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爱华网网友为您分享以下“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aIhUaU.com的支持!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马露
(宁夏中宁县下流水中心学校,755100)
摘要: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总认为数学枯燥无味,学习起来感到厌倦。在数学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很快的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是学生有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学生兴趣 策略
兴趣是学生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得知识的开端。如果教师能选用得当的教法,使学生感到学有所乐,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对此,如何有效地引起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就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怎样创设情景,要根据教学任务,班级学生特点和教材特点,设计知识结构相统一的教学方案,然后依据教师的个人素质选择创设情境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生活展现情境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数学教育活动的条件和环境,有意识地把数学教育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活动之中。例如:认识4,学生提前在家准备4个苹果,4支铅笔,4块糖,让学生分一分,尽可能充分运用学生的各种感官,听,摸,看,找,使学生从
多方面理解4的组成,亲身体验生活中哪儿都有4。引导学生在日常活动中随时注意观察事物的数量变化,用运己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实物演示情景
事物演示是直观教学的方法之一,指教师在教学中,演示事物和教具,进行示范性操作,把数和形等知识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演示时要突出难点,并配合简单,明确和生动的说明,把演示的内容与要求都要提得很明确。比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时,经过演示比较它们的异同点,学生很容易掌握,演示时教具要大些,使每个学生都能看清楚每个动作,以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通能直观手段获得抽象的数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图画再现情境
在当前提倡素质教育的情况下,教师不再是一块黑板,一根粉笔。为了使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采用的教学方法很多,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爱美,爱画的心理特征,利用多媒体教学亦成为每位老师的左右手,例如:讲0和6的区别,用气球图片:哨子图片,进行比较,老师配以生动的说明,0像气球飘呀飘,6像哨子嘟嘟嘟,根据气球和哨子的表象特征,学生很容易分清0和6并正确书写。教学中紧扣学生对生动画面感兴趣的心理,尽量多用运,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一点,有效低提高教学质量。
4.音乐渲染气氛
音乐渲染氛围,一般多用于语文教学,数学课有时也用,首先,
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能陶冶人的情操,使学生去猜想思考。所以音乐渲染氛围,是一种教学手段。如:讲4的认识,让学生先听国歌,引出五星红旗,因为红旗的样子像“4”,所以引出新授内容“4”,并且配以说明4像红旗飘呀飘,再降一些英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放不同的音乐,但要恰到好处,不能画蛇添足。
5.表演体验情境
让学生亲自表演体会,很适合学生活泼好动及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亲自表演,捞演不同角色,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智力得到发展。例如用1——10的数卡练习1——10的数字,教师举起数卡,是单数,就跺脚,是双数,就拍手,数字是几,就跺几下脚或拍几下手。如举起3学生跺3下脚,举起4,学生拍4下手,反复进行。让学生亲自表演,教师放手让学生去思考,让他们在感知的基础上有效的发现新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6.语言描述情境
一节课,没有语言描述,就想干树枝上结着苹果,缺少营养,水分,对知识也一样,感到枯燥无味,没有兴趣,通过语言描述,才能有效地出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4”只小兔,说成“有4支小白兔做游戏”学生会产生兴趣。
二、设置疑问。启迪学生的学习兴趣
疑问是有效启动学生智力发展的有力杠杆,如果能巧妙设疑,引
导学深思考,就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积极种地获取知识。如将正方形时,可以让学生用火柴棒同时摆出一个正方形,一个三角形。这时巧妙设疑,他们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给充足时间,让他们讨论思考来启迪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就会大胆去尝试,教师顺势引导从中寻找规律。那些看似没有问题,实则隐藏着错误的地方,更需老师设疑启发,点深点透,可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逻辑性。
三、灵活用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学前儿童的性格特点,必须以调动学生情趣为教学起点,灵活用运知识,以主动,生动,生动的学习过程为教学核心,达到有效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如讲6组成,让学生死记硬背,不但容易混淆,而且不牢固,教室吧6的组成游戏化,让学生边说边记,教师先说“嗨嗨,我的1球碰几球?”幼儿答:“嗨嗨,你的1 球碰5球。”用这种方法学习或复习数字组成时 均可使用。
四、正确评价,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评价应实施鼓励性评价,编制适应学生的测试练习,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有效地实施分层教学,达到离自己最近的目标,要及时评价只有在调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才能保持学生兴趣,它的出发点,是扬长补短,发现学生的优点,鼓励表扬,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反对单一书面考试评价学生,如果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学生就会终止学习兴趣,导致厌学。学生失败时,教师承担一定的责任,减轻学生心理负担,鼓励学生只有努力,保持学习兴趣,才能成功,如
比较三个事物大小时,因为学生思维是单向时,就会出现困难,这时、教师应当鼓励性地说“做得很好,;但是你忘了还有一个物体。”这样,才能保持学生兴趣,继续探索下去。
总之,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等,是学生通过教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教学知识,技能,初步学会从教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参考文献:
1、《创设乐学情景,激发数学学习兴趣》,《中国校外教育》
[L]2009年S1期让语文课堂焕发晟敏活力
2、《培养学生数学教学之我见》,《学周刊》[L]2011年03期3《现代交际》2011年07期《多种知识激趣》
3、《创设学习情景激活数学课堂》,《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L]2006年12期
4、《激趣入手方法多变》,《吉林教育(教科研版)》[L]2007年12期
5、《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08年Z2期《小学教育参考》[L]2009年26期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