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梨花》是严歌苓改编自她的父亲——同样是著名作家的萧马老先生的作品,同名电视剧已经播出。下面看一看相关信息吧。
一、小说简介
民国,晋陕交界,黄土坡上迎来一顶鲜红的花轿。雄踞一方的赵旅长竟然娶了个盗墓贼家的女儿做五姨太!被抢亲的女孩名叫凤儿,从小便有通灵的本事,可寻到千年上古的墓地疙瘩。也正是这个与生俱来的本事,让她这一生都颠沛流离,不得安生。她骑烈马、喝坠胎药,只为逃离这个富贵宅邸。人们猜不透,也看不穿:一个动荡年代,一个怀了孕的女子,离开了夫家,还能做点啥?可严歌苓笔下的女人,又哪里会是普通人家的女孩儿?她们每个人都是背负着希望而生,背负着使命而www.(aIhUaU.com抗争。二十年后,方圆几百里的盗墓人中传诵着一个名字:铁梨花……军阀盗墓、孤绝惨烈,儿女情长、悲欢岁月。到底谁,才是你心中的那个窃“国”大盗。
二、作者简介
严歌苓(1958年11月16日-)是一位美籍华人,美国当代著名中文、英文作家,好莱坞专业编剧。其作品无论是对于东、西方文化魅力的独特阐释,还是对社会底层人物、边缘人物的关怀以及对历史的重新评价,都折射出人性,哲思和批判意识等。严歌苓的作品用中文、英文写作,常被翻译成法、荷、西、日等多国文字。
严歌苓1958年出生于中国上海,在马鞍山长大,高中就读于红星中学,自小生活在书香世家。祖父留学美国并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后曾在厦门大学教书,是当时著名翻译家。其父为作家萧马。萧马在阶级斗争中被打为“右派”,之后移居安徽省马鞍山市而夫妻离异。后来,萧马与曾在电影《红旗谱》中演出的俞平结婚,俞平即成为严歌苓的继母。在马鞍山市严歌苓与弟弟严歌平在安徽省作家协会的大院里长大。12岁时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文工团,学习舞蹈并在部队里学习写作,从军十五年。20岁时,作为战地记者到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前线采访。
1978年发表童话诗《量角器与扑克牌的对话》。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9年赴美留学。1990年进入美国芝加哥哥伦比亚艺术学院就读,获写作硕士学位,现为好莱坞专业编剧。其作品用中文、英文写作,还被翻译成法、荷、西、日等多国文字。严歌苓在2011年曾被传说将会获得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后来证实并非事实。

三、文摘赏析
最先看见的是三尺高的黄烟。一冬一春都不见一滴雨,逃荒的人把黄土路都踩酥了,是人是畜,还没上到漫坡顶上,坡这头就先看见了人畜们踏起的尘烟了。一支响器响了,好透亮。另外三支响器随上来。漫坡这边的人想,可是有荒唐人,这时候娶亲:太阳都快落了。
这时一顶鲜红的花轿让黄色尘烟托着,从漫坡顶升上来。逃荒的人们忘了他们要去扒那趟五点钟通过的煤车,一起朝路尽头微眯着眼,半张开嘴。他们想:又错了哇,走在最前头的娘家舅呢?这是谁家娶媳妇,老大的排场,没一点礼数。
一匹枣红马从后面跑上来。漂亮牲口!舅子也漂亮,不过太年轻,只有二十四五岁,身上的黑贡呢长袍一水都没洗过,一个大红缎子绣球让宽宽的两根红缎带子打了个十字交叉绑在胸口。这舅子身上起码裹了二丈红缎子!
响器班子有十二个人,十二身红缎子马夹。大荒了两年,娶媳妇敢娶得恁阔,除了县城里的赵旅长,不会有第二个人了。旱涝都不耽误赵旅长发财。赵旅长不是有媳妇吗?有多少媳妇也不耽误赵旅长再娶。
四个胳膊下夹着红毡子的汉子赶上前,把路边几棵丑怪的老榆树挡上,等轿子里的新人下来拜拜榆树精。
一定是赵元庚娶新奶奶。规矩都乱了,哪里要挡四块毡子呢?显财露富,老榆树精也未必领情。八个轿夫却不停,新媳妇也不下轿。好歹拜拜老树精,不拜挡它干啥?人们站在路边,去年侥幸长出的蒿草枯得发白,披挂着厚厚的尘土。远处田野里没一个人,再远是房子、窑院,也没一柱炊烟。谁家糟蹋麦种,在榆树后面出了些瘦苗。再没雨下来,苗不久就是草了。
以上就是相关信息,希望可以帮助你更好的了解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