣椒和木耳翻炒均匀,下调味汁炒匀出锅。5、炒锅洗净,另放油烧至八成热,放入锅巴炸酥,捞出放入大碗,将先前炒好的肉片汤倒入锅巴碗内。
制作小诀窍:1、锅巴要烘烤得干透,炸制时才会酥脆,锅巴炸制时油温要高,盛入碗中时要带点热油,肉片汤要宽,淋上汤汁时才会有响声和热气。2、调味汁倒入锅中后要用炒勺慢慢推匀才会形成漂亮的米汤芡。汤汁的浓稠要合适,太清了锅巴上附着不了味道,太稠则不好看。3、酥脆的锅巴略尝一块可以,还是饱含汤汁的锅巴好吃一点,所以我做这道菜时个人喜好喜欢肉片汤的汤汁要宽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