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畏难情绪是很多人都有的,前怕蛇后怕虎,迈出一小步都很艰难的样子,其实,我觉得困难没有想像的大,困难中蕴涵许多机遇,中国成语中早就有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揭示了这个辩证法。 就说我最近经历的一件事情吧:10月份,长沙市为了修建滨江新城,在我家门前封锁了道路,当时我感到上班肯定很难了,不知道要走多远才能乘坐到公共汽车。道路封锁的头一天也确实不习惯,我6点就起床,要走20分钟才到达公交站。然后坐车到单位附近吃早饭,生怕迟到;没想到比上班时间提前40多分钟到达办公室。于是,我仔细计算了走路需要的时间,坐车需要的时间,推算到我只要7点20分以前出门就不会迟到了,比以前只要提前10分钟。 现在,我基本上做到6点45分起床,自己做早餐,然后,7点20分以前出门,走20分钟到达公交站,再20分钟到单位。为什么我比没有封锁道路前只多花费了10分钟时间呢?一则我朝单位方面走了20分钟,坐车的距离缩短了;二则公共汽车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只有原来的一半了,周转速度比原来快多了;还有一点就是,由于比以往增加了20分钟的步行时间,感到上班精神好多了,达到了锻炼的目的,就是说,按每天来回算,就比以往就增加了40分钟的锻炼身体的时间,所以,整体上时间利用效率提高了,这是我意想不到的收获。 从这件事情让我体会到,本来是困难的事情,结果成了机遇,要不是封锁道路,我又怎么能多出这40分钟的宝贵锻炼时间呢? 容易看到困难而难以看到机遇可能是每个人的通病,不思进取、害怕改变可能是人的惯性带来的弱点,但只要仔细的分析掂量,坏事中蕴藏着好处,好事中也有不好的一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侵略中国这一事件,事实上,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没有日本侵略中国,中国的国门可能还迟迟不能打开,还仍然是帝国主义瓜分瓦解的对象,中国还是军阀割据、形成不了团结的局面,而且,中国共产党这一政治力量的发展崛起和壮大可能还没有机会。所以,坏事中真的蕴藏了很大的机遇,我们不能说感谢日本帝国主义,但可以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确实是犯了一个战略上的错误,唤醒了中国这一只古老的睡狮。研究这一段历史,想必现在日本的政治家们、历史学家们会感慨万千,感触良多。 好事中蕴藏坏事,也可以以日本为例。珍珠港之战日本是占了大便宜的,但日本也犯了一个战略性的错误,为什么?因为它把美国这一巨无霸拉进了战争,而且是成为了日本的对立面。当时美国是什么样的国家呢?当时的美国的生产能力比全世界其他国家生产能力的总和还要多,你一个日本又怎么能与美国为敌呢?!从好事中看危机,从坏事中找机遇,把握形势,分析利弊,掌握主动,这是我们应当做的。怨天尤人、坐以待毙是不可取的。从小中见大,近中见远,应当可以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