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诗词名句,写景,植物花卉,桃花,流水
【名句】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出处】
唐·李白《山中问答》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译注】
桃花盛开,流水杳然远去。这里别有一番天地,岂是人间!
【说明】
李白曾经多次隐居山林。他在少年时代,和逸人东严子隐居岷山。出川以后,从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开始,李白在安陆(今属湖北)居住十年,曾隐居碧山桃花岩。此诗当作于李白在碧山桃花岩隐居时期。
这是一首古绝,以问答形式抒发作者隐居生活的自在天然的情趣,也反映了诗人的矛盾心理。全诗语言朴素,转接轻灵,活泼流利,浑然天成。用笔有虚有实,实处形象可感,虚处一触即止,虚实对比,蕴意幽邃。诗境似近而实远,诗情似淡而实浓。

【赏析】
此诗题作“山中问答”,一作“山中答俗人”,那么首句“问”的主语应该是“俗人”。诗以问句领起,点明题意,再接以“笑而不答心自闲”,显得曲折迷离。作者笑而不答,故作神秘之感,吊读者胃口,有摇曳生姿、引人入胜的魅力。
后两句“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描写的是“碧山”之景,同时也是对上面问句的回答。这种“不答”而答、似断实连的结构,加深了诗的韵味。碧山有悠然恬淡的美景,桃花纷纷飘落到流水之上,而流水却默默无语地流向远方。诗写的虽然是落花之景,却没有悲伤衰飒的情调,而是把它当作“非人间”的一种美景来称赞的。桃花在枝头上“灼灼其华”,自然是美的,那是一种张扬热烈的美,而当它随流水飘零的时候,也是美的,这是一种经历过风雨之后的成熟内敛之美。无论怎样,在李白眼中都是一种天然的美、宁静的美,而人间缺少的正是这种美,因此作者乐于“栖碧山”。“别有天地非人间”,隐含了诗人心中的伤和恨,但作者传达给读者的却是一种闲适与超脱。诗人把其愤世嫉俗与乐观浪漫的双重性格奇妙地统一起来,体现出矛盾的对立统一。
(责任编辑:夏素筝)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